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汉末小士族》
汉末小士族

第四百六十四章 敕封晋公

不但封孙绍为扬州刺史,还命令张俨派出军队护送孙绍归吴,继承吴侯的爵位。

这是情理之中的。

这一个旨意,让张俨得到了进攻扬州的大义,骠骑军从此时开始,便已经可以正式开展进攻东吴的战役了。

张俨便派人将大乔和孙绍送到襄阳安置。

骠骑军的军营,本来就在襄阳城外,张俨要去见大桥倒也方便得很。

暂且不说张俨心念大乔美妙的事情,而对于大乔来说,这也确是的最好的结果了。

可还有另外一个事情,是出乎张俨意料的。

那就是朝廷的使者来了之后,还给他们带来另外一封旨意。

旨意很长,但内容说的就是只有一个事。

朝廷肯定了张俨这十多年来,平定西凉贼子,汉中张鲁,和荆州刘表的功劳,特册封他为晋国公。

满堂皆惊!

这个敕封的旨意一出,张俨麾下文武将佐们均议论纷纷,觉得这曹操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可别看文武们这样猜度曹操,便倒也觉得这晋公是真的香。

如果他们主公当了晋国公,那便他们的地位,不也能跟着水涨船高了嘛。

其实他们也不想想,他们本来领的就是朝廷的官位,太高的了人家不答应,所以再高能高到天上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再高的官位要不到,他们当个侯还是可以的。

张俨当了晋公,就是开国了。

这离他们这些乱臣贼子,想把张俨推上的那个位置,也就更近了一步。

倒也是值得锣鼓喧天,爆竹齐鸣的好事。

有些官员上了头,但是有些官员还很冷静。

他们有些人担心,朝廷如今并没有人能封到公爵,甚至往前推一百年也没有。

认为曹操想要他们主公接受了这个爵位,就是为了败坏他们主公名声的。

一些官员当场就站了出来,劝推辞掉这个敕封,以维护他在天下人面前的名声。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大帐之内,众人因为这个晋公的敕封,发生了激烈的讨论声。

张俨看到堂中搞得闹哄哄的,有些心烦气躁,眉毛轻抬看向了帐中的风纪官。

风纪官会意,当场大喝一声:“肃静。”

众文武将佐才发现张俨脸色有些不预,皆有些心虚了,纷,站好了位置,严肃了起来。

张俨这才转脸过来,看向戏志才问道:“不知军师祭酒,对于此晋国公的爵位,有何看法?”

在场的军师之中,当以戏志才为尊,因而张俨才先问了他。

这戏志才对张俨的问话,也是早有预料的。

只见戏志才稍稍整理衣冠。出列拱手施礼道:“回禀主公,那晋公之位,也是天子授予主公的,主公不如安然受之。”

张俨于是再问道:“军师,此言何解啊?”

戏志才微微一笑,再道:“主公,如果某料想得不差,恐怕这曹操也想当一当魏公。”

张俨听了这话,抚掌而笑,点了点头。

这戏志才想的,倒是与他想的颇有几分相似。

曹操如此大方,竟主动给他发来了这晋公的爵位,自然也不可能是大发善心,也不可能是为了巴结他这个女婿。

曹操可没有当舔狗的习惯。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曹操这样做,对他自己有好处。

在场的文臣均若有所思,但是更多的是武将大老粗,对此十分不解。

其中也不乏一些心直口快的将领,比如说典韦。

典韦瓮声瓮气地问道:“军师此言倒是有些好笑了,那曹操要当魏公,便去当就是了。”

“如何要专门封我们主公为晋公?”

说不好那曹操就是看到我们主公越来越强大了,从而心生畏惧,想要巴结我们主公来了。”

张俨与戏志才互相看了一眼,均哈哈大笑起来。

张俨看向堂内,还有不少的武将都流露出了迷茫之色,于是便命令戏志才为众人解释。

戏志才欣然解决道:“曹操倒是想自立为魏公,但是其挟天子令诸侯多年,吸引了不少的天下才俊,加入到他麾下。”

“这也导致了曹操麾下忠于朝廷之士,决不在少数。”

“暂且不说别人,本军师便是听闻,连这曹操的谋主荀彧,都是忠于汉室之人。”

“所以曹操想要当这个魏公,怕是亦不容易。”

“既然如此,那他就需要一个外力的相助,而这个外力就是我们主公了。”

虽被那坏人占尽了便宜,但她和儿子从今之后,也性命无忧,能安定一生的。

在乱世之中,也算是万幸了。

而旨意对于张俨来说,可以算得上是情理之中,又说了算是意料之外。

以曹操为代表的朝廷,果然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非但如此,东厂还顺藤摸瓜,将整个荆州境内残余的东吴细作势力一举扫清,可以说得上是因祸得福了。

第二天一早。

大乔进入到襄阳城之后,自然会有专门有军队负责保护,只是以后怕是要深居简出了。

可大乔本来就是恬静的性子,并不如何喜好出门,深居简出反倒应了她的本心。

孙权十分明白骠骑军掳走孙绍的用处,他也比任何人都明白大乔夫人和孙绍,对于东吴的意义。

~~~~~~~~

一个多月之后。

来自朝廷的旨意,终于到了。

因此,对于张俨的安排,她也倒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事情也确实有如此,东吴对荆州一直有着野望,所以荆州之中东吴的探子规模,也十分的庞大。

同时,有了这份旨意在,东吴的世家大族,料想也该开始摇摆起来了。

骠骑军也能够因此争取到很多有利的资源。

所以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面,孙权便派出了多轮的刺客,对襄阳城内的大乔夫人和孙绍进行刺杀。

有东厂和锦衣卫在,更有骠骑军精锐的配合,这以逸待劳的情况下,竟杀得东吴来犯的刺客全军覆没,甚至不能逃脱一人。

她也十分清楚,孙权发现他们母子俩不见了,为了除去他们这两祸害,说不好会派出刺客来行刺,因而她也不愿意再过分张扬。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