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历史悄然小拐弯

他许多看上去很莽的行为,其实更应该说是“奇”——抓准时机,出奇制胜。

西海郡是一定要占领的,慕容孝隽是一定要杀的。首先,慕容孝隽就在李世民必须剿灭的名单上。

李玄霸派出的探子打探了慕容孝隽所统率的部族情况,李世民知道慕容孝隽顶多只能凑出接近四千的青壮兵卒,收拢的慕容伏允残部老卒有一千人左右。

只有慕容孝隽的脑袋完整无缺,等到了慕容孝隽所在的部族时找盐和石灰腌制,等陛下回东都后送过去邀功。

队伍重新启程, 直接向慕容孝隽所建立的吐谷浑小朝廷部族前行。

天柱王和他带来的下属表情有些僵硬, 眼底藏着藏不住的忌惮。

但那又如何?

开不开打,是看能不能打赢。若李世民没有把握获胜,或者获胜后没有好处,他自然不会动手。

现在情况是什么?

慕容孝隽主动挑衅,他师出有名。

慕容孝隽带来的兵卒没有想过会打仗,军纪混乱,他能赢。

最后就只剩下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了——打赢之后有好处吗?

当然有!非常有!

慕容孝隽带来的骑兵虽然没做好打仗的准备,但看这些人的体格和神情就知道他们肯定是部族精兵。

如果现在剿灭这一千多精兵并把慕容孝隽斩杀在此,慕容孝隽的部族猝不及防失去了首领和超过五分之一精兵,且这五分之一的精兵还可能是伏允可汗残部老卒,西海郡的吐谷浑人一定会失去抵抗之心。

如果现在回去慢慢准备攻打西海郡,慕容孝隽可能会将部族精锐退到西海郡半荒废的郡城内,打着时间差修缮郡城,将来他要打的就可能是攻城战。

那要打下来就很困难了,只能慢慢围城打援,把慕容孝隽困死在西海郡中。

李玄霸与李世民最初商议的就是这样打法,先游说周围吐谷浑部落孤立想要“挟可汗以令名王”的慕容孝隽,然后和慕容孝隽慢慢拼消耗。

如果现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后的消耗就免了。

有危险吗?

有!危险在于天柱王会不会反水。

李世民看出天柱王有想让慕容孝隽和自己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的念头。如果自己杀了慕容孝隽,天柱王会不会把自己杀了,抢夺胜利成果?

沉思之后,李世民认为这样的可能性很低。

天柱王在河源郡,离西海郡较远。他不可能放弃河源郡,而他现在的实力和牧民数量又不允许他占领两个郡。

如果自己分给他一些白拿的好处,他不会冒险和大隋翻脸。

为了加大这个“奇策”的成功率,李世民立刻决定实行“围剿”战法,尽可能当着天柱王的面剿灭对方有生力量,杀鸡儆猴!

他命骑兵游走,将敌军往慕容孝隽身边赶,然后冲散敌军,又再次游走溃兵边缘,将敌军再次聚拢,就像是削萝卜一样,一层一层地将敌人“削掉”。

但李世民知道,他吃不下所有人。

虽然吐谷浑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在身边的人一个一个被杀死,只剩下很少的人后,这些人肯定会拼死一搏。

李世民只带了五百人,每个人都很珍贵,不能和他们换伤亡。

所以李世民在“揉面团”“削萝卜”时,也一直在观察剩余吐谷浑人的神态。

当看出这些吐谷浑人即将进入困兽之斗时,他就让骑兵把包围打开一条口子放这群困兽逃生,自己把慕容孝隽的命收掉。

把慕容孝隽留在最后杀,是不想让敌人过早溃散,不能对天柱王形成震慑;杀了慕容孝隽,困兽就没有斗志了。

这些算计都在电光火石间完成。李世民头脑风暴结束时,天柱王和慕容孝隽还在互相装腔作势。

对情报的掌控、对局势的预测、对人心的把握,促成了这次“奇袭”。

结局果然如李世民所料。

合掌,完美!

