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红楼]为官十五年》
[红楼]为官十五年

56、相逢问蚕麦

贾珠知他是见自己穿着纱袍,也不过是等闲富贵装束,偏偏一旁下首像是作陪一般的裴世贞竟穿着宝蓝缎直裰。多半料他是年轻少东家,由家里聘的潦倒读书人做门客,伴着各处游历买卖习学,故才称呼“公子”。

他笑道:“今岁不知多不多?晚辈之前听驿里几个做官吏的说,这里最近换了好些官儿似的,也不知是真是假。”

“想公子家是做大买卖的,那这却是要仔细,只怕公子先时知道的多不做数儿了,要重新打点。你道什么,换了不止一两处官儿呢!”

长安盛于汉唐,而今天下盛景在于江南粤广。如果说前年贾珠乘船至江宁时,沿途是纸醉金迷的繁华,此番驱马西向往长安,一路则是雄关古道的苍茫。

——当然,还有最常见、也是贾珠时常久久眺望的一片一片无垠一般的农田原野。

阳月渐收芒种雨,西风吹老稻花秋。芒种开始,北方的农人皆要忙着开始夏收。一块一块鹅黄、缃色、金黄、秋香、青绿的方田宽宽窄窄交错镶嵌,摊铺在秦陇大地上,一直延展在远处连绵的黛青的崇山峻岭处。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贾珠说道:“若是那等做珠玉绸缎的,倒可以往京里、江南向那些子富贵权势的买卖,只这些如今大多被江南人把持着,敝家小本买卖,那有本事掺和呢。正经却是做粮草生意的,若能得空儿,顺便贩一贩马匹牛羊也好赚些零花。”

那太公听了此话,下死眼儿将他钉了一钉,说道:“粮草晋商,道什么小买卖?小老儿也是见识过的,那个做粮商的不是豪商?一个个都是老爷们的座上宾,只怕道台府台门前的狗儿都比自家的认得熟呢!”

“那说的是做大宗买卖的,敝家里原只赚得是辛苦钱,日夜兼程,图个转运勤快罢了!”贾珠轻轻一转,提起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话头上来,“老伯既然大有识见,却不知今年这里的粮草生意好不好做?”

太公捋须自得地说道:“你倒是问着人了。我们庄里就是正经县里种的好大地,也雇的些佃农。莫说县里头,府台面前也去得,这便是小老儿每年赋税多的缘故了。若这庄里头闹了饥荒,少不得府里的粮食就要空一半。今儿我只告诉你,早一个月来这生意就做得,如今却是来晚了。”

裴世贞在一旁出声笑道:“你老莫看我们东家年轻就哄人。如今方是五月,粮食才打下来,一年里官府也在这时节才开始征收。早一半个月的来了,车费马嚼的抛费,这钱可是一步一步跨山涉水走来的!”

这一时半刻的,莫说贾珠、裴世贞,其他见识过府上文来武往的家人也早看出这太公高谈阔论的喜好来。果然太公被这么一质疑,当即也没有忌讳,立时冷笑:

“我与你们东家是萍水相逢,莫不是你心里头有什么腌臜,才做这等怪念想?我告诉你缘故:原来那头里打仗,军粮打这儿经过,里头油水谁人不知!可巧上个月听说粮道的道台丢了官,那下头生怕换了官儿,这好处只要新来的亲信家人分润。于是忙忙和那道台趁着最后一月忙着倒卖得利,这也尽知的。”

裴世贞见贾珠只低头喝那粗茶,仿佛喝出什么农家味道似的不语,于是接着说道:“你老儿说的这些我们依稀也听过。只一样,那官府里头都是奸似鬼、狠如羊的,这道台既坏了事,焉敢再这么得罪?不怕新任的道台记了恨寻仇?”

