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史册》
史册

第9章 拉脱维亚共和国

人口密度:www.youxs.org(2020年)

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教路德宗

GDP总计:www.youxs.org(2014年,国际汇率)

公元10世纪建立封建公国,12世纪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军侵占,后归属德利沃尼亚政权。1583~1710年,先后被瑞典、波兰立陶宛联邦瓜分。1710年至1918年先后被俄罗斯帝国和德国侵占,1918年11月18日宣布独立,1940年7月成立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5日被苏联吞并,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后期实行的经济改革彻底改变了前苏联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恢复独立。

2004年5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加入欧盟。2004年3月29日成为北约成员国,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成员国。2014年1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2021年拉主要经济数据如下:国内生产总值:329亿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www.youxs.org。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459欧元。

基本信息:

国际域名缩写:.lv

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

国家代码:LVA

所属洲:欧洲

国歌:《上帝保佑拉脱维亚》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国际组织:地中海联盟、欧盟、北约

简称:拉脱维亚

官方语言:拉脱维亚语

历史沿革:

公元前3000年左右,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定居在波罗的海的东岸。公元前900年,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以及说芬兰语的利沃尼亚人,几个不同的波罗的海部落定居在拉脱维亚。波罗的海人建立了到古罗马的商路,以当地产琥珀交换贵金属。

12世纪晚期,第一个传教士由罗马教皇派遣,来到了道加瓦河下游进行传教。并且逐渐建立了由德国商人和传教士为主的定居点但当地居民却没有接受基督教。于是日耳曼十字军被派往拉脱维亚,用武力强迫当地居民改信基督教。这时,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都已建立自己的王国并与入侵者对抗。但在13世纪早期,德国人控制了今日拉脱维亚的大部以及爱沙尼亚的南部地区。并且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十字军国家即后来所知的玛利亚地或利沃尼亚。里加成为了主要的贸易中心,并于1281年的加入了汉萨同盟。

18世纪时,俄国从瑞典和波兰获取了现在拉脱维亚的所有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共和国。

1980年,苏联开始进行政治改革,这也促进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发展。

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拉独立。9月17日,拉脱维亚加入联合国。

自独立以后,拉脱维亚积极培养和西方各国的关系,并已于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

2006年10月7日,拉脱维亚举行议会选举。人民党获得100个席位中的23席,绿党和农lian盟获得18席,新时代党得到18席,和谐中间党占据17个席位,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祖国与自由联盟、为了统一的拉脱维亚人权党分别获得10个、8个和6个席位。人民党、绿党和农lian盟、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以及祖国与自由联盟组建联合政府,艾加尔斯·卡尔维蒂斯继续担任总理。

2007年5月31日,拉脱维亚议会举行总统选举,瓦尔季斯·扎特莱尔斯当选总统。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拉脱维亚位于东欧平原西部,临波罗的海东岸,里加湾深入内陆;同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接壤。面积为6458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62046平方千米,内水面积25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拉脱维亚地形以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120米以下,最高点海拔311米。

拉脱维亚海岸线长307千米,里加湾深入内陆。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千米,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千米。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

水文

拉脱维亚主要河流是道加瓦河和高亚河。境内多湖泊和沼泽。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140个,较大的湖泊有卢班斯湖、拉兹纳湖、埃古列湖和布尔特涅克斯湖。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www.youxs.org,其中长度10千米以上的有777条。

气候

拉脱维亚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年降水量550—800毫米,较湿润。夏季白天平均气温23c,夜晚平均气温11c,冬季沿海地区平均气温零下2-3c,非沿海地区零下6-7c。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湿度大,全年约有一半时间为雨雪天气。

自然资源

拉脱维亚有泥炭、石灰石、石膏、白云石、石英沙等少量矿产。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行政区划:

区划

2021年7月1日起,拉脱维亚被划分为42个一级行政区,设有35个县和7个市。拉脱维亚的城市将被划分为直辖市(nationalcity)和郡辖市(untycity),直辖市为道加瓦皮尔斯(Daugavpils)、叶尔加瓦(Jelgava)、杰卡布皮尔斯(Jēkabpils)、尤尔马拉(Jura)、利耶帕亚(Liepāja)、奥格雷(Ogre)、雷泽克内(Rēzekne)、里加(Riga)、瓦尔米耶拉(Valiera)、文茨皮尔斯(Ventspils)十个城市。

首都

【首都】里加(Riga),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里加,面积307平方公里,www.youxs.org(2010年)。位于波罗的海国家的中心地带,北纬56度58分0秒,东经24度8分0秒,濒临里加湾,市区跨道加瓦河两岸,北距波罗的海15公里。处于欧洲西部和东部、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交叉点上,其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和“北方巴黎”。由于里加濒河临湖,所以又有三河一湖之称,三河指道加瓦河、列鲁巴河、城市运河,一湖指吉士湖。面积307平方千米。

