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第 203 章 这里吵架那里舞

这些地,李玄霸都用均田制与附近在河道旁建屋耕地的农人置换。

因为勋贵世家占据了几乎所有的灌溉好地,隋朝虽然用均田制给农人分了田,但这些田不好灌溉,难以耕种。

河道两旁枯水期裸露出来的地在平时有很好的灌溉条件,但夏秋洪水一来,这些农人的房屋和田地全部都会受灾。

既然是母亲派亲信来让他回宫,李玄霸相信李渊是真的病了。

他回到皇宫拜见探望李渊。李渊之前在寻找他,现在却不肯见他。

李玄霸就每日在宫殿门口晃悠,以表示自己真的很孝顺。

就算朝廷不在乎百姓的死活,强制百姓迁徙。百姓没了活路,可能会上山当贼寇,也可能卖身给勋

贵世家当佃农,不仅影响了治安,也减少了税收。

一个正常的朝廷是很不希望百姓暴|动的。

李玄霸现在用灌溉条件上等的田地和河道两旁的百姓换地,哪怕他用一换二换三,百姓们都挤破头了愿意换地。

李玄霸手头的地才出了三分之二,他想疏通河道所需要的地就已经全部到手。

“整个关中平原的好地估计都在勋贵世家手中了。”房乔叹道,“怪不得关中平原养不活大隋西京。那群人真不是东西。?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李玄霸用胳膊肘撞了一下京兆杜氏的杜如晦:“玄龄骂你呢。”

杜如晦翻白眼道:“要不要查查我家的地?我看他是在骂你,你这个晋王殿下难道不是京中最大的勋贵?”

李玄霸道:“那我们还是等二哥回来,把二哥骂一顿吧。他这个皇帝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

李玄霸习惯性地和杜如晦、房乔瞎逼逼,旁边青云直上入主中书省的魏徵把毛笔“啪”的一声拍在桌上:“你们究竟还干不干活了?谁说的这些文书今日必须发出去?!”

房乔兜着手道:“就算再忙,说句话的时间还是有。”

杜如晦点头:“你何必这么暴躁?难道在主公面前也这样?你这是不敬啊。”

李玄霸道:“朝廷是排资论辈的地方,你这个新来的少说几句,不尊重前辈和上峰。”

魏徵:“……”虽然李三郎是他的伯乐,但他有时候真想用剑鞘抽李三郎几下。

房乔、杜如晦、李玄霸三人你一言我一语“霸凌”魏徵,还把最繁琐的工作全推给魏徵,美其名曰培养朝堂后辈。

魏徵忙拉拢薛元敬和薛德音两兄弟,与这三人对抗。

可惜薛收刚回长安,就跟着李世民去草原了,不然他们就是四对三。

李靖回来参加李世民的继位典礼,顺便述职。

大唐文武不分家,朝堂太忙,李玄霸把李靖也拉了进来。

可惜长孙无忌连长安都没回,直接去草原寻找李世民了,不然他也是个好苦工。

李靖见职场险恶,吓得赶紧称病。

他打下了江南半壁江山,如此劳累,现在还不能病一病吗?

李玄霸准了李靖的病假,然后一群人带着文书来李靖家里处理公务,继续吵架、霸凌、党争。

李靖:“……”

怪不得魏徵老骂晋王殿下,晋王殿下就是朝堂毒瘤!

