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史册》
史册

第460集

国徽

列支敦士登国徽为斗篷式。斗篷上端为一顶神圣罗马帝国亲王冠,斗篷内为盾徽。盾面上有六组图案:左上角为戴头冠的鹰,象征西里西亚;右上角是王冠的饰品,象征库厄瑞格Kuerger家族(奥地利一家族,列支敦士登家是继承人);左下角为红白色的小盾,象征特罗泡公国;右下角为戴头冠、化装为人面的鹰,象征里特贝格;盾面中心的小盾由黄、红两色构成,象征列支敦士登家族;小盾下端的蓝底上绘有金色号角,象征猎人村公国。整个盾面的图案记述了该公国王室世代相传的历史进程。

国歌

矿产资源

列支敦士登矿产资源缺乏,境内有一定数量的大理石矿。

森林资源

国花

列支敦士登国花为黄百合。黄百合别名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药百合、家百合,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40-6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地下具鳞茎,鳞茎由阔卵形或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直径由6-8厘米的肉质鳞片抱合成球形,外有膜质层。多数须根生于球基部。花着生于茎秆顶端,呈总状花序,簇生或单生,花冠较大,花筒较长,呈漏斗形喇叭状,六裂无萼片,因茎秆纤细,花朵大,开放时常下垂或平伸;花色为黄色。

人口

列支敦士登是欧洲地区总人口第四少的国家,排在梵蒂冈、摩纳哥与圣马力诺之后。在境内约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是外国国籍,主要是德国、奥地利,还有瑞士。本国人口的种族分布非常单纯,有86%是属于日耳曼民族分支的阿勒曼尼人,意大利人与土耳其人则是余下少数民族里面较具有指标意义的大宗。语言上,虽然德语是列支敦士登的官方语言,但大部分的居民却都是使用属于德语方言之一的阿勒曼尼语,其他日耳曼语或斯拉夫语或匈牙利语承认为正式少数民族语言。

列支敦士登主要信仰基督教,200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其中大部分列支敦士登人主要是罗马天主教(www.youxs.org),还包括少部分的新教徒(www.youxs.org),其余的则包括伊斯兰教徒(www.youxs.org),东正教(www.youxs.org),犹太教(www.youxs.org),其他教派者(www.youxs.org)及无正式宗教信仰者(www.youxs.org),www.youxs.org。列支敦士登的il社区在过去二十年中随着外来移民的涌入快速成长,主要是来自土耳其和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及波黑),这些移民大多是从其他西欧国家再次移居而来。按照官方的统计数字,该国il人口从1990年的689人增长至2000年的1593人,而汉斯-亚当二世表示他自己倾向于在该国修建il公墓。

列支敦士登在1997年前都是属于瑞士的库尔(Chur)教区,直到1997年12月2日经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批准成立直属教宗的瓦杜兹教区管理列支敦士登。列支敦士登的宪法还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同时禁止任何形式的宗教信仰歧视。各宗教团体依据2000年调查统计得出的比例从政府得到资金补助,例如在2007年政府拨款30万瑞士法郎给天主教会,而自2006年开始il社区则获得政府每年拨款25000瑞士法郎。

2010年,列支敦士登森林面积70平方千米,www.youxs.org。

土地资源

列支敦士登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5:3。旗面由上蓝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左上角有一金色的王冠。列支敦士登为世袭君主立宪制国家,国旗上的蓝、红色来自公国亲王旗的颜色,蓝色象征蓝天,红色象征夜晚地面之火。旗面上的王冠是神圣罗马帝国之王冠,这是1937年添加的,以便与海地国旗区别。王冠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标志,因历史上列支敦士登曾为神圣罗马帝国王侯的采邑。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列支敦士登的国旗并没有皇冠的存在,直到1936年时在柏林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列支敦士登的代表队在场里赫然发现,他们的国旗颜色竟与地球另一端的海地完全一样。为了避免混淆,1937年6月24日该国的国旗正式加上一金色皇冠,而1982年时皇冠的造型又经过些许的小更动才成为今日见到的设计。

国家象征:

自然资源:

2005年,列支敦士登全国可耕土地面积约40平方千米,占该国国土总面积的25%。

行政区划:

首都

国名

“列支敦士登”为历史上公爵的姓氏,来源于维也纳附近的列支敦士登市镇名。在德语中,“列支敦士登”意为“发亮的石头”,因城内建筑物以浅白色大理石作材料而得名。别称为邮票王国。

国旗

列支敦士登境内拥有11个区(均为一级行政区),其中大部分的区其实都只是包含了一个单独的城镇而已。

瓦杜茨(Vaduz)、沙恩(S)、巴札尔(Balzers)、特里森(Triesen)、埃申(Es)、毛伦(Mauren)、特里森贝格(Triesenberg)、儒格尔(Ruggell)、甘普林(Gapr)、许内勒贝格(Schellenberg)、伯朗肯(Pnken)。

英国国歌《天佑女王》创作于1745年,它原本是歌颂英国国王的。由于英国广博的殖民范围,以及这首曲子的浓郁民族主义色彩,它曾先后被填上不同的词,当作许多国家的国歌。列支敦士登的国歌仍然是一模一样的旋律,只是歌词改成了《在年轻的莱茵河上》。

《在年轻的莱茵河上》歌词:高踞莱茵河畔,背靠阿尔卑斯山岭,列支敦士登。这心爱的家乡,这亲爱的故乡,上帝为我们选定这洞天福地。这心爱的家乡,这亲爱的故乡,上帝为我们选定这洞天。

瓦杜兹是列支敦士登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列支敦士登第一大城市和旅游中心。瓦杜兹以印刷邮票著名于世,深受世界集邮者喜爱,每年销售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

1930年建成的列支敦士登邮票博物馆是集邮爱好者必到之处,这里展出了包括1912年以来国家印发的邮票和1921年加入万国邮政联盟后收集的各种邮票。在旅游方面,瓦杜兹邮政博物馆、国家艺廊和国立博物馆极具参观价值。

区划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