国家标志:

国旗

拉脱维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2:1。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的横宽条组成。早在13世纪时,居住在拉脱维亚的拉特加人就使用过红、白、红图案的旗帜。1918年这面民族旗帜得到了事实上的合法化,1922年确定国旗的颜色和比例。1940年拉脱维亚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当时的国旗为在苏联国旗旗面的下部加白、蓝色的水波纹图案。1990年拉脱维亚宣布独立,象征拉脱维亚民族统一的红、白、红旗又被用来作为国旗。这种红色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暗红色,国际间习惯称之为“拉脱维亚红”。暗红色讴歌了拉脱维亚人为了祖国勇于披肝沥胆、抛洒热血的爱国情怀,白色抒发了拉脱维亚人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渴望。

国徽

拉脱维亚国徽分为大、中、小三个样式。其中小国徽为盾徽:上方为太阳,十七道光芒代表十七个操拉脱维亚语的地区;左下角为狮子,表示西拉脱维亚;右下角为狮鹫,表示东部地区。盾上方有三颗五角星,象征了历史上的三个区。中国徽加上了橡树枝条。大国徽的树枝以国旗捆绑,左右以狮子和狮鹫守护着。

国歌

《上帝保佑拉脱维亚》(拉脱维亚语:Dievs,svētiLatviju!)是拉脱维亚的国歌。作曲人及作词人皆为卡尔利斯·包马尼斯(KārlisBauanis,1834年–1904年)。

人口民族:

人口

【人口】www.youxs.org(2022年)。拉脱维亚族占62%,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此外还有犹太、爱沙尼亚等民族。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通用俄语。主要信奉基督教路德教派和东正教。

截至2013年,拉脱维亚总人口为204万,城市人口占69%。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拉脱维亚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全国居民的54%,男女比例差别之大稳居世界第一。

民族

截至2013年,拉脱维亚民族中拉脱维亚族占61%,俄罗斯族占27%,白俄罗斯族占4%,乌克兰族占2%,波兰族占2%,立陶宛族占1%。此外还有犹太族、爱沙尼亚族等民族。

政治体制:

政体

拉脱维亚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国土由维德泽姆、拉特加列、库尔泽姆和泽姆加列四大历史区域组成。拉脱维亚语为官方语言。在法律和法庭面前所有公民一律平等。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员任期四年,由18岁以上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多任两届,总任期不超过8年。当选总统后不得担任其他职务,议员如当选总统应放弃议员的权利和义务。总统的主要权力包括: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国家受到外敌入侵或他国对拉宣战时做出抵抗侵略的决定;在对外事务中代表国家,负责任命外交代表,接受外国派遣的使节。签署并颁布本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和议会通过的法律。任命总理并授权其组成政府(需经议会简单多数通过)。总统有权宣布实行大赦。有权提出解散议会,但需经年满21岁的全体公民表决,若50%以上支持总统提议,则议会解散;否则总统必须辞职,由议会选出新总统。

【政治】政局基本稳定。2022年12月,新团结党、民族联盟、联合名单组成新一届联合政府,新团结党成员卡林什连任总理。

宪法

1993年7月6日,拉脱维亚议会通过决议,恢复1922年拉独立初通过的宪法。1994年、1996年和1997年,议会三次对宪法进行了修订。宪法规定拉脱维亚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多任两届,总任期不超过八年。总统任命总理并授权其组成政府(需经议会简单多数通过)。

司法

【司法机构】最高法院院长安格尔斯·斯特鲁佩斯(AigarsSTRUPISS),2020年就职。总检察长尤瑞斯·斯图坎斯(JurisSTUKANS),2020年就职。

议会

【议会】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由100名议员组成,任期四年,议员由18岁以上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参选党必须获得5%以上的选票才能进入议会。本届议会是2022年10月选举产生的第十四届议会,共有7个议会党团。目前议会各党派席位分别为:新团结党26席,绿党和农民党联盟16席,联合名单15席,民族联盟党13席,为了稳定党11席,进步党10席,拉脱维亚第一9席。联合名单成员斯米尔滕斯(EdvardsSiltēns)任议会议长。议会领导机构为议会zhu席团,由zhu席(即议长)、两名副zhu席、秘书长和副秘书长5人组成。议会下设15个委员会,每年举行春季和秋季两次会议