李玄霸不仅抓了李靖当苦力,他把老师们也抓了苦力。

特别是心灰意冷的裴世矩。

他不知道高老师他们还能活多久,但知道裴世矩的寿命。现在不赶紧把裴世矩用起来,将来多遗憾啊。

虽然裴世矩在草原上的策略都是拾长孙晟的牙慧,被长孙晟私下嘲笑画虎不成反类犬。但裴世矩对朝堂人心的了解,和对朝廷规章制度的熟悉,是朝臣中的佼佼者。

高老师等人毕竟已经退居二线编书很多年,政务有点生疏。裴

世矩是能在隋炀帝弄出那一堆烂摊子时也能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人才。

其实昏君暴君身边的奸臣佞臣大多都很能干,不然无法在粉饰太平的前提下把昏君暴君伺候得舒舒服服,青云直上。

所以有些大臣在昏君暴君那里是奸臣,跟随了明君就是贤臣。

裴世矩就是这样的人。

李玄霸用一句一句的“裴老师”把裴世矩捧了起来,裴世矩叹着气回到了朝堂,并主动撸起了袖子,成为对抗想要倚老卖老的隋朝旧臣的先锋。

因为李世民这次平定天下的动作太快,苏威没有投奔太多人,而是在直言进谏被杨广冷落后,直接成为了大唐的臣子。

他可骄傲了,认为自己是以大隋贤能老臣的身份进入大唐朝堂,怎么也该给个三公当当。

高颎还在想着怎么压一压这个给一点颜色就灿烂的老友,免得苏威晚节不保,裴世矩就一个大逼兜糊了过去。

两人都是隋炀帝的宠臣,都知道彼此的黑历史。裴世矩和苏威在朝堂上吵起来的时候,朝堂上的隋朝老臣都不敢说话,因为他们俩在抖对方黑历史的时候,把隋朝旧臣的黑历史顺便也抖了出来。

众所周知,昏君暴君都喜欢搜集朝臣的小道消息,疑心病特别重。裴世矩和苏威就曾经在隋炀帝身边掌握第一手的消息。

虽然这些消息不致命,但丢脸。

以前朝臣们故意用丢脸的消息转移杨广的视线,免得杨广抓到他们致命的地方。

现在他们没有了危险,来到了一个新王朝的朝堂,就不想自己的丢脸往事被其他人抖出来了。

裴世矩和苏威吵架,隋朝本来想倚老卖老的旧臣被两人在武德年间不讲武德的王八拳,误伤,纷纷撸起袖子“群殴”这两人。

李渊生病,李玄霸监国。为了让朝堂更正式一点,李玄霸还请出了母亲垂帘听政。

窦慧明在帘子后面扶额:“朝堂秩序是不是太乱了?”

李玄霸笑道:“热闹点才好。等二哥回来看到如此有活力的朝堂,一定很高兴。”

窦慧明伸出手指在李玄霸额头上弹了一下:“你就是坏心眼。”

李玄霸摇头辩解:“这和我可没关系,是裴老师的主意。裴老师从突厥那里吸取了教训,知道要分裂突厥,该扶弱抑强。所以他就在朝堂上先试试。”

窦慧明笑着叹气:“让朝堂不变成铁板一块,二郎才好做事是吗?”

李玄霸点头:“裴老师真的很厉害。我怀疑他针对突厥的计谋并不是真的不懂,只是因为杨广想要战果,所以他才急功近利。”

长孙老师的计谋只是把突厥分裂成几块,突厥仍旧存在;杨广所希望的却是灭国之功,所以裴世矩选择挑拨突厥中的强者灭掉弱者,以达成杨广所希望的“灭国之功”。

后者实际上是帮突厥统一,但明面上杨广灭掉了某个突厥部落,让突厥可汗来洛阳陪他看歌舞,十分有面子。

朝堂上在吵没营养的架,在他

们吵出结果前,大概是不会说正事的。

让他们吵架也是整顿朝堂的一环??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李玄霸让朝臣们继续吵架,和母亲说起草原上的事。

草原贫瘠,只能逐水草而居,中央王朝很难在草原建城,像在中原那样直接统治。

自商朝起,中原王朝对暂时还不能直接统治的地方,都采取羁縻统治,即地区自治,自治首领向中原王朝的君王称臣,随同中原王朝作战。

窦慧明虽然已经很多年没有思考过朝政上的事,但她很聪慧,儿子一说,她就明白了。

窦慧明叹息道:“怪不得你和二郎说向突厥称臣者杀。中原王朝向突厥称臣,就是突厥人对我们羁縻统治了。”

