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红楼+聊斋]我在红楼话聊斋》
[红楼+聊斋]我在红楼话聊斋

31 话剧女主出问题了 “咔!” ……

古代很多东西都没有,条件十分简陋,傅玉衡只能尽量做到最好。

比如灯光,这时候可没有可调节能变光的电灯,他就花高价从戏院挖来了专业人士,又让人用各色彩纸做了很多大灯笼,每个灯笼里都能点十几个蜡烛的那种。

只有保证了灯笼的亮度,从高空照下来时,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傅玉衡抬手, 示意两个主角暂停。

他拿着剧本走过去,再次给芸娘讲戏。

“这里是假做情深,假意勾引, 不是真的情根深重,你别含情脉脉得这么真实好不好?

有些一场戏只用一次的幕布,为了方便用完了就直接垂地上。

这些若没有专门练过,等戏真的开幕了,不免手忙脚乱,说不定就把该是天宫的幕景,给拉成地府了。

当他把所有人都关照一遍之后,只觉得自己都累成狗了。

唉,怪不得每个剧组都有副导演呢,就是为了不把导演累死呀。

见他闲下来了,坐在一边观看的徒南薰,急忙带着人给他送茶送点心。

“看把你急的,一头都是汗。”

徒南薰难得温柔地捏起绢帕,给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这是你要的白开水,我一早就让人烧好,这会儿温温的,正好喝。”

傅玉衡接过茶杯,噙了口温水,在嘴里含了一会儿,才慢慢咽了下去。

如是再三,等那股焦渴的感觉退去了,他才慢慢把那一碗温水喝干净。

这是他高中打篮球时积累的经验,每次大汗淋漓之后,无论再渴,也不能猛灌水。

若是不先把嘴里的细胞给润透了,就算把胃给喝撑了,还是会感觉渴。

“谢谢,我好多了。”

傅玉衡把茶杯放回茶盘上,抓着徒南薰的手抱怨道:“原来当导演这么累,幸好有你陪着我。”

“哎哟哟。”徒南薰挑眉,“那咱们不干了?”

傅玉衡还没开口,脑子里的系统就先炸了一下。

系统:“那怎么能行?宿主,你听听你媳妇儿说,这是人话吗?”

傅玉衡顿了一下,若无其事地把它关了小黑屋。

“不行。”傅玉衡握着拳头给自己打气,“已经动员了这么多人,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现在说不干了,柳三哥他们不得笑死?”

他半扶半推着徒南薰去了休息场地,“来,你先坐着歇会儿,我再看看他们琢磨明白了没有。”

转身走回场内,他吹了一下自制的木口哨。

“哔——两位主演就位,各配角也都准备,刚才那场戏咱们重来一遍。”

男女主很快就走了过来,柳长春信心满满,芸娘却是秀眉紧蹙,忧心忡忡。

傅玉衡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先问柳长春,“怎么样,有眉目了没?”

“有了。”柳长春点了点头,“宁采臣的性格和我的差别有些大,但我认识的一些人,却有和他差不多的。”

傅玉衡拍了拍他的肩膀,见芸娘仍然皱着眉头,不由叹了口。

其实芸娘真的不知道虚情假意该怎么演吗?

青楼女子大多身不由己,在面对不得不伺候的恩客时,又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的?

如果此时,傅玉衡没有替她赎身,她演起来必然得心应手。

正因为猛然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良民身份,芸娘比起普通女子,越发端庄了几分,不肯再做从前的那些姿态。

傅玉衡知道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为了照顾云娘脆弱的自尊心,又不能直言点破。

他暗暗叹了一声,对芸娘道:“你现在的身份是个演员,而演员最重要的就是敬业。

戏台上的人物也不都是忠臣良将,也有那白脸的奸臣,花脸的丑角。

可该演他们的人,不还是将他们演绎得活灵活现?”

芸娘红着眼眶垂下了头。

见她如此,傅玉衡皱了皱眉,“你若实在克服不了心理障碍,就证明你吃不了演员这碗饭。

你不是会刺绣吗,公主的嫁妆铺子里有一家绣坊,我们可以送你去做绣娘。”

芸娘猛然抬头,嘴唇嗫嚅了许久,忽然拜道:“多谢五爷恩典。”

她终究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

准备了这么久,临上场了女主角说演不了,要说心里一点气都没有,那也不现实。

但考虑到她本人的情况,傅玉衡独自压下了一切负面情绪,和徒南薰说了一声,徒南薰派了个管事婆子把她领走了。

“好好安置,不许让人欺负她。”

可人送走了之后,该愁的还得愁。

两口子相对着叹气。

徒南薰气恼道:“早知道她会这样,一开始就不用她了。”

见她鼓鼓的,因恼怒而晕染的色彩,让她的脸颊变成了熟透的苹果。

傅玉衡一下就不气了,伸手戳了戳她鼓囊囊的脸颊,一下子就把泡泡给戳破了。

“啪!”

徒南薰一把拍掉他的手,瞪了他一眼。

见媳妇儿真生气了,傅玉衡急忙哄人,“好了,好了,别气了,千金难买早知道嘛。

咱们就当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了。”

“那聂小倩怎么办?”