政府

【政府】现政府于2022年12月成立,成员名单如下:总理兼外交部长克里什亚尼斯·卡林什(KrisjanisKARINS,新团结党),国防部长伊娜拉·穆尔涅采(InaraMurniece,民族联盟),经济部长伊尔泽·因德里克松内(IlzeINDRIKSONE,民族联盟),财政部长亚尼斯·雷伊尔斯(JanisREIRS,新团结党),财政部长阿维尔斯·阿舍deng斯(ArvilsA?eradens,新团结党),内政部长马里斯·库钦斯基斯(MārisKu?skis,联合名单),教育和科技部长安达·查克莎(Anda?ak?a,新团结党),气候和能源部长雷蒙兹·丘达尔斯(Raionds?udars,新团结党),wenhuabu长瑙里斯·蓬图里斯(NaurisPuntulis,民族联盟),福利部长埃维卡·西莉娜(EvikaSili?a,新团结党),交通部长亚尼斯·维滕伯格斯(NaurisPUNTULIS,民族联盟),司法部长伊内斯·利比娜—埃格耐瑞(IneseLibi?a-Egnere,新团结党),卫生部长莉加?格尔松内(LigaMe??elsone,联合名单),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部长马里斯·斯普林朱克斯(MārisSprd?uks,联合名单),农业部长迪吉斯·史密茨(Didzis?its,联合名单)

政党

进入拉脱维亚第十三届议会的政党有:

(1)新保守党(NewservativeParty):执政联盟成员。中右翼政党,奉行保守主义、反腐、亲欧路线。2014年5月成立,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15个议会席位,首次进入议会。

(2)民族联盟—一切为了拉脱维亚、为了祖国和自由/民族保守党联盟(NationalAlliance“AllForLatvia!”–“ForFatherndandFreedo/LNNK”):简称民族联盟。执政联盟成员。民族主义右翼政党。由极右翼的一切为了拉脱维亚党(AllForLatvia!)和右翼的为了祖国和自由/民族保守党联盟(ForFatherndandFreedo/LNNK)于2010年结盟组成。2011年7月23日转为单一政党。民族联盟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10个议席。

(3)为了发展党(Developnt/For):执政联盟成员。自由主义中右翼政党。2018年4月由拉脱维亚发展党、为了党和发展党三党合并成立。为了发展党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13个议会席位,首次进入议会。

(4)新团结党(NewUnity):执政联盟成员。中右翼政党。前身为2010年由新时代党(NewEra)、公lian盟(Civiion)和政治变革社团(SocietyforPoliticalge)合并成立的团结党(Unity)。2018年,团结党先后合并5个地方政党——库尔迪加县党、为了瓦尔米埃拉和维泽梅党、为了图库姆斯市和图库姆斯县党、叶卡布皮尔斯地区党以及拉特加尔党组成新团结党。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8席。

(5)和谐党(Harony):在野党。左翼社会民主党。2010年由人民和谐党合并新中心党、社会民主党成立,原名和谐中心党,2014年更名为和谐党。和谐党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18席,仍保持议会第一大党地位。

(6)绿色农lian盟(UnionofGreensandFarrs):在野党。绿色保守主义、重农主义中右翼政党。由拉脱维亚农lian盟(LatvianFarrs’Union)和拉脱维亚绿党(GreenPartyofLatvia)于2002年合并成立。在第十三届议会中有10个议席。

(7)KPVLV党(Whoowe):原执政联盟成员。民粹主义、反建制中右翼政党。2016年5月由拉独立议员阿尔图斯·凯民什(ArtsKais)发起成立。KPVLV党在第十三届议会中原有6个议会席位,2021年6月,KPVLV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此后重新命名为独立党(TheIndepe)。

政要

【重要人物】总统:埃德加斯·林克维奇斯(EdgarsRINKEVICS),男,1973年9月出生于拉脱维亚尤尔马拉市。拉脱维亚大学政治学硕士,美国国防大学武装部队工业学院国家资源战略硕士。2011年10月至2023年任外长,2023年5月31日当选拉新一任总统,7月8日宣誓就职。

总理:克里什亚尼斯·卡林什(KrisjanisKARINS),男,1964年出生于美国。先后就读于美国圣约翰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1994年移居拉脱维亚后长期从事经商活动。2002年参与创建拉脱维亚新时代党(新团结党前身)并出任议会议员。2004年起,先后任拉经济部长和欧洲议会议员。2018年任新团结党共同zhu席并被推举为总理候选人。2019年1月任总理。2022年12月连任。

2023年8月17日,由于联合政府内部存在严重分歧,拉脱维亚总理卡林斯17日向总统林克维奇斯递交辞呈,此举标志卡林斯政府正式辞职。

议长:爱德华兹·斯米尔滕斯(EdvardsSiltēns),男,1984年出生于拉脱维亚。毕业于拉脱维亚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9年进入政坛,议会工作经验丰富。2022年11月就任议长

经济情况:

