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史册》
史册

第580集

饮食

由于波兰历史的多元变化,食物烹调方式不拘一格,与周边国家菜系有许多融合之处。波兰饮食和其他斯拉夫国家的饮食文化相似,特别是与捷克、斯洛伐克、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菜肴。波兰饮食也受到中欧饮食的影响,包括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此外,波兰饮食也受到犹太人、法国、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影响。在其他文化中,波兰风格的烹饪通常被称为àpolonaise,著名菜肴有:波兰饺子、比哥斯、波兰披萨(英语:zapiekanka)、波兰炸猪排(英语:Kotletschabowy)以及波兰酸汤(英语:?urek)等。

波兰菜通常富含肉类,包括猪肉、鸡肉和牛肉,搭配冬季酸白菜和香料,也使用了大量的奶油和鸡蛋,主菜通常包括肉类,如烤肉、鸡肉或炸猪排,还有蔬菜、配菜和沙拉,沙拉包括波兰酸菜及surowka(切碎的胡萝卜、芹菜、烤甜菜根,加入柠檬和糖)。配菜通常是马铃薯、米饭或谷类。另外搭配各种面条,包含kski、kasha等谷物,也搭配由发酵小麦面团制成的贝果(起源于波兰犹太人)。用餐结束前会端上波兰式甜点,例如sernik(芝士蛋糕)、akowiec(罂粟面包卷)或napoleonka(波兰奶油派)。节日大餐很丰盛,例如无肉的平安夜晚餐(Wigilia)或复活节早餐等,经常需要耗费数日才能准备完成。

传统的酒精饮料包括蜂蜜酒、啤酒、葡萄酒和伏特加。波兰是世界历史最早提及伏特加的民族,伏特加自13世纪以来就广为流传,但目前啤酒和葡萄酒在波兰更受欢迎。咖啡自18世纪以来就广为饮用,19世纪以来,茶在波兰社会非常普遍。

牛奶吧(波兰语:Barley)是波兰一种特别的快餐店形式,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后来的社会主义时期开始流行。牛奶吧的经营方式与今天的餐馆类似,提供价格低廉的波兰传统料理为其特色。由于快餐连锁店的普及,酪乳、酸奶、克非尔及软性饮料也受到欢迎。

2013年7月22日,波兰总统科莫罗夫斯基签署法令,对波兰军队指挥系统进行改革。改革后波兰军事指挥部将有原来的4个缩减为2个:总指挥部——负责作战准备及和平时期军队的日常训练;作战指挥部——专门管理波军的海外驻军以及危机或战争时期的作战。总统可以在总理要求下指定战时军队总指挥。波军总参谋部将只负责军队发展规划以及为总统、总理和国防部长在国防事务方面提供建议。

当代波兰文学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奇幻文学尤为著名。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科幻小说《索拉里斯星》以及安杰伊·萨普科夫斯基的系列奇幻小说《猎魔人》在国际上广受赞誉。有六位波兰人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是1905年获奖的亨利克·显克微支、1924年的瓦迪斯瓦夫·雷蒙特、1978年的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波兰犹太裔美国人)、1980年的切斯瓦夫·米沃什和1996年获奖的维斯拉瓦·辛波丝卡、2018年的奥尔嘉·朵卡萩。

时尚

在化妆品的发展史上,波兰人做出了较大贡献。赫莲娜·鲁宾斯坦(英语:HelenaRubste)和马克西米利安·法克托罗维茨(英语:MaxFactor(person))先后从波兰移居美国,建立了自己的化妆品公司。法克托罗维茨创造了指代化妆品的“Make-up”一词,并因发明现代假睫毛而受到赞誉。根据2020年数据,波兰是欧洲第五大化妆品市场。英格洛化妆品是波兰最大的化妆品公司,Reserved(英语:Reserved)则是全国最大的服装连锁店。

波兰电影普遍探讨的主题包括历史、剧情、战争、文化、黑色电影等。21世纪以来,共有2部波兰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分别是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钢琴家》(2002年上映)及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导演的《修女伊达》(2013年上映)。

波兰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三个军种。

电影

波兰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4年卡齐米日·普罗申斯基(英语:KaziierzProszynski)发明的早期电影摄影机。1897年,扬·斯泽帕尼克(英语:JanSzczepanik)制造出了早期的图像声音传输设备。波兰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导演、制片人和演员,如罗曼·波兰斯基、安杰依·瓦伊达、波拉·内格里、塞缪尔·戈德温、华纳兄弟、马克斯·弗莱舍(英语:MaxFleischer)、阿格涅丝卡·霍兰、克日什托夫·扎努西(英语:KrzysztofZansi)、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等。

军事体制

1943年10月12日建立波兰人民军。1990年更名为波兰军队,将8月15日定为建军节(1920年8月15日,波兰军队在华沙近郊击退苏俄红军进攻并转入反攻)。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国防决策机构,总统任该委员会zhuxi。国防部作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负责执行议会对军队的政治领导和行政保障,部长由文职人员担任。总参谋部是国防部领导下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负责军队的指挥和训练。

历史上,时尚一直是波兰文化及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16世纪起,波兰形成了独特的萨尔马提亚主义生活方式。同时,波兰的服饰传入凡尔赛宫,影响了法国的服饰文化。此外,波兰的家具文化也影响了法国,洛可可式天篷床在法国贵族当中成为时尚。18世纪以后,萨尔马提亚主义走向衰落。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