“你不知,那些个眼里浅的只说粮道是肥差,我们这一等知道的都说新任的道台老爷真真是倒霉。”

太公冷笑道:“你道我们怎么骂呢?那粮都赚了钱填了当官的肚饱,给拨的原是掺了麦壳的,那些子军爷那能干休?平日里有事没事尚且要大宴小戏的往长安趁机高乐,这可不闹上来了?太平时节也罢了,正好西北又打起仗来,无论如何也不敢不拨的,只好再征。”

“我们交过一遍,剩下的连这冬天都不一定捱的过,那能再交?现在听说仓里也只好跑老鼠。可巧今岁冬天又冷,开春天气也不好,如今又要交税纳赋,那有闲钱?都说要去请着之后缓征,也不知未来如何。”

贾珠问道:“粮食不好么?晚辈没听有报灾的才来这里,好像只是年初天冷,难不成是冻着了?”

“所以说是公子口吻。”太公向后四周的庄客家人笑道,“这话听着可笑不可笑?”

贾珠也未恼,顺势便笑道:“正要和老伯请教。”

那太公也不好再拿乔,更详详地说道:“这些年老旱,只我们关陇的人也多习惯了的。唯独今年又冷,先是霜冻,田里麦苗在春月里头便已经死了一片。好容易熬着到了暮春初夏,眼看着要收了,雨又忽喇巴儿地下个不停,像把几年的雨水都下过了似的。积的水从田里泛上来,或干脆是洼地没法子理清的,泡得麦都发黑发芽。芒种之后就都说,收去不好收,压面也显得粘。”

贾珠道:“收成这样,怕是陕地不止一地一县的,便纳去又怎样?官府也不好与龙王作对。若一省都是这个意思,谅他胆大,也不敢违逆了的。这时节闹起民变,怕也不好遮掩,这官儿也不要做了。”

裴世贞侧目看了贾珠一眼,太公不觉,一拍腿说道:“是这样没错。然而如今按田计税,府县又折成白银,这便吃了亏了,总归是比往年难卖。这粮也不好压着,左右只是成色不好,那些个贫户好面还买不起,大户的直接往别省去求购。”

贾珠笑道:“这却是我们的生意了。”

太公想一想笑道:“要别人便不说这话,我倒无所谓的,你们却也抢不了我的利市。再说个巧宗儿,若能赶得及又有关系,却好和你家亲善的商盟多多地运些来。官府如今都没有粮,现在换了新官,不管之前怎么议罪怎么罚,一定要补这个亏空的。”

贾珠颔首道:“这话说的是,只是老伯怎么不做起来?听老伯的话,怕别人还没有老伯这样的识见和关系呢。”

太公摇头说道:“本地我们这些儿有头面的乡绅闹得和官府不豫罢了。原多的也是好官,后来头一个不好的便是那京里遣来的什么御史巡抚,姓石,都说他随了姓又臭又硬的。官府钱粮不够,那一个不是我们有富余的补贴?闹了饥荒临时又要征粮征布,那一次不是找我们临时替补上去?”

“偏他来挑剔了好些,又是田亩又是鱼鳞册,多少府太爷走时都与我们说是他闹的,仗着京里有人就好搅事。如今可好,把持上下,后来多的调换的官儿都随他一个德行。”

他说罢,一个仆妇忽而来探头,那太公一见,望了望日头笑道:“村落里也无甚相待,只怕还有些酒肉。你们辛苦风霜,待会儿还要赶路回去。若不嫌弃,在这里好歹用了饭食如何?”

几个家人并裴世贞都看过来,只见贾珠起身谢道:“正好听老伯讲得尽心,还只怕扰了老伯。既这样说,岂有辞谢之理?”

为您提供大神 兰山鹤 的《[红楼]为官十五年》最快更新

56、相逢问蚕麦 免费阅读.[www.]

贾珠从前对芒种的印象还是群芳摇落、花神归位之时。从前至芒种时,元春便要与府里年轻的奶奶、姑娘、丫鬟们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以迎夏日的。彼时府里尽是裙飘带摇、莺歌燕语,一派玲珑旖旎闺阁声色。

他当然也知道芒种忙夏,毕竟杂书中所记不少。然而唯当他真正踏上并将目光落在脚下坚实厚重的大地上时,方才能觉出与公府内庭中完全不同的震撼——

此时贾珠打的是游商的旗号,故话里也没忘了这层身份,因笑道:“怕是这些年走南闯北的,口音都混杂了,想也没什么乡音了。倒是老伯竟是京师来的?”