可惜阿玄不在,他都不知道找谁炫耀。

天柱王已经吓到了,他现在要给天柱王“细思恐极”的时间,不好向天柱王炫耀。

对下属炫耀,他有点不好意思,觉得有些破坏首领的形象。

李世民叹了口气。

天柱王打了个寒战:“李郎将,你为何叹气?”

李世民随口胡扯:“我带的人太少,跑了不少人,这次围猎有微瑕。”

天柱王:“……”你还真当围猎啊!

天柱王道:“他们会回部族。”

李世民笑道:“回到部族就不是被狩猎的野物,而是被圈养的牛羊,怎么能轻易杀害?也请天柱王约束一下下属,不要骚扰他们的牧民,以免造成混乱冲突,让我们的人白白受伤。已经到手的财物就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要爱惜啊。”

天柱王颔首:“我明白。”

他转头下令,让带来的人好好约束自己,不许哄抢,自己会分给他们好处。

特别是财物!那是李郎将的!谁敢偷拿就砍了他们的手!

天柱王此次带来的最大的刺头子都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会很乖。

李世民道:“那我就放心了。驾!天柱王,我们加快速度,别让他们跑了!”

天柱王赶紧挥动马鞭跟上。

罗士信一脸不满地跟在李世民的马屁股后面,用幽怨的眼神戳李二郎君的后脑勺。

周达放慢马的速度与罗士信并行,小声问道:“你怎么了?胜利了还一脸苦相。”

罗士信低声道:“哪有当将军的抢下属的人头。人都被二郎君杀光了,要我何用!我就没见过像二郎君这样自己亲自冲杀的将军!”

周达忍笑:“这下见到了。没办法,二郎君就是这样。”

罗士信深深叹了口气,失笑道:“我要更加努力!下次一定要赢过二郎君!”

周达笑着叹气。真是年轻气盛,罗士信这样,二郎君也是。

这么年少的人,本不应该上战场啊。

周达想起还和平的时候,心中刚打了胜仗的喜悦淡去不少。

……

天柱王和李世民来到西海郡时,果然慕容孝隽的部族还没有得到西海王已经被杀的消息。

那些逃窜的人大概是太过惶恐迷了路,再加上天柱王和李世民等人都骑着马,所以比他们晚一步。

李世民“奇策”的最后一步——狐假虎威达成。

以他五百骑兵,想要威慑慕容孝隽的部族,哪怕能打赢,敌人看着自己人数少,也会起“拼一拼”的侥幸心理。

而且自己毕竟是大隋人。留守的吐谷浑贵族不一定愿意跟随自己。

所以李世民将人都送给了天柱王,这就变成了吐谷浑部落自己内部吞并,自己只是“外援”。

再加上天柱王带来了五千人,声势浩大,留守的吐谷浑贵族自然没有了抵抗的心思。

反正他们到了天柱王手下仍旧是贵族,不过是换了个部落首领而已。

至于吐谷浑小可汗的心情,没有人在乎。

李世民退居“外援”地位,悠哉悠哉地清点财物。

他将财物都绑在了收获的牛羊马匹身上,实在是带不走的就送给天柱王。

天柱王哪敢收。他说先把这些东西记下,他换成骏马送给李世民,就当是李世民和他做生意了。

李世民感慨,天柱王人还怪好的。如果天柱王以后野心不大,他将来就封天柱王为大柱王好了。

蛮夷怎能称天?希望天柱王以后能自己识相一点。

李玄霸把衣服又加厚了一层,屋里燃起了炉火时,终于得到二哥快回来的消息。

“杀了慕容孝隽,灭了吐谷浑西海郡部落,缴获了许多牲畜财物,让我赶紧去接应?”李玄霸重复了一遍从乌镝脚下取下来的信。

他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着乌镝:“我二哥又冒险了?”

乌镝歪头。我只是一只小小金雕,妈你这么问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唉。”李玄霸摸了摸乌镝的头,“辛苦了,先去吃点好的。还要劳烦你再累一会儿,带我去接人。”

乌镝跳了跳:“啾啾!”

