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158 穿成四福晋的第一百五十八天 ……

要是这人是个宫女,苏培盛还真发现不了他。

这人是内务府出来的,被分去伺候齐妃之前和苏培盛有数面之缘,苏培盛憋的本事没有,记性却是极好的,还真就把这人的脸给记住了。

要是他大大方方的路过翊坤宫,苏培盛也不见得会注意到他,谁让他鬼鬼祟祟的呢。

不过她没有真笨到家,至少她还知道要避开秀玉送东西去的时辰送吃食,也知道避开大小朝会这种重要的日子了。

真太说她有错, 其实也算不上,后妃给皇帝送吃食,送的是吃食吗?不,这是在传情呢。

不过这情胤禛接不接收得到可就不好说了。

他奉行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行事准则,因此他手底下的人除非是犯了大错,不然他还是会松松手的。

得亏这小太监躲得远,要是发现他的是别人,那他可就真跑不了了。

倒不是因为他从翊坤宫附近跟到了乾清宫附近,而是今日皇上找了那几位大人来的确是有要事,就连他都出来了更别提不该出现在这附近的宫人们了。

皇帝议事,按说他应该一直在里头伺候才对,他退出来不是因为这事他不能听,是因为皇帝要他去一趟坤宁宫,告诉主子娘娘,今日的晚膳要晚一点再用了。

这事他听了一半,倒也理出了些头绪来,万岁爷这是要给年大将军更多的兵呢。

最开始的时候朝廷可是对外宣称大将军王的麾下一共有三十万大军的。

这三十万大军里有多少水分,那就只有十四爷和年大将军知道了。

皇上倒也没问现如今军队里到底有多少人,他只是告诉年将军,榆林的驻军会带着粮草往他那儿进发,让他等着接人便是了。

之所以让十四爷也来,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年羹尧只是暂代他的大将军之职,他总是要回军中去的,二是因为榆林的粮仓是他保住的,现在榆林的驻军们要走,当然还是要知会他一声的。

不过万岁爷的嘴真是让主子娘娘给养叼了,苏培盛想。

翊坤宫虽然没有小厨房,膳食也还是御膳房准备的,跟主子娘娘那儿的膳食肯定是不能比的,可也不至于不能入口不是。

万岁爷午膳还没吃呢,就已经想好晚膳要到哪儿吃了,这不是想主子娘娘那儿的好吃的了,又是什么呢。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事的时候,万岁爷让他到御膳房去走一趟,这不就是要让年将军和张大人留膳的意思嘛。

至于十四爷,但凡他肯跟万岁爷服个软,他天天到万岁爷跟前来蹭吃蹭喝也没人会赶他走不是。苏培盛一边往坤宁宫走一边想着。

苏培盛这回只猜对了一半,胤禛会留殿内的几人一起用膳的真,允禵来找他蹭吃蹭喝他会不会给他好脸色就真不好说了。

允禵来找他,多半是要求他什么,如此,他对胤禵能有好脸色那才怪了。

年羹尧凭白得了这好几万的兵,倒也没被喜悦冲昏头脑,还记得他只是暂代大将军之职,因此他谢过恩之后就替允禵说上话了。

他好不容易才当上这个大将军,自然是不希望十四爷就这么回京中去的。

可他要是不替十四爷说话,他还真怕这事会出什么变故。

因此他向皇帝进言,求他让十四爷坐镇京中,筹措士兵的粮饷。

皇帝听了他这话是个什么反应他不敢看,十四爷他还是敢偷偷的看上一眼的。

也真是巧了,他看过去的时候十四爷也正在看他。

他见十四爷朝他点了点头,就知道这事他是做对了。

皇帝对他这话不置可否,只说此时容后再议。

至于这事到底什么时候能再议,就不关他的事了,那时候他肯定已经离京了。

他很快也没空想这些事了,因为御膳上来了。

这顿御膳是给他接风,也是给他践行,他又怎么能不好好品尝一番呢?

允禵大概是被这个天上掉的馅饼砸蒙了,一扫之前的颓唐之气,变得神采奕奕了起来。

这御膳他从前是真没少吃,吃来吃去也就只有那几道菜是他爱吃的。

不过这会儿他也不挑了,就算挑也不能在有外人的时候挑不是。

从前要是有人跟他说起吃食,他是真能拍着胸脯说上一句,爷什么都吃过。

上过战场之后要是再有人跟他说起吃食,他这回就得拍着大腿给他来上一句,爷什么没吃过了。

美味当前,他又有什么好挑的呢?