太公说话是满口的陕地味儿。这些日来贾珠听陕西人一口一个“额”,倒也听熟了,约摸能猜得八九不离十。只听太公笑道:“倒不是去过京师。这到底是西安府里,府尊、县太爷来上任,多有听说过的。何况从京师往甘肃、四川等处的,也多打这里经过,就和公子一样。”

七扭八拐沿水寻到此地的大庄前,敲门预备着问路。倒是开门的庄客只觉来人不凡,于是请来此地主人,此话正是这庄主太公听了他们闻讯官驿时拍案所说的。

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

无垠的、苍茫的麦田,秦岭的山风淌过时卷起的金黄青绿的麦浪,如江如海一般几乎将行人车马吞没。纵是贾珠一行人往往在宽阔的官道上驰马,向四周望去,想农人要在短短初一季夏便要抢收如此辽阔的麦田,竟也惊心动魄到汗流浃背的地步来。

贾珠如此关注他一个公侯之后从来漠视的农耕,当然不是被圣贤书感化了,而是他此行差遣陕西督粮道的缘故。

“你们这是南辕北辙了!南辕北辙!”

堂上叙坐让茶已毕,听见太公言说,贾珠遂笑道:“万幸遇见老伯,我等也确实是头次经行,于此地着实不熟,还要麻烦老伯指点。”

那太公六旬年纪,须发皆白,头戴着瓦楞帽,身穿着青布衣服,倒是寻常人家打扮,只腰系皂丝绦,足穿熟皮靴显出些富家翁的样子来。此时先谦了几句,问道:“我听口音,倒像是京里来的?”

“倒不是京里的,反而是山西省的人。只是做买卖常在京里住,故此染上了些京中口音也说不定。”

淮扬粮道不如盐道,陕甘盐道不如粮道。前任督粮道并非不知这肥缺如今正是风口浪尖,然而才力不足是其一,贪鄙不改是其二,正好被巡抚陕甘两地的石襄拿来做了立威的靶子。

明知自己比前任资历年岁更浅、更招人眼的贾珠,当然不想重蹈覆辙。

太公摇头叫苦道:“府尊倒还是原先儿的府尊,听说甘肃那里换的多。只是长安节度老爷换了,连带着我们这里的守备等淘换的也多。这也罢了,几个道台听说也有换的,长官变了人,以后还不知道下头的谁升谁降,是愚是贤。”

啰里啰嗦地骂了一阵子官,忽地又好奇:“公子家作甚么买卖,却不去淮扬?闻说那里富得很,拿了钱,天上海里都有的,不知何以到这地界儿来?”

西安府渭南县的地界儿,沿溪转过一片苍翠的树林,一所大庄院显在眼前。一溜高大的土墙,染青般的杨柳乔松掩映成荫。先见的是墙笆拦着满地的牛羊,再是混合着秸秆麦壳黄土的打麦场,一群鹅鸭喔喔嘎嘎地争吵,最后方见着正经的大门。半掉了漆,黄沉沉蒙着一层灰土,无匾额、无角门、也无台矶石狮。

因是路上颠簸,车马坏了两架,且按理距长安不远。故而才决意在官驿里停留两日,将车马整好再行,也免得半途受累。这日一早,其余人或休憩或修缮,贾珠因与裴世贞带着寥寥几个孔武有力的家丁便往四下里转一转,谁知想回时却再找不着归途。

陕西督粮道主管军粮的征收发放,兼管西、乾、鄜三州的地方事务。陕西素来供应西北一应军粮后勤转运,征调、购买、兑换、发放的军粮都要打陕西督粮道手中经过。而今如今西北边疆不稳,故四月初四于临敬殿面圣时,从天子至重臣着重考问的便是“军粮”二字。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