李玄霸点头:“是这样。对许多人而言,无论向谁跪下,只要自己能当皇帝,都无所谓。但对一个王朝而言,开国皇帝立国太软弱,可能对百姓而言不是好事。”

窦慧明笑道:“管他们怎么想,你和二郎最厉害,你们说了算。”

李玄霸也笑道:“母亲说得对。”

窦慧明唏嘘:“听你说起草原,我想起舅舅以前说要带我去草原骑马。”

李玄霸道:“这简单,等二哥回来,让他带母亲去草原骑马,说不定还能召几个突厥可汗给母亲跳舞。”

窦慧明差点笑出声,赶紧把嘴掩住。

李玄霸不是开玩笑。既然母亲想去草原,为何不能去?而且突厥人被长孙老师离间一次后,可能会特别忌惮从中原王朝来的使臣。以后的草原外交,恐怕还是要落到女眷身上。

联姻是封建王朝避不开的事,想要“不和亲”还要让羁縻统治的地方与中央联系紧密,那就得等现代社会了。

联姻和联姻之间又有区别。

如厉害的隋朝的公主和清朝的公主,是能左右所嫁部族统治的;而有的和亲,就只是把皇族的女子当礼物送人而已。

这些事,等二哥打服了突厥,再思考统治草原的事。

但只要涉及女眷,母亲比自己和二哥更了解后院,肯定有更好的建议。

李玄霸和窦慧明说起草原的事时,突厥可汗还真的在跳舞。

不过不是李世民看突厥可汗跳舞,而是李世民和几个突厥可汗一起围着火堆跳舞,这几个与李世民一起载歌载舞的可汗中,还有李世民的手下败将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在原本历史中,本该在今年病逝。

结果中原的水土养人,他和本来尊号也应该是处罗可汗的弟弟阿史那·俟利弗设都没生病,还被杨广养胖了。

两人回到了草原,现任的东|突厥可汗颉利可汗自然不肯将可汗之位还给兄长。

始毕可汗和弟弟阿史那·俟利弗设的处境十分尴尬。

这时候李世民及时赶到,嘴上说着“你是我送回草原,我这人最讲义气,你的事我管了”,拍着胸脯要帮始毕可汗和阿史那·俟利弗设夺回一部分牧民和牛羊,在水草丰美的地方重新建立部落,仍旧称可汗。

草原这么大,你颉利可汗也占不完,多几个可汗又怎么了?大家都姓阿史那,都是“可汗家族”成员,可汗之位大家都有份,不要争权,看我“义薄云天”李世民来给你们分饼子!

这时候李世民也不当什么“战无不胜□□”了,我“义薄云天”重出江湖,路过的都给个面子!

始毕可汗知道李世民的目的是削弱草原,但无所谓。

人都自私,他若死了,哪个弟弟当可汗都无所谓,只要突厥继续强盛就行了。儿子如果没本事,拿着自己留下的牛羊牧民,另寻一个地方当个小可汗就行。但他还活着,就不可能甘为人下。

至于突厥统一,看咄苾那模样,也不是个能统一突厥的人。

既然突厥不可能统一,他为自己着想有什么问题?

