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掌家福运小娇娘》
掌家福运小娇娘

第265章 全国推广

不给办?给你脸了!没看太子都和和气气的没官威呢,你一个七品小官,还想抖起来咋地?

户籍很快就办好了,乔叔也是记性好,一张张看过,满意的点了点头,

“您辛苦了,若是有时间,来山寨做客,我们打山货款待您。”

“这真是闻所未闻啊,孤这就上奏父皇,真是大喜,大喜事啊。”

“等一下,我家侯爷的奏折上还有一事,皇上可有批示?”

她知道,政务基本都是这位在办,问他其实是一样的,

“哎呀,真是好香哟,”不等给他盛到碗里,就自己先舀了一勺,放进嘴巴里细细地品尝起来,

“软糯又透着筋道,满口余香啊,真是好米,不要菜也能吃三碗。”

“这是安平县的,就是奏折里那个七十斗的,”

云苓重点咬了一个七字,三个月前就告诉他们了,如果那会得到重视,现在很多地方都能收了,本来就误了一季,上报产量还不信,现在信了吧,可农时误了,一切只能等明年了。

“夫人,这种米只能淇县种吗?还是别处也行?”

主簿大人急了,不等太子发话,自己先问上了,

“稻谷喜水,其实旱地也能种,只是没有水地长得好,具体情况要具体地看,不能一概而论。”

因地制宜没学过吗?这四个字指的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后来才成了教育名言。

“毅儿,叔实心问问,这个法子能不能在全国推广?若是成了,你们就是大新的功臣啊,百姓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是啊,这个时代人口不多,如果亩产能保持这个水准,确实不会饿肚子了。

“推广是没问题,可这种子钱不便宜,朝廷不能吃白食。”

淇县是自己的封地,亏就亏了,以后税收能弥补,别处就跟她无关了,尤其是北部,人又凶,地又薄,可偏偏山地多,造田运动躲不过去啊。

“那是当然的,也不能白辛苦,这些日子你们就是户部官员,俸禄必须有一份,至于种子,该多少就多少,绝对不会亏欠,”

他很想问,南诏当时出的什么价?云苓似乎看穿了他,笑着说道,

“当初给南诏二十文一斤,咱们是自己人,就折半好了。”

太子高兴得不知说啥好了,市面上的稻谷也卖到八文了,产稻的涿州都卖到了六文,这可是种子诶,味道也比那些好,真是良心价。“

“那什么时候可以干呢?是不是越快越好?”

云苓撇了他一眼,笑了,

“种田讲究农时,殿下不知道吗?况且,很多地方种了冬小麦,再过一个月也该收了,农人这个月最忙,哪有时间去造田修水库?等到今年冬天吧,水利工程都在农闲时干。”

“那,那不是耽误了?”

呵,现在知道耽误了,早干啥去了?

“没办法,收了麦子要种番薯,紧接着又要栽种小麦,百姓有血有肉,他们也会累呀,时间上也倒腾不开。

没有多余劳力,就是这个时代的疼,生产工具落后,妇女也顶不起半边天,毕竟生理构造不同,重活干不动。

虽然遗憾,可太子也明白了,农时误不得,只能作罢,不过,他还有第二件事,那就是即将可以栽种的番薯。

“上次就大丰收了,这种食物虽然比不上稻米和小麦,可它产量高啊,自从有了它,京城周边都没有饿殍了。”

哪一年乱坟岗不倒下一批,今年奇怪了,捕快都没发现一具尸体。

“种红薯最关键就是育苗,户部上次都看了,你们没有安排吗?”

“安排了,我们也育了不少苗,可临行前去看过,好像有点蔫蔫的,不知能不能成活?”

好吧,话里话外就想叫她去,可她实在不想动啊,威胁没有解除之前,她是不想离开侯府的,毕竟她也有想护着的人。

“只要按照我教的剪苗,应该是没问题的,等过些日子,我会去京城一趟,到时候去看吧。”

这边不光有番薯,还有甘蔗的种植,不管怎样,都得紧着自己的地盘吧,毕竟这边富裕了,他们的日子也好过。

太子一拍脑袋,一副刚想起来的样子,

“瞧我这记性,肯定得办呀,都是侯府的人,没户籍像个啥?孤这就给县令写信,着他尽快办理。”

听他打官腔,乔叔也没多说,

“就这些了,要是有漏的,就请侯爷来办。”

“呵呵,孤肚子还真饿了,什么时候能吃饭啊?”

太子脸红了,虽然他从未当面质疑过,可云苓多精啊,一见人就知道心里想的啥,不就是少见多怪嘛,这要放到后世,别说900斤了,就是一千五也是能实现的。

嗯,有了这话,云苓的脸色好看一些,

“情况就是这样的,你也看到了,这里正忙乱着,新米家里也有,咱们回去吧。”

他跪在地上就是三个头,这个礼有点重啊,一般来说,不年不节的,就是奴才都不用行此大礼的,

县令刚出门,差点惊个跟头,这么急着赶自己走,原来是要吃饭啊,可自己也肚子饿了,吃一碗怎么了?

无奈官阶太低,一个屁都不敢放,带着乔叔回到了县衙,

“名单给我看看,就这么些吗?若是有遗漏的,以后可不好补了。”

一行人回到了侯府,云苓将太子的信交给了乔叔,让他再跑一趟,刚要出门,那县令也不知从哪得了信,已经拜上门来。

“下官拜见太子爷。”

客气话谁都会说,毕竟是现管,犯不着得罪。

这边太子伸长了脖子,小丫头们终于来了,每人手里都端着一个托盘,荤素八道菜,最后端来了一个饭钵,里面盛着满满的米饭,只见晶莹剔透的,散发着淡淡的米香。

“你来了正好,侯府这些人当年忠心卫主,这么多年了,户籍乱了,你去帮着都落在淇县,该有的待遇都不能差了,”

县令一听,连忙答应了,还想在太子跟前多说几句,没想到人家一挥手,就让他下去。

太子欣然同意,这产量可不是虚假的,是他亲眼看到的,现在就要尝尝味道,刚才听人说,好吃的不得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