“再找人呗,还能怎么办?”

女主角不在,戏是排不成了,傅玉衡干脆让酒楼送了酒菜来,拉着其余人喝了一顿酒,又每人发了一钱银子,让他们先散了。

人家的时间也是时间,总不能让人白耽误一天吧?

就算不排戏,日子也得照过。

这个道理,对傅玉衡夫妇也一样。

=====

再有半个月,就是林如海的婚期。

作为同科好友,傅玉衡得提前七八天往林家跑,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既如此,他们索性就把话剧的事先往后放放。

林家五代单传,林如海连一个可以帮衬的兄弟都没有,家里家外全靠一个老母亲操持。

傅玉衡来了之后,自然是先到后堂去拜见老夫人。

林母是个极和蔼的老太太,可能是因为青年守寡的缘故,她虽然才五十出头,却已是鬓发如银,脸上的皱纹盛开成一朵菊花。

“是玉衡来了呀,快坐吧。老婆子这里也没什么好招待你的,只有些粗茶,你将就着喝些吧。”

早有丫鬟献了茶来。

傅玉衡笑道:“您这里的都是好茶,要不我怎么隔三差五就来呢,就是惦记着您的好茶好点心呢。”

林母被他逗得哈哈直笑,笑完就嫌弃自己儿子,“都是差不多大的孩子,我家如海就跟个老夫子似的,还是你这样的好,做长辈的见了就高兴。”

每当听见父母贬低自己孩子时,作为听众的你如果当真了,那你就输了。

作为一个听了两辈子的父母明贬实褒的人,傅玉衡深谙此节。

因而,他逮着林海就是一顿夸。

什么老诚持重呀,什么处事干练呀,什么进退有度呀,什么文采风流、言之有物呀……

如果真心想要夸一个人,你总能找到他的优点。更何况,林如海本身就是一个优点多多的人。

林母真的笑成一朵花了。

陪着老人家说笑了一会子,傅玉衡就找借口告退,到前院去看看还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

“当然有了。”林如海拉着他就进了书房,指着桌子上的一堆请柬说,“这请柬才写了不到一半,我素知傅兄笔意风流,剩下这些,就拜托你了。”

傅玉衡能拒绝吗?

当然不能。

于是头一天他就趴在书房,写了整整一天的请柬,连午膳都是凑合着吃的。

别看林家人口少,但人家关系网广泛呀。

且不说林如海的同窗同年同科,只他林家几代列侯积攒下来的人脉,就足够那些有上进心的人流口水了。

不过幸好,傅玉衡不在此列。

接下来的几天,他是每天都有得忙。

直到婚礼的前一天,一众人帮着林家接收了贾家送来的嫁妆,才算是彻底松了口气。

“呼——我自己成婚那回,都没这么累的。”

傅玉衡瘫在椅子上,长久忙碌之后骤然放松,那股疲惫感让他连一根手指都不想动。

林如海亲手给他斟了茶,赔笑道:“傅兄当真辛苦了,小弟日后必有重谢。”

这话虽然是以玩笑的语气说出来的,但两人都知道,林如海还很认真。

他连写请柬的活都让傅玉衡帮忙干了,摆明了是拿他当自己人了。

傅玉衡却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半起了身子道:“你别光说不练,我这里就有件事要托付给你。”

林如海放下茶碗,问道:“什么事?”

傅玉衡彻底坐直了身体,又往林如海那边歪了歪,“我最近在忙什么,你知道吧?”

“知道,知道。”林如海笑呵呵地摸了摸刚续的胡茬,“傅兄是个富贵闲人,那等闲情逸致,我们这些仰禄之士,却是无福消受了。”

若非他们家数代单传,仅有他一人支撑门户,其实他也想过这种日子。

他之所以和傅玉衡特别要好,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从心里羡慕傅玉衡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人总是对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心生执念。

傅玉衡摆着手叹了口气,“什么富贵闲人呀,是烦人吧?我都快烦死了!”

“哦,这又是怎么说的?”林如海奇了,“不是说你该找的人也找齐了,原来的宅子也修葺好了吗?”

他还等着成婚之后,就带着媳妇儿去看傅玉衡排的新戏呢。

这是又出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变故?

顾虑着年代,傅玉衡没多说芸娘的事,只是说:“女主角毕竟不是专业的,总也进入不了状态。”

说到这里,他脸上挂上了笑容,亲自给林如海倒了杯茶,摆出了有事相求的架势。

林如海失笑,却还是喝了他的茶,“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你尽管说吧。”

傅玉衡立刻就高兴了,凑过去说:“我听说,好些传承多年的大家族,家里都养着小戏子。

林兄你人脉广,结交的不只有文人骚客,还有仕宦名流。

有没有哪家养了小戏子,还想着要出手的?