李玄霸看着乌镝鼓鼓的肚子,哭笑不得:“看来确实缴获了许多牲畜,你这肚子鼓的啊……”

他揉了揉乌镝的肚子,乌镝躺在桌子上,肚皮朝上任由李玄霸揉。

站在书架上闭目小憩的寒钩睁开眼,然后嫌弃地闭上眼。

李玄霸清点人手,迅速出发去接应李世民。

半日后,李玄霸看见了正在焦头烂额赶羊的二哥。

“阿玄救命!羊好难赶!”李世民大叫。

李玄霸看着浩浩荡荡的牲畜,瞠目结舌:“你缴获了多少。”

李世民道:“约有五万吧。”

李玄霸高声道:“多少?”

李世民苦着脸道:“其实原本是六万。途中实在是赶不动,就吃了一些,卖了一些,还……咳,走散了一些。我尽力了!”

李玄霸深吸一口气:“你带着五百人赶了五万头牲畜回来,这不是尽力了,二哥你是放牧天才!”

李世民的苦脸变成笑脸:“真的?好吧,我也这么认为。哎呀,累死我了。赶着这么多牲畜,我途中都不敢睡觉。”

李玄霸道:“赶紧回去睡觉,接下来……”

他看着密密麻麻的牲畜,脑袋都大了。

“二哥,你怎么不在信中写有多少牲畜?我该多带点人来。”李玄霸抱怨。

李世民笑道:“我这里只有五百人都能把牲畜赶回来,阿玄你随便带点人就行。”

李玄霸嘴角抽搐:“你只是想给我一点小小的震撼,看我笑话对吧?”

李世民干咳一声:“有这个念头。”

李玄霸深深叹了口气,派人回去叫支援。

兄弟二人一起赶了一个时辰的羊,张掖郡守骑着快马赶来。

“我的老天!真的是好几万的牲畜!”张掖郡守揉了揉眼睛,“李郎将,你真的把西海郡打下来了?”

李世民道:“如果天柱王按照约定离开,那么西海郡现在已经空了。我们需要立刻出兵。”

张掖郡守道:“交给我!我立刻为你凑出人来!”

这个功劳的汤水自己一定要喝一口!

李世民和李玄霸没有拒绝张掖郡守喝汤。

不仅张掖的官吏,附近其他郡的官吏他们也会分口汤。只有利益绑在了一起,他们才好更加肆无忌惮。

李世民回到家后,睡了整整三日才爬起来喊饿。

李玄霸见李世民三日没吃饭,先给李世民上肉粥。

李世民咕噜咕噜喝了一锅肉粥,又吃了一只小羊羔。

李玄霸不敢置信地打量二哥的肚子。他觉得二哥吃下去的食物体积是不是已经比他的肚子大了?

这不科学!

李世民吃饱睡足后,才对两个弟弟滔滔不绝炫耀自己这次战果。

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考量,并让李智云好好听好好学,将来争取早日独领一军。

“真是累死我了。”李世民打着饱嗝道,“打仗真累。一想到天下这么大,不知道还要打多少仗,我就累得不想动弹。”

李玄霸吐槽:“你现在这么说,等有仗打的时候,你还不是冲得最快?而且我觉得你打仗没有太累,累的是赶羊。”

李智云已经听呆了:“好厉害,原来二兄这么厉害,太厉害了!”

李世民敲李智云的脑袋:“什么叫‘原来二兄这么厉害’,我一直都这么厉害。”

李智云道:“但是以前二兄没有用五百人赶五万只羊!”

李世民笑容淡去:“我的辉煌战绩不需要这一笔。”

李玄霸和李智云皆大笑。

李世民先装出恼羞成怒的模样,看着弟弟们笑得停不下来,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以后还是得把阿玄你带在身边。哪有我一个人把打仗后勤一把抓的道理。”李世民道,“总得有个人帮我督运粮草,清点战利品。”

李玄霸道:“这可不能怪我,是你自己太过突然。”

李世民得意道:“那没办法,战机难得,时不再来,必须迅速出击。”

李玄霸叹气:“是你的个性。不过士信在我这里告了状,说你总是拼杀在最前面。寻到战机之后迅速出击很正确,但主将总是拼杀在最前方,你……”

李世民捂耳朵。不听不听,阿玄念经。

李智云笑得跌到三兄膝盖上打滚。

李玄霸切换心音继续“念经”。

亲自拼杀确实很帅,但现在身上受的伤都是老了受的罪。别人的敬仰比不过你自己的身体,想想母亲和嫂子得知你冒险会有多担心,你身上任何一道伤口都是割在她们心上巴拉巴拉。

李世民捂着耳朵两眼无神,决定明天把罗士信拎到校场揍一顿。

区区一个小将,居然敢告本将军的状,胆子肥了你!