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脱维亚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由于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因此战后经济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1980年工业产值比1940年增长44倍,农业产值比1940年增长40%。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居全苏第11位,是全苏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拉脱维亚独立后,摒弃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旧模式,改而实行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基本经济政策。其经济改革的主要构想和内容是:在所有制方面,彻底改革经济结构,实现国营财产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改变以国家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在经济管理上,打破国家的垄断,大力鼓励和发展市场经营活动。归结起来,拉脱维亚经济改革主要是彻底改变苏联那套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此,独立以来,该国已颁布了关于改革财产权、实现私有化、放开价格等许多有关的法律和法令,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实现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实际措施。例如,独立以来它已基本放开了物价,价格由市场进行调节。

【经济】1991年恢复独立后,拉脱维亚按西方模式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1998年被正式接纳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2008年遭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降达20%。2009年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75亿欧元贷款援助,成功实施财政紧缩,2011年起恢复经济增长。2014年加入欧元区。

2022年拉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391亿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719欧元

失业率:www.youxs.org

通胀率:www.youxs.org

农业

【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资料来源: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

1996年,拉脱维亚农业、www.youxs.org。全国近1/3的人口住在农村、有17%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业以生产谷物、亚麻、甜菜、饲料和马铃薯为主。畜牧业主要是奶、肉两用的养畜业、饲养牛和猪。养蜂业发达。截至1995年初共建立了64264个家庭农业经济单位,319个农业企业中已有79个完成了私有化。年人均生产387公斤奶,404公斤马铃薯,348公斤谷物。

拉脱维亚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工业

【工业】工业支柱产业有采矿、加工制造及水电气供应等。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金属制品制造增长10%

拉脱维亚的工业在波罗的海三国居首位,农业居第二位。在苏联时期,工业以耗金属少的机器制造业著称。主要生产电器、无线电、电子设备和医疗器械,并给苏联其他共和国进行来料加工,成品返销。畜牧业发达,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8%。拉独立后,开始推行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发行本国货币,实行新的税收政策和独立预算。由于同苏联各国的传统贸易关系被破坏,能源和其他进口商品的供应遇到严重困难,一度导致生产大幅度下降。直到1994年经济才有所回升。从1991年起,拉脱维亚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服务性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31%上升到1994年的51%。由于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失误,1995年夏发生金融危机,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波罗的海银行宣布倒闭,使已出现的经济回升势头受到一定影响。1995年12月新政府组成后,主张积极发展生产,并力主恢复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传统经济贸易联系。1996年国民经济略有回升,国内生产总值达50亿美元,www.youxs.org。

拉脱维亚主要工业门类:电子产品、机器制造、食品、轻工、纺织、建材、化工、木材加工等。支柱产业有采矿、加工制造及水电气供应等。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服务业

服务业是拉脱维亚的支柱产业。www.youxs.org,www.youxs.org。

旅游业

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同比下降90%。拉主要旅游城市和风景区有:里加古城、尤尔马拉海滨、希古达和采西斯风景区、露天民俗博物馆、隆达列宫等。全国共有旅游公司主要有:拉脱维亚旅游公司(LatviaTours)、里加旅行社(RigaTravelAgency)、塔斯旅游公司(TasTravelAgency)、大学生青年旅行社(StudentandYouthTravel)、波罗的海旅游公司(BalticTravelGroup)等。

金融

【财政金融】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拉脱维亚银行(央行)成立于1922年9月19日,1991年9月3日拉脱维亚银行恢复了可以发行货币的央行地位,1993年拉脱维亚银行正式发行拉特。截至2019年底,拉共有15家商业银行和1家政策性银行。主要商业银行有:Swed银行(SwedBanka)、SEB联合银行(SEBBanka)、DnB银行(DnBBanka)、Citadele银行(CitadeleBanka)、芬兰北欧银行拉脱维亚分行(NordeaBanakFndLatviaBranch)、Rietuu银行(RietuuBanka)。(资料来源:拉脱维亚商业银行协会)

2021年拉中央政府财政收入124亿欧元,财政支出148亿欧元,财政赤字24亿欧元,www.youxs.org。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拉脱维亚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www.youxs.org,www.youxs.org。其中进口265亿欧元,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拉脱维亚主要贸易伙伴为周边欧盟成员国和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对周边国家依赖程度较高。2022年拉主要出口国为立陶宛、爱沙尼亚、德国、俄罗斯、瑞典,主要进口国为立陶宛、爱沙尼亚、德国、波兰、俄罗斯。拉主要出口商品是木材、木制品及木炭、钢铁、矿物燃料;主要进口商品为矿物燃料、机械用具及零配件、车辆及零配件。

外国投资

【对外投资】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www.youxs.org。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机动车和摩托车修理、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活动等领域。

【外国资本】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www.youxs.org,对拉主要投资国有瑞典、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对拉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和保险业、房地产、批发零售、机动车和摩托车修理、制造业等领域。拉已同奥地利、保加利亚、白俄罗斯、比利时、加拿大、中国、瑞士、捷克、丹麦、埃及、西班牙、爱沙尼亚、芬兰、法国、英国、希腊、克罗地亚、匈牙利、冰岛、以色列、意大利、韩国、科威特、立陶宛、摩尔多瓦、挪威、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新加坡、斯洛伐克、瑞典、土耳其、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签署投资保护协定。