唔,最好是唱旦角的那种,我这里缺个女主角。”

找大户人家养的小戏子,还是徒南薰给出的主意。

傅玉衡前世虽然吃过见过,但这辈子的起点毕竟不高,对于大户人家那些奴仆之间官司根本不清楚。

据徒南薰所说,宫里许多宫女头发都白了都不愿意出宫,宁愿在宫里老死。

第一部分原因是她们是被卖进宫的,出宫之后没有依靠;另一个原因就是见多了宫里的繁华,对外面的生活看不上。

她觉得,那些大户人家的奴仆,情况也应该差不多。

这些人家养出来的小戏子,必然有许多不愿意出去做平民百姓的。

等他们找到合适的,正好把人买回来,稍微调理一番,不止演聂小倩,日后还能演张小倩李小倩。

最后这两句,明显是带点气性了。

傅玉衡这个经过现代社会的人,还能理解芸娘,懂得要尊重别人的选择。

可封建社会土生土长,又天生就站在社会顶端的徒南薰,却无法对芸娘共情。

她只觉得芸娘忘恩负义。

虽则如此,她还是遵守了夫妻二人一开始的承诺,安排芸娘去过普通女子的日子了。

傅玉衡虽然能理解芸娘的选择,但这件事也让他吃到了教训。

在这个年代,富贵人家的男人串戏,那是玩票,多少也算风雅事。

但正经人家的姑娘,谁会去唱戏呀?

毕竟三教九流里,戏子可是属于下九流的,远不如后世的戏曲工作者受人尊重。

“原来是这件事。”林如海沉思了片刻,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抚掌笑道,“说来也是巧了,我还真知道一家,要遣散家里的小戏子。”

“哦,是哪家?”

果然,他的消息就是不如林家灵通。

林如海却没直言,反而卖起了关子,“你先猜猜,为何我与贾家四姑娘,婚期定得这样急?”

他是今年入京赶考的时候,才被荣国公看上的,从定亲到成婚,连一年的时间都不到。

傅玉衡这种尚公主赐婚的不算,林家和贾家这等公侯世家,正常情况下,婚期至少也要定在两年之后。

这是给彼此一个考察期,如果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就会以“八字不合”为借口,体面地解除婚约。

通常为了照顾女方的颜面,无论是哪方觉得不合适,解除婚约这种事,都会有女方主动提出来。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这样算来,林如海和贾家四姑娘,婚期的确仓促。

傅玉衡想了想,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便摇了摇头。

林如海也不逗他了,解释道:“荣国公的夫人,也就是我那岳母,乃是先保龄侯的嫡长女,现任保龄侯的亲妹妹。

保龄侯老夫人已经有了春秋,最近半年身体愈发不好了,请了好些大夫去看,都说若是能熬过今年冬天,身子就会慢慢康复。”

其实这就是大夫们的话术,说白了就是:病人多半熬不过今年冬天了,家里赶紧准备后事吧。

要是天暖的时候要病逝的,大夫们又有另一套话术。

——“老人家年纪大了,若是可以的话,就把东西都备上,说不得冲一冲就好了。”

备上?怎么备上?

就是棺材和寿衣呗。

东西准备好之后,若是人撑不过去了,就正好用了。

若是病人又撑过去了,那可更好了,说明大夫建议让备东西冲喜,方向是正确的。

没办法,不是大夫们滑头,主要是这些高门大户,他们这些做大夫的,是一个也得罪不起啊。

你是一个被树妖掌控多年不得脱身的女鬼,骤然遇见了一个身怀官禄紫气的书生。

这个时候, 你知道这书生能帮自己脱离苦海, 你现在只是想着利用他,不是一见钟情。”

因为除了主角,还有配角。

除此之外,还有灯光师、道具师。

奈何话剧和电视剧电影一样,演的最好的,就是让观众觉得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

“咔!”

说完芸娘之后,他又对柳长春道, “还有你, 你是个敦厚朴实的书生, 就算这女鬼再漂亮,你的反应也应该是非礼勿视, 一直盯着她看算怎么回事?”

“好了,你们俩各自琢磨一下,想想平常人这时候是什么表现,等会儿重来。”

但戏曲比那个还夸张。

这样一来,柳长春的表现,就不符合宁采臣敦厚朴实的品性了。

他回想了一下自己见过的人,找出了几个性子或憨实或君子的,仔细回忆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于该怎么演,很快就有了眉目。

两个主角这边琢磨戏的时候,傅玉衡这个导演也没闲着。

柳长春到底是有些唱戏功底的, 其实他最大的问题, 是因为戏曲的表演风格比较夸张。

虽然话剧的表演风格,本就应该比电视剧或者电影夸张一些,以便让台下所有的观众都能够看清楚看明白。

至于道具,在没有电子银幕的时代,最重要的道具就是舞台上的幕布了。

那些幕布一层一层地挂在那里,要收回的时候,有往左边拉的,有往右边拉的。

比如这一幕两人初见,柳长春为了表现出惊艳, 就盯着芸娘看了好长时间。

这若是在戏台上,连着唱词带着肢体表演,会毫无违和感。

两人都连连点头, 芸娘脸上还带着忐忑,生怕自己演不好, 傅玉衡一怒之下, 会再把他推到火坑里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