李智云附在李玄霸耳边小声道:“士信会被恼羞成怒的二兄揍吗?”

李玄霸更正:“是切磋。”

李智云捂嘴笑:“我要去看。”

李玄霸也微笑:“好。说不定二哥还会输呢。”

李世民化身尖叫鸟:“绝对不可能!”

罗士信知道自己告状后,二郎君肯定会来找自己麻烦,所以早早去了军营中居住。

得知二郎君来了之后,他一副“果然如此,郎君小气”的表情。

李世民气笑了。

两人拿着木棒噼里啪啦打起来,李智云在一旁吃肉干。

我一条,乌镝一条,寒钩一条,我一条……

至于李玄霸,自然在苦哈哈地加班。

二哥累完之后,就轮到他劳累。

兄弟二人分工合作,总有人能有休息的时间。

……

李世民带着五百人平定西海郡的事传到了洛阳的时候,李渊和杨暕刚打了一场胜仗。

杨暕亲自上了战场,身上盔甲还没脱去。

他擦了擦脸上的血,打开木匣子看了一眼人头,笑道:“真是好消息。没想到把大雄外放镇守张掖,还误打误撞弄对了。”

李渊感叹道:“没想到吐谷浑人的消息这么灵通,中原一乱起来,他们又反了。唉,带着五百人去攻城,大雄这胆子……唉,大德怎么不劝着……唉……”

李玄霸和张掖郡守所上书的战报,自然是吐谷浑人贼心不死,伏允可汗的大忠臣慕容孝隽趁着大隋皇帝亲征高丽反隋,正在准备阶段时被天柱王告密,虎贲郎将李世民带着五百精兵连夜奔袭西海郡,出其不意斩首成功。

大隋风雨飘摇,蛮夷蠢蠢欲动,幸亏有大隋少年虎贲郎将一战定乾坤,威震西域!

李渊又是自豪,又是担心。怎么只带五百人?多带点人啊!立功虽好,你自己才最重要!

老父亲的心头担忧极了,都不敢把这件事告诉自己夫人。

杨暕道:“杨玄感意图退兵,把这个好消息一同告诉父皇。”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长叹:“父皇,该放弃征讨高丽了。”

李渊道:“陛下得知杨玄感叛乱后,肯定会立刻退兵。我只是担心陛下退得太急,让高丽人占了便宜。”

杨暕犹豫:“应该不会。父皇从当皇子时就经常亲征,又是老将领兵,大军进退肯定很稳妥。”

李渊心道,那可不一定。

杨暕又犹豫了一会儿,道:“我们是不是该出兵追击杨玄感,以免杨玄感北上涿郡惊扰父皇?”

李渊道:“洛阳守军不多,杨玄感叛乱时又有许多民贼同叛,洛阳若守备空虚,可能会引来其他贼寇攻击。陛下那里有百万大军,杨玄感只是乌合之众,一击即溃。我们只需要守好洛阳。”

杨暕道:“也是。守住洛阳才最重要。唉,我真希望他下一站去大兴。”

李渊道:“他不敢。高公在大兴。”

杨暕笑着叹气:“是啊,高公在。”

大兴城中,高颎与大兴留守卫玄正在下棋。

卫玄笑道:“恭喜高公,李二郎君五百骑兵破西海郡,名师出高徒啊。”

高颎摇摇头:“哪可能五百骑兵就能破城?二郎大抵是诱敌出城,斩了慕容孝隽的脑袋,让敌军不攻自散罢了。”

卫玄道:“无论用什么计谋,李二郎君只带了五百郎君就剿灭了伏允可汗残部,为大隋夺回了西海郡,这是事实。高公可别谦虚了。”

高颎失笑:“也是,这么大的功劳不该谦虚。”