阿史那·俟利弗设比始毕可汗更积极。

始毕可汗余威犹在,颉利可汗不好做得太过,所以送给了始毕可汗一些牛羊牧民。

阿史那·咄苾当可汗之后,始毕可汗的两个儿子阿史那·什钵苾和阿史那·结社虽然年幼,但颉利可汗为了彰显自己对侄子的照顾,分给他们不少牛羊牧民。现在这些东西都归了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虽然没有回到东|突厥可汗的位置,但整合两个儿子手中的势力后,他也算个较为强大的东|突厥部族首领了。

颉利可汗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始毕可汗还要回来,他就不会给侄子这么多东西。

俟利弗设也有儿子。他被俘虏后,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可汗,颉利可汗追究他保护突厥王帐不利之罪,再加上他的儿子软弱,颉利可汗夺走了他大半牛羊牧民,儿子自己都过得紧巴巴的,还等着他回来救济。

俟利弗设十分干脆地投靠了李世民。如果不能在草原上占据一席之地,他宁愿归附唐朝,为李世民打仗,在朝中当个将领。

李世民麾下有不少前·蛮夷,别说突厥人和吐谷浑残部,连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高丽人都有。李世民对这些人一视同仁,有功一样赏。

自己好歹是突厥人中难得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在唐朝混个官做应该还是容易吧?

如果不能在草原上作威作福,同样都是夹着尾巴做人,草原艰苦,不如在大唐享福。

看到自己两个儿子苦哈哈的模样,俟利弗设心态崩了。

颉利可汗是个暴躁性子,好大喜功。他的两个哥哥都被李世民俘虏,自己又在黄河河畔被李玄霸吓退。在李世民和李玄霸兄弟二人那里吃的亏,颉利可汗就要从周边找回来。

他打着统一东西突厥的旗号连连用兵,又赠送给中原反王马匹和兵器,以炫耀自己的武力。

与中原王朝一样,突厥人征战也需要横征暴敛。

东|突厥所统治的小部落不堪重负,对颉利可汗怨言颇多。始毕可汗和俟利弗设回草原后,以“与大唐交好”“将来不会再征战”“大唐还要开边贸”为诱饵,吸引了不少部落首领偷偷前来拜见未来的大唐皇帝。

草原难得的文化人俟利弗设说,现在不讨好李世民,将来李世民当了皇帝,他们想讨好就难了。如今他们归于李世民麾下,叫“元从”,是“从龙之功”,将来荣华富贵享用不尽,晚年如果在草原待不下去了,还可以去中原再领一份俸禄养老。

他们拜见了李世民后,李世民也笑着道:“你们服从颉利可汗的时候,不也是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听从颉利可汗的要求?这和归顺大唐有什么区别?颉利可汗只会压榨你们,我大唐强盛,中原繁荣你们都听说过。他能给你们的我都能给,我能给的他自己都享受不到。你们要认个大可汗罩着你们,不如认我当这个大可汗。”

在原本历史中,一心想为大隋复国的文化人俟利弗设,为了自己和儿子能吃饱喝足不饿死,完全变成了李世民的狗腿子。李世民说一句,他附和一句。

“没错,我这次去了江南,见识到了中原王朝的繁华,才知道这可汗真没什么好,不如给大唐打仗。”

“丝绸随便穿,果子随便吃,连冬季都有新鲜水果,想不到吧?”

始毕可汗都看不下去了,让弟弟矜持点。

俟利弗设叹气道:“我被主公俘虏后,咄苾将我的妻妾收为己用,驱逐了我的儿子。我不是不想矜持,但我现在得养活我一双儿子。哥,但凡咄苾给我一点活路,我能这样吗?”

始毕可汗叹气。

他当可汗的时候,弟弟们都挺和睦。现在一涉及可汗之位争夺,兄弟都不像兄弟了。

始毕可汗找到李世民抱怨自家兄弟不睦的痛苦。

李世民叹气道:“都是这样。李建成好歹只是不自量力,想抢我的天下才与我兵戎相见。我曾经有个叫李元吉的弟弟,谁都没惹他,他就是要对我们痛下杀手,我都怀疑他是不是被什么魔鬼附身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理解你。”

始毕可汗与李世民促膝长谈,抵足而眠,第二日便拉着李世民的手不放,说相见恨晚。

今日篝火燃起,又来了一批小可汗拜见李世民。

长孙无忌和裴行俨坐在石头上看李世民与突厥人载歌载舞,两人的表情都很木然。

薛收疑惑:“你们怎么不跟着去跳?不能把所有事都压在主公一人身上,不然带你们来何用?”