著名公司

【著名公司】(1)“阿尔达利斯”啤酒厂(Aldaris):拉最大的啤酒酿造企业,有140余年历史。主要生产各种啤酒和无酒精饮料,年销售额近3800万美元。产品出口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2)“莱依玛”巧克力厂(Laia):拉最大的巧克力糖果生产企业,1924年建厂,年销售额3500多万美元。主要产品有:巧克力糖、巧克力糕点、奶糖、水果糖等。产品出口美国、德国、以色列、瑞典、瑞士、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国家和地区。

(3)“格林戴克斯”制药有限公司(Grdex):波罗的海三国制药行业的龙头企业,经营范围包括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生产多种药品,包括几种专利产品,其产品销售到50多个国家。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俄罗斯有子公司,在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4)拉脱维亚黑药酒公司(Latvijasbalzas),成立于1900年,现属于琥珀饮料控股集团,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酒精饮料生产商,旗下130多种品牌产品出口至全球170多个市场,名牌产品为里加黑药酒(RigaBckBalsa),由多种传统草药加入纯伏特加制作而成。

(5)富友联合食品公司(FoodUnion),是一家全球化的乳制品和冰淇淋制造商,总部设在里加,在拉脱维亚拥有里加牛奶厂、瓦尔米耶拉牛奶厂、里加乳业公司,还在爱沙尼亚、立陶宛、丹麦、挪威、罗马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建厂经营,产品出口至全球25个市场。该公司于2018年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建成日处理740余吨鲜奶、年生产能力近20万吨的乳制品加工基地,生产产品涵盖酸奶及新鲜奶酪。

(6)里加油漆涂料厂(RigaVarnishandPatFactory)是波罗的海最大的矿物漆和涂料生产工厂,成立于1898年,现为一家私营企业。该工厂生产的矿物漆以其环保、色正、抗菌等优良特性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现已被应用于北京大兴新机场1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域,并将应用于哈尔滨市老城区改造及新城区建设。

文化艺术:

语言

拉脱维亚语是拉脱维亚的官方语言,且为欧盟官方语言之一,与立陶宛语同属印欧语系波罗的语族,但彼此无法互通。拉脱维亚东部拉特加尔地区的居民通用拉特加莱语。关于拉特加莱语是独立语言还是拉脱维亚语的方言,现在仍然有争议。立窝尼亚人作为拉脱维亚的原住民族,则使用乌拉尔语系的立窝尼亚语,现今,拉特加莱语以及立窝尼亚语均得到了拉脱维亚法律的保护,在语言复兴者的努力下,使用立窝尼亚语的人口开始有小规模的增加。在冷战期间因为苏联的教育政策以及俄裔人口迁入拉脱维亚,拉脱维亚部分人口也通晓俄语。但是在拉脱维亚脱离苏联独立后,拉脱维亚语被确立为拉脱维亚唯一的官方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拉脱维亚语的比例在该国的多个地区均有上升趋势,而俄语则在非公民国籍政策下被视为外来移民所使用的语言而逐渐被边缘化。

宗教

拉脱维亚居民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基督教路德宗、俄罗斯东正教、旧教、浸礼教,根据2006年统计,拉脱维亚多数人信奉宗教,但是只有7%经常性参加教会活动。天主教50万人,路德宗新教45万人,东正教35万人。

饮食

拉脱维亚美食通常由农产品组成,大部分主要菜肴都以肉类为特色。由于拉脱维亚位于波罗的海沿岸,所以鱼也经常被食用。拉脱维亚美食也受到邻国的影响,如俄罗斯、立陶宛等国。拉脱维亚食谱中的常见的食材在当地可以找到,例如马铃薯、小麦、大麦、白菜、洋葱、鸡蛋和猪肉。拉脱维亚食物通常脂肪含量很高,并且很少使用香料。

豌豆和火腿通常被视为拉脱维亚人的主食。拉脱维亚人也食用酸模汤(英语:Sorrelsoup)。“Rupjaize”一种是用黑麦制成的黑面包,也是该国的主食之一。

拉脱维亚人也有饮用啤酒的传统,啤酒是拉脱维亚消耗最多的酒精饮料。首都里加自2011年起开始在五月末举行一年一度的“拉脱维亚啤酒节”,啤酒节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的啤酒爱好者和拉脱维亚和世界各地的数十家啤酒厂,吸引了许多游客。里加黑香脂(拉脱维亚语:RigasMelnaisbalzas)是拉脱维亚的一种传统酒类饮料,即里加黑药酒(RigaBckBalsa)最晚出现于1752年。

