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汉末:开局三岁小皇子》
汉末:开局三岁小皇子

第97章 耍泼打诨

人家可是先后历经七位汉帝的老大人。

别说顶牛,就算是在背后腹议老人家一两句。

乖乖勒...那你可要做好面对天下大半士人怒火的准备。

对于册立太子,他本就无心插手其中,别说发表意见了,这位老人家只想在这事中当个和事佬。

无论何家与刘宽叫得再多么凶狠,权当自己是个泥人忽略掉就好。

毕竟袁家到了他们这一代已是累积四世三公之名,有太多太多的事不能随意妄下定论。

“给老太尉赐座。”

在百官的注视下,蹇硕小心翼翼地为桥玄搬来一张椅子,并屈身笑盈盈地将一个小炉子捧给对方。

“老臣多谢陛下厚爱。”

桥太尉点点头,朝着刘宏拱手微微一拜,随即便老神在在地端坐在椅子上,显然并未将群臣的喧哗听入耳中。

既然这位也不行...

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人了。

感受着身后齐刷刷的目光看向自己,杨司空嘴角泛起一抹苦涩。

这群家伙们啊。

果然还是将话头丢到了自己身上。

这也难怪...谁让他在当今三公中,履历最浅呢。

心绪踌躇一番后,杨司空正襟危坐,低下头沉声道:“陛下。”

“册立储君,确实乃国之根本,况且如今两位殿下年岁也不小,故此微臣觉得河南尹所说之事,是该提上日程了。”

随着杨司空说完,殿内百官神色皆是一变,不少人面露喜色看向何苗。

三位大人,两位中立,一位支持。

这答案简直不要太明显啊。

卫尉阳球微眯着眼,对上刘宽的眼神冷笑一声说道:“文饶公现在对此还有异议吗?”

“是啊文饶公。”

“可不能因为宗亲的缘故,就藏有二心啊。”

几名隶属于大将军府的官吏在这时也是不忘落井下石。

“哎,你怎么能这么说文饶公呢?人家可是海内大儒,天下闻名呢!”

他们讥笑着,虽然声音不大,但却胜在掷地有声。

一时之间,刘宽面色铁青,攥紧拳头想要开口反驳一些什么,但思虑良久后也只能暗自叹下一口气。

倘若自己只是个光禄勋也就罢了,偏偏自己还是皇室宗亲。

大将军府?

背后可是那个男人...

虽然说对方现在不在雒阳,但光是一个河南尹就能稳压自己一头,自己又谈何资本去与那家伙的手下再起争执呢。

正当气氛陷入僵持之中,一道清冷的嗓音自殿外传来。

“让我看看是谁在这里当长舌妇嚼取旁人舌根。”

此话刚一出口,何苗皱起眉头向后一看,在他琢磨是哪个目无尊卑的家伙说话时。

只见刘协身着绛红朝服,大步流星地走入了殿内,哪怕这时的他面容仍然有些憔悴,但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这个小家伙,貌似有些愤慨。

在刘协身后,曹昂拉住赵云,二人停留在门口。

怎得让这个小崽子过来了?

何苗心中突然升起一抹不好的预感,可还没等他说些什么,却听天子开了口。

“协儿。”

天子看向这个儿子,淡淡地说道:“这里可是朝殿,休得在此胡言乱语。”

“父皇哪里看出来皇儿是在胡言乱语?”刘协故作无辜,双手一摊,向前走了几步。

“皇儿只是依稀听见,貌似有人对文饶公不满啊。”

说着,刘协嗤笑一声,歪着头上下打量着那几个大将军府的官吏。

这几人在他的注视下,立马收起了先前的戏谑,乖巧如孩童般连忙将视线看往别处。

几个蠢货。

刘协扭头瞥向刘宽,对其拱手一拜,在对方诧异的眼神中不慌不忙地走到了殿中央,抬起头直视天子玩味地说道。

“父皇。”

“儿臣今日不请自来,应该不会扰了您的兴致吧?”

天子皱起眉头,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疑惑,道:“莫要说些没用的,还不速速向诸位大人们道歉。”

这个臭小子。

如今这个时辰,按照这逆子的习性来讲应该还未睡醒才对。

到底是谁把他叫来的?

一边思索着,天子将余光看向身旁蹇硕。

反倒是刘协闻言耸耸肩,紧接着转过身露出一副无奈的神情看向何苗,只听他语气有些阴阳的说道。

“何大人,您觉得我该向您道歉吗?”

“诸位大人们...你们想看我给你们道歉吗?”

刘协没等何苗回答,进而将话锋转至殿中百官,言语中的嚣张跋扈瞧

就像是自己。

在这大朝议上随口说出的一句话,指不定就会引起千万人的刨析,诸如过度解读,断章取义。

你有多大能耐?

袁司徒年过半百都把年龄当成了借口推脱,那桥太尉呢?

然而这两位,是这么容易就表态的吗?

袁司徒表示自己很无辜。

在偌大袁家中,大家伙各司其职。

他袁隗,就是个老好人。

只是短短一句话,这老壁灯就将皮球踢到另外两人脚下。

只见桥太尉捋着白髯,露出一副笑脸佛的模样,作为朝中年近百岁的老者,这位老太尉只是欠身一笑,便引得在场百官心神一颤。

省省吧。

让这位出来顶牛?

天子问我有什么看法?

袁司徒缓缓抬起头,声音沙哑道:“老夫年事已高,恐诸事不殆,册立储君兹事体大,还望陛下听取另外两位大人的意见。”

就连天子在这时都不由得开了口。

“蹇硕。”

在场与袁家沾亲带故的官员不在少数,哪怕是何苗与这个选择和稀泥的老好人曾经也有些恩情。

见对方态度中立,何苗自然也就将视线放在了另外二人身上。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是袁司徒给自己的标签。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