裴行俨木然道:“带我来不是打仗的吗?”

长孙无忌:“我不是才该站在李二郎的位置,和突厥人针锋相对吗?”

薛收无奈:“好像这不是针锋相对吧?他们都是失意之人,在颉利可汗那里过不下去,所以来拜见主公,寻求大唐的庇佑很正常。你们应该帮助主公,怎么能在这里躲懒?”

裴行俨闭上双眼:“我堂堂两朝勋贵,怎么能和突厥人手拉手跳舞?”

长孙无忌使劲点头。

薛收道:“但长孙将军当年不就是和突厥人一起打猎跳舞?裴守敬就罢了,长孙辅机你真不像长孙将军。”

他指向另一边,长孙康宁正和突厥人的女眷们一起唱歌拼酒。

“你妹妹倒是很像你父亲,你这个兄长不羞愧吗?”薛收嫌弃道。

长孙无忌:“……”

他默默地站起来,冲到篝火旁,拉起李世民的手就开始跳。

李世民:“???”你发什么疯?

要和我斗舞吗?好啊,我绝对不会输!

李世民高喊:“把我的琵琶拿来!辅机你别嚣张!我们来斗琵琶!”

长孙无忌:“???”为什么我要和你斗琵琶?

长孙康宁拉着已经完全记不得李玄霸是谁的宇文珠跑来:“好呀好呀,阿兄你一定要赢!”

长孙无忌:“……”行吧,斗都斗,谁怕谁。我绝不辜负我父亲之名!!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窦慧明来看了一次,叹了口气让李玄霸回他自己的宫殿去住,别把李渊气死,白白担了不孝之名。

窦慧明问道:“你和他说了什么?他居然会气病?”

受牵连的人也给了“赎罪钱”。

李玄霸没有要金银财宝,而是盯紧了他们的地。勋贵世家占据的灌溉好地,被李玄霸拿了近五分之一充公。

李玄霸说了要“公正”,就算这些勋贵世家已经服软,直接参与此案的人仍旧需要获罪。

李玄霸在城外待了几日,母亲唤人让他回宫,说李渊病得厉害。

李玄霸道:“没说什么,就说他没用,自己当不了皇帝还想抢二哥的皇帝,后世人都不会认可他。说不定会把他从帝庙中移出去。”

窦慧明嘴角微抽:“你真是能说……不过他也没必要因为一个假设生你的气。唉,他年纪大了,器量倒是小了。”

李玄霸答应后,一边处理政事,一边继续监督建园子。

李玄霸以“二哥很仁慈,建国之初,不想大动干戈”为由,除了提供了兵器与和突厥联络的人处死,其余人都是举家流放,财产充公。

他早早就盯紧了这些人的产业,把账本都做好了,导致他们没办法将财产转移给宗族。

勋贵世家的宗族见到李玄霸带人抄家时,眼睛都气红了。

窦慧明还叮嘱李玄霸,如果李渊气顺了要召见他,先等自己过去再去见李渊。

虽然李渊以前没打过李玄霸,但现在的李渊已经不是以前心疼孩子的郎君。窦慧明担心李玄霸这副身体,经不住李渊的责打。

再者他们的耕地挤压了河道,大量泥沙淤积在河道中,洪水一次比一次猛烈,河道也一次比一次狭窄。

朝廷想要修建水利疏通河道,可以修建工程的地方也被百姓全部占据。法不责众,很难将这些百姓全部迁徙。

又等了一旬,在李玄霸抓了该抓的一半人进大牢后,这次涉案的勋贵世家终于相信李玄霸是真的不给他们面子,便一一服软了。

每个涉案的勋贵世家首先都推出了一个首恶。

李玄霸在面子上过得去,窦慧明便不再要求他其他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