节日

军事体制

1991年8月23日开始组建军队,11月成立国防部。国防力量由陆、海、空军和国民卫队组成。2006年前实行义务兵役,2007年1月开始实行军队职业化。根据本人意愿,军队与士兵签署3—15年的服役合同。军队实力计划维持在5100人左右。在组建军队过程中,特别是2004年4月拉加入北约后,美、英、德、法及北欧国家为拉提供了培训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协助。迄今,拉已同40多个国家的军队建立联系,同近30个国家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从1996年4月起,拉军开始参加国际维和行动。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当地时间2022年7月5日,拉脱维亚国防部长帕布里克斯说,鉴于俄乌冲突期间拉脱维亚与邻国俄罗斯紧张关系不断加剧,该国将恢复义务兵役制。

交通运输:

公路

拉脱维亚铺面公路总长70645公里,其中国家公路20061公里,www.youxs.org。从拉脱维亚乘国际巴士可前往莫斯科、圣彼得堡、华沙、明斯克、塔林、维尔纽斯等地。货运市场有德铁信可(DBSker)、中外运敦豪(DHL)、得斯威国际货运(DSVTransport)德普拉快运(DPD)等国际公司。2020年,拉脱维亚公路货运量7507万吨,www.youxs.org。

拉脱维亚国家公路公司(LatvijasValstsCeli)成立于2004年,属于拉脱维亚国家,管理拉境内国家公路,负责融资、道路管理、组织公开招标、监管建设项目等。2020年,www.youxs.org,其中养护费用6510万欧元。

水运

拉脱维亚内河航线全长350公里。共有10个港口。3大港口为里加、文茨皮尔斯和利耶帕亚,均为全年不冻港。2020年,拉脱维亚港口货物量4490万吨,同比下降28%。其中,里加港货运量2370万吨,www.youxs.org,文茨皮尔斯港货运量1290万吨,www.youxs.org,利耶帕亚港货运量660万吨,同比下降10%。

铁路

全国公用铁路总长1860公里,与独联体国家使用相同铁路轨距(1520毫米),其中电气化铁路251公里。目前,拉脱维亚尚无高速铁路。拉脱维亚共有火车站152个(包括75个货运站,其中Skirotava和道加瓦皮尔斯为两个主要的货物中转枢纽站)。自里加乘国际列车可达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乌克兰基辅和敖德萨,并可经立陶宛和波兰到德国柏林等地。国内线路连通各主要城市。目前,定期出入里加的集装箱列车主要有:里加快车(RigaExpress,里加-莫斯科)、波罗的海运输(Baltika-Transit,里加-哈萨克斯坦-中亚,目的地有阿拉木图、阿什哈巴德、比什凯克、杜尚别、塔什干、赫拉特)、野牛(ZUBR,里加-明斯克-基辅-敖德萨-伊利乔夫斯克)、欧亚1(EURASIA1,里加-波洛茨克-阿克托贝-中亚)。2020年,拉脱维亚全国铁路货运量2400万吨,www.youxs.org。其中,国际货运量为2190万吨,同比下降45%;国内货运量为210万吨,www.youxs.org。

2016年11月,第一列中欧班列(义乌—里加)抵达里加。2017年5月,从里加始发、经哈萨克斯坦到中国喀什的首趟铁路货运班列开行。2017年10月,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里加—鹿特丹)抵达里加,开辟了中欧班列“东联西出”铁海联运新通道。2018年,武汉-里加、西安-里加中欧班列抵达里加。

空运

拉脱维亚现有里加、文茨皮尔斯、利耶帕亚3个国际机场。里加机场是波罗的海三国最大的机场,属于拉脱维亚国营机场,20家航空公司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提供100和70余条航线,包括波罗的海航空(airBaltic)、俄罗斯航空、白俄罗斯航空、挪威航空、波兰航空、土耳其航空、芬兰航空等。在里加机场办理货运的航空公司有RAF-Avia、AGHandlg、ProfiLogistiks、UPS、DHL、Tnt货运等。根据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数据,2020年,拉脱维亚里加国际机场共承运乘客201万人次,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中国与拉脱维亚没有直航,可以在赫尔辛基、维也纳、莫斯科、法兰克福、华沙、柏林、斯德哥尔摩、伊斯坦布尔等城市转机。2016年9月,中国民航局与拉脱维亚交通部签署了《关于航权安排的谅解备忘录》。

输油管道

拉脱维亚输油管道总长766公里,其中原油输送管道437公里,石油产品输送管道329公里。天然气输送管道1242公里。

社会福利:

民生

【人民生活】2022年,拉人均税前工资1373欧元/月,www.youxs.org。2023年,拉最低月工资标准为620欧元。拉脱维亚医疗条件较好,截至2020年,拉脱维亚全国共有60所医院、10045张病床、6941名职业医师、1305名医学领域专家、7957名高级护士。医院实行医药分开制度,药品供应正常,价格合理,药品销售监管严格。拉脱维亚实行强制医疗保险。根据拉中央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拉脱维亚平均预期寿命为: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2001年,拉脱维亚居民平均工资255美元/月,www.youxs.org,平均退休金95美元/月,最低退休金51美元/月。www.youxs.org。每千人拥有小汽车235辆、电话250部、手机265部。每千户有电视机1030台、音响240台(套)、电脑50台。城市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

医疗

截至2002年,拉脱维亚全国共有142所医院,1416个诊所,医生8134名,病床20655张。每万人有医生35名、病床88张。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教育

【教育】拉脱维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允许私人办学校。大学实行公费和自费两种制度。全国90%以上的儿童就读国立学校。拉现有职业学校55所,高等教育机构和学院53所。主要高等院校有:拉脱维亚大学、里加工业大学、拉脱维亚农业大学、波罗的海俄罗斯学院、拉脱维亚医学院、拉脱维亚海洋学院、拉脱维亚音乐学院、拉脱维亚艺术学院等。创办于1919年的拉脱维亚大学是拉建校最早的大学,现有14个院系,2008/www.youxs.org,教学科研人员993人。

媒体

【新闻出版】拉报纸和杂志主要用拉文和俄文发行。拉文报纸主要有:《拉脱维亚报》《日报》《独立报》《经济日报》《里加晚报》等。俄文报纸主要有:《今日新闻报》《电讯报》(周报)。英文报纸有《波罗的海时报》(周报)。

主要通讯社有拉脱维亚通讯社(LETA)和波罗的海新闻社(BNS)。拉通社成立于1920年,原为国家通讯社,1997年实行私有化,主要提供波罗的海三国新闻,用拉、俄、英三种文字发稿。波罗的海通讯社1990年成立于爱沙尼亚,于1992年在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成立子公司,主要提供北欧和环波海地区国家新闻,用拉脱维亚文、立陶宛文、爱沙尼亚文、俄文和英文5种文字发稿。拉有20多名驻外记者,主要在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美国、比利时等国进行采访报道。在拉现有100多名外国常驻记者,其中50余名来自俄罗斯各大报纸、通讯社和电视台,其他来自中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波兰、芬兰、丹麦、德国、加拿大等国。路透社、德通社和新华社在拉设有记者站。有50家全国和地方广播电台,分别用拉语和俄语广播。拉国家广播电台为公共电台,成立于1925年。

全国和地方电视台有58家。拉脱维亚国家电视台(LTV)是拉最大的公共电视台,成立于1954年。商业电视台主要有:拉脱维亚独立电视台(LNT)、电视三台(TV3)和电视五台(TV5)。另有59家有线电视台,BaltTV和TeliaMulti用户最多,可收看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波兰等国的电视节目。

体育

2017年5月19日,国际冰球联合会当天以55票赞成,52票反对,通过了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和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共同主办2021年世界冰球锦标赛的决定。两城是在击败芬兰坦佩雷市和赫尔辛基市后获得这一赛事主办权的。锦标赛预计在2021年5月7日至23日举办。

外交:

国策

【对外关系】恢复独立后,拉将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外交优先方向。2004年4月2日,拉正式加入北约;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12月30日,拉宣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拉特与欧元正式挂钩,汇率浮动不超过1%。2014年1月1日,拉正式启用欧元,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2015年上半年首次担任欧盟轮值zhu席国。在对外关系上,拉全力深化与欧盟、美国的关系。截至2021年,拉与19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拉关系

1991年9月12日,拉脱维亚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92年1月4日,中国在拉设立大使馆。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进口额2亿美元,www.youxs.org。中国是拉第21大出口市场和第7大进口来源地。拉出口商品主要是机械和电子设备、运输工具、金属制品、化工产品、木材及其制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金属制品等。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拉脱维亚直接投资存量1395万美元,拉对华直接投资存量420万美元。中国对拉脱维亚主要投资领域为通信行业、木材加工、建筑、电气设备、房地产和酒店餐饮。中资企业主要有:施丹兰公司、拉脱维亚华大智造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拉脱维亚子公司、通宇通讯(拉脱维亚)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数十家从事食品工业、银行业、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翻译、化妆品、木材加工、物流、房地产、机械和矿产生产的拉脱维亚企业已进入中国市场。

