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史册》
史册

第352集

1986年,双方成立了部长级经济联委会,下设10个联合工作小组。

1988年,双方签署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1997年8月,澳工业和科技部长穆尔访华,运输部长夏普来华参加澳安捷航空公司首航式。9月,澳工业、科学和旅游部长穆尔、社会保障部长纽曼、多元文化和移民部长拉多克、国库部长科斯特洛分别访华。

1999年5月,两国就“羊毛标准合同”达成协议。

1999年7月,中澳正式结束有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市场准入谈判。

澳朝曾于1974年建交,次年断交。2000年5月复交。2003年1月,澳派代表团访朝。2004年4月,澳驻华大使兼驻朝大使赴朝递交国书。8月,澳外长唐纳访朝。澳促朝弃核,支持联合国安理会2009年6月及2006年10月分别通过的第1874号决议和第1718号决议,对朝采取控制签证、禁止朝船只入港等制裁措施。2010年5月、11月,“天安号”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后,除执行联合国对朝制裁外,还实施推迟对朝援助等单方面制裁措施。金正日去世后,澳代理总理斯旺和外长陆克文联合发表声明,呼吁朝保持冷静和克制,以符合本国人民利益的方式行事,同国际社会保持建设性接触。

同日本的关系

1984年5月,澳初级产业部长克伦访华,同农业部长何康签署了农业合作协定。

2000年5月,两国正式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

据中方统计,2021年中澳双边贸易总额为2312亿美元,www.youxs.org。其中中国对澳出口664亿美元,同比增长24%,澳对华出口1648亿美元,同比增长40%。澳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中国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对澳主要出口机电产品、计算机、服装、纺织品、鞋、箱包、玩具等;从澳主要进口铁矿石、煤、氧化铝、铜矿石、羊毛和大麦等。

同美国的关系

自1996年起,澳日开始年度首脑会晤并建立“政治、军事”年度磋商机制。2003年5月,澳外长唐纳访日。7月,澳总理霍华德访日。9月,澳国防部长希尔访日。2005年4月,澳总理霍华德访日。2006年3月,日外相麻生太郎访澳期间,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关系”,商定今后每年各举行一次外长会晤、副外长级政策对话和高官级战略磋商。2008年1月,澳贸易部长克林和外交部长史密斯先后访日。6月,澳总理陆克文首次访日。12月,澳、日外长和防长在日举行第二届双部长年度磋商。2009年5月,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访澳。12月,澳总理陆克文访日。2010年2月,日本外相冈田克也访澳。2011年4月,吉拉德总理访日。

2003年7月两国签署了双边贸易与经济框架协定。2007年4月,澳日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2010/2011年度,双边贸易额为636亿澳元。日是澳第二大贸易伙伴。

同朝鲜及韩国的关系

中澳双方在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持续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中澳两国先后签有科技合作协定、文化合作协定、航空协定及教育交流备忘录等。

澳美于1940年3月6日建交。1951年澳、新(西兰)、美三国签订《澳新美安全条约》后,澳美结成同盟关系。“www.youxs.org”事件后,澳启动《澳新美安全条约》,派兵参加美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2003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访澳。2005年7月,澳美签署澳参与美导弹防御计划谅解备忘录,澳同意美在澳北部建立联合军事训练中心。2005年11月,两国签署《澳美联合训练中心备忘录》。2006年3月,美、澳、日举行首次外长级战略对话。12月,澳美举行首次年度国防、外交双部长磋商。2007年12月澳总理陆克文就任后,布什总统打电话表示祝贺。2008年1月,澳外长史密斯访美。3月,澳总理陆克文访美。2009年3月,澳总理陆克文再次访美。4月,澳外长史密斯、国防部长菲茨吉本与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国防部长盖茨在华盛顿举行澳美双部长级会议。9月,澳外长史密斯再次访美,双方就澳美关系、阿富汗、伊朗核等问题交换意见。10月,澳贸易部长克林访美并在华盛顿举行澳美年度部长级贸易对话。11月,澳总理陆克文访美并会晤美总统奥巴马。2010年9月,澳外长陆克文访美。1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国防部长盖茨赴澳举行第25次澳美年度双部长会议。2011年3月,澳总理吉拉德访美。9月,澳外长陆克文、国防部长史密斯访美,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国防部长帕内塔举行第26次澳美年度双部长会议,并纪念澳美同盟60周年。11月,澳总理吉拉德赴夏威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美国总统奥巴马访澳,两国宣布将进一步加强军事合作。

澳美经贸关系密切。2003年3月,澳美正式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2004年5月,澳美正式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该协定于2005年1月正式生效。2010/2011年度,双边贸易额为350亿澳元。美是澳第三大贸易伙伴。

三、文化、教育和科技交流及其他往来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