卫玄感慨道:“唐国公在洛阳击败杨玄感,李二郎君又为大隋镇守边患。父子二人合在一起,堪称对大隋有再造之功,真是大隋的镇国功臣啊。”

高颎捏着棋子的手微微一抖。

他严肃道:“卫尚书,此话不可乱说。大隋只是有了一点小叛乱,大体仍旧是繁荣安定的,何谈‘再造’‘镇国’?若你的话传到陛下耳中,你和唐国公父子可能都会被怪罪。”

卫玄叹气:“是我失言了,高公。”连最为耿直的高公都被陛下逼成这样了吗?这天底下可还有敢对陛下说真话的人?

卫玄转移话题:“杨玄感会攻打关中吗?”

高颎淡淡道:“他不敢。”

大兴九年七月,杨玄感试探地攻打了几次洛阳,见洛阳防守森严,难以攻克后,立刻北上涿郡,试图截断征讨高丽的隋军粮路。

在李密、李子雄的建议下,杨玄感绕过屈突通驻守的河阳渡口,沿着黄河往西行军,到达民乱最多的齐郡,招揽当地民贼共同抗击大隋。

齐郡郡守被民贼牵制,杨玄感顺利渡过黄河。

与此同时,杨广也仓皇下令从高丽退兵,命宇文述、来护儿由水陆两路迎击杨玄感。

杨玄感抵挡不住,眼见溃败在即,杨广突然下令宇文述和来护儿回援。

民贼不知道什么时候绕到了杨广后方,偷偷捡走了隋军丢弃的装备,竟把杨广所在的涿郡围了!

天柱王此次来西海郡带了五千人。其中两千是青壮骑兵, 剩下三千有下属,有仆从,有美姬, 负责后勤和伺候权贵。

慕容孝隽带来的一千多骑兵看着人数少,但他只带来了青壮精锐,只论能打仗的精锐人数没比天柱王少太多。

怕什么?我又不会转过来把你也屠了。

李世民当然不是喜怒无常一时兴起,鲁莽行事。

但他还是对李世民突然翻脸的行为心有余悸。

周达和罗士信带着将士打扫完战场, 把耳朵分了分,之后再算功劳。

李世民只带了五百精锐, 路上依靠隋朝驿站和城镇的补给,一个后勤人员都没有带, 自己押送干粮和礼物。

等李世民到达天柱部落后,就吃天柱王的用天柱王的。这次来青海, 他的补给也是和天柱王混在一起。

你有这本事, 还和我称兄道弟说什么联合?你这是杀鸡儆猴吧?!

他们所做的事都符合逻辑和人设。李郎将是怎么回事?刚刚还笑着说慕容孝隽要和他们一起狩猎,怎么就突然开屠了?而且以李郎将的聪慧,天柱王不相信李郎将看不出慕容孝隽并没有开战的意思,只是随便找个借口和自己讨价还价。

天柱王捏着缰绳的手心全是汗。

李世民看出天柱王的忌惮,微笑着没有去打扰天柱王在那担惊受怕。

李世民虽然告诉天柱王自己之后会攻打慕容孝隽。他支持天柱王自立,就是以天柱王部插手支援慕容孝隽为交换。但天柱王所猜测的是李世民之后会率大军来西海郡。他希望最好隋军和慕容孝隽两败俱伤,自己好轻松获得渔翁之利。

谁能猜到这个平时表现十分活泼善良,连对卑贱的牧民都会微笑着说话的少年郎,居然一言不合直接把慕容孝隽屠了?

在这,刚见到慕容孝隽,李世民就在观察慕容孝隽所带兵卒的数量和装备情况。

确实如天柱王所想,李世民在看见那些兵卒混乱的队列,就知道慕容孝隽只是虚张声势,没有真想打的意思。

天柱王头皮都麻了。

他在战场上拼杀多年, 见过无数血腥场景,自己也不是什么良善人,杀人取乐的事也做过。他的属下中也有很多心性残忍暴虐, 吃过人肉的都不少。

看李世民的人员配置, 天柱王料定李世民没想过打仗,才放心把李世民带来威慑慕容孝隽。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