拉俄关系

1991年10月4日,拉脱维亚与俄罗斯建交。拉俄历史积怨深重,关系一直紧张。2011年,两国交流合作增多。2月,拉外交部国务秘书杰克马尼斯与俄副外长季托夫在莫斯科举行两国外交部年度政治磋商。3月,拉俄边界勘定委员会通过行动方案,计划2015年前完成勘界程序。4月,拉俄政府间委员会共同zhu席、俄交通部长访拉,与拉方共同zhu席、经济部长讨论拉俄政府间混委会日程。双方同意在2018年前修建一条连接里加和莫斯科的高速公路。6月,拉俄政府间混委会第五次会议在拉召开,主要议题是两国交通、边境事务合作。双方并签署了“现代化伙伴关系”宣言。10月,俄外交部发表声明称,拉对国内俄语人群歧视严重,国际社会应向拉施压,促其尽快解决“非公民”问题。12月,拉外交部声明称俄外交部发表有关历史文件违背事实,与双方共识相悖,不利于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拉总理称俄国家杜马选举显示俄仍缺失民主。拉外交部呼吁俄重视给予民众表达意见和不满并集会抗议的权利。

2022年4月4日,拉脱维亚宣布降低与俄外交级别,俄罗斯外交部就拉脱维亚降低与俄外交级别一事表示,将很快采取报复性措施。

当地时间2022年4月5日,拉脱维亚外交部表示,将驱逐13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关闭2个俄罗斯驻拉脱维亚的领事馆。

2022年9月13日,俄罗斯旅行社协会称,九个欧盟国家已停止接受俄罗斯人签发旅游签证的文件,其中包括拉脱维亚。当地时间9月19日起,拉脱维亚停止向俄罗斯公民发放申根签证,并禁止持有申根签证的俄罗斯公民入境。

拉欧关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拉脱维亚经济陷入困境。2009年1月,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会议决定从欧盟中期财政援助基金中支出31亿欧元,分3年支付向拉提供紧急财政贷款。同时,拉须采取一系列财政紧缩改革举措。2011年,拉顺利完成三年期欧盟援助贷款项目。拉计划于2014年加入欧元区,将于2015年上半年担任欧盟轮值zhu席国。2011年,拉总统访问立陶宛、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爱沙尼亚等国。总理访问英国、瑞典、丹麦等国。议长访问立陶宛、爱沙尼亚、瑞典、德国等国。

拉美关系

1991年9月5日,美国与拉脱维亚建交。拉美关系是拉双边外交重点之一。2011年3月,拉总统扎特列尔斯访问美国,分别会见美国副总统baideng、众议长博纳,并访问密歇根州和底特律市。7月,拉总理托姆布洛夫斯基斯对美进行工作访问,分别会见财长盖特纳及企业界代表。9月,拉总统贝尔津什访美并出席第66届联大。

波罗的海

2011年,波罗的海三国继续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在重大外交活动中采取统一行动。1月,波海三国财长在里加举行年度会晤。拉议长对立陶宛、爱沙尼亚进行正式访问,分别与立、爱总统、议长、总理会见会谈,强调加强三国合作的重要性。2月,拉总统对立陶宛进行国事访问,与立总统会谈,强调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双边合作的优先领域。爱沙尼亚总统对拉进行工作访问。4月,波海三国举行2011波罗的海军事演习。爱沙尼亚总理访拉并与拉总理会谈。7月,拉总统贝尔津什就职后首访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就能源、基建项目合作等交换意见。8月,波海三国与北欧五国外长在赫尔辛基举行年度会晤,拉外长强调八国未来应朝着政治团结、资源共享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9月,爱沙尼亚总统伊尔韦斯连任后首访拉并与拉总统、总理会晤。11月,拉总理托姆布洛夫斯基斯赴塔林参加波海三国总理会议,主要谈及波海三国及欧元区经济发展形势,并就波罗的海高速铁路项目交换意见。拉外长林克维奇斯赴塔林参加第十七届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12月,拉总统赴塔林与爱、立总统会见。各方就国际经济形势、quyuhezuo及地区安全等议题进行了探讨。拉总理与立总理会见,双方并签署了深化拉立双边关系的协议。

旅游资源:

景点

拉脱维亚主要旅游城市和风景区有:里加古城、尤尔马拉海滨、希古达和采西斯风景区、露天民俗博物馆、隆达列宫等。

中文名:拉脱维亚共和国

外文名:拉脱维亚语:LatvijasRepublika

人类发展指数:www.youxs.org(排名44,极高,2013年)

国家格言:”为了祖国与自由”

国土面积:64589平方公里

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sRepublika),简称拉脱维亚。国名源自民族语,意为“铠甲”、“金属制的服装”,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国界线总长1862公里,国土面积6458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www.youxs.org,www.youxs.org,夜晚平均气温11c。平均年降水量732毫米。拉脱维亚设有35个县和7个市,首都为里加。2022年,www.youxs.org。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货币:欧元

人口数量:www.youxs.org(2022年)

主要民族:拉脱维亚人

国庆日:11月18日

最大城市:里加

人均GDP:17459欧元(2021年)

水域率:www.youxs.org

首都:里加

主要城市:道加瓦皮尔斯,利耶帕亚

国家领袖:总统

时区:UTC+2(夏时制UTC+3)

国际电话区号:+371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