苏培盛的确是放了那小太监一马不假,不过这可不代表他不会将此事告诉皇帝。

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个人要告诉,那就是秀玉。

毕竟这是后宫的是事,由秀玉这个主子娘娘来处置才是最合情合理的不是。

秀玉得知此事的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感叹,感叹李氏的锲而不舍和不知轻重。

看来李氏年轻时能得宠,不光是因为她从前性子柔顺,还因为她跟狗皮膏药似的,粘上了就怎么都扯不下来了呀。

她不是总给胤禛送吃食吗?那就让她自己先好好吃上几顿再说。

别人给她送的吃食她可以不收,她这个主子娘娘送的吃食,她就是不想收也得收了。

她不仅得收,还得欢欢喜喜的收。既然收了,那就得都吃下去才行。

如此,她还真得想想要送什么吃食到她宫里去才好了。

她想了想,觉得李氏既然这么想让胤禛吃她送去的吃食,那最近肯定是她给胤禛送什么,她就跟着吃什么的,因此她这次决定帮她解解馋,送她些荤菜。

既然是荤菜,那当然就是各种各样的肉了,就是不知道李氏看到这些美味佳肴的时候会不会喜极而泣了,秀玉想。

秀玉原本想着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打算让晴初去李氏那儿走这一趟。

结果齐嬷嬷主动请缨说她愿意走这一趟。秀玉想了想,觉得齐嬷嬷这是因为进宫之后就没什么用武之地,被憋得狠了,也就同意了

这么多吃食,让齐嬷嬷拎着走这么远肯定的不行的。

她想了想,决定让小谭子陪着齐嬷嬷一道去。

都说现官不如现管,小冯子的身份在先帝的儿子们面前有用,那是因为他们多多少少都受过梁九功的恩惠,看在他的面子上,他们对小冯子总还是会客气几分的。

李氏一个后宅妇人,她上哪儿去受梁九功的恩惠去?因此小冯子这个梁九功徒弟的身份在她眼里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把这人换成小谭子可就不一样了,他是苏培盛的徒弟,李氏想要复宠,还真不能得罪苏培盛,因此小谭子在她这儿都面子可比小冯子要大多了。

按说吃食做好之后她应该打开食盒看看的,不过她想着那盒子里都是肉,到底还是忍住了没把食盒打开。

李氏爱不爱吃肉她不知道,可她爱吃呀,她要是真打开了,今晚的晚膳里必会是荤菜多过素菜的,那胤禛不就又吃不了多少了吗?

他吃不了多少不要紧,他晚上批折子的时候要是饿了还能让御膳房送消夜来。

可他只要吃不好,就会对那些膳食诸多挑剔,偏他还说得都对,自己就是想反驳她也找不到理由。

吃美食,除了能填饱肚子,还能让人心情愉悦,他这么一番话说下来,她还能吃得津津有味那才真是怪了。

因此只要是胤禛来她这儿用膳,除了他还在守孝那段日子,桌上的菜荤菜和素菜的数量都是相同的。

这样最是公平,胤禛就是想说什么也开不了口了不是。

李氏挑着日子给胤禛送过三回吃食, 一回都没送进去过。

后宫诸人都在等着看她会不会送第四次呢,结果她没动静了。

李氏不知道的是,胤禛虽然没发现这人,苏培盛却是发现了的。

这小太监也不傻,他也没真靠近翊坤宫,就是远远的看着罢了。

他回养心殿也是有正事的, 年羹尧已经在殿外等着他了。

秀玉显然低估了李氏想要复宠的决心, 她还当真屡败屡战上了。

秀玉还以为她这是知道是不过三, 因此才没动静了。

结果第二日她才知道, 李氏不再给胤禛送吃食, 是因为年羹尧回京述职了。

不过这大中午的, 胤禛就是去了翊坤宫, 想也知道他是去坐一会儿的,现在就看胤禛出了翊坤宫会去哪儿了。

殿外站着的人除了年羹尧,还有允禵和张廷玉,这几人同时出现,任谁都知道,这是有大事发生了。

后宫之事李氏还有这个胆子打听一二,事关前朝,她也只能怎么把底下人叫出去探听消息的,就怎么找回来了。

还好她动作快,不然还真指不定会出什么事呢。

李氏觉得年氏怎么着夜得给胤禛送一回吃食,结果她等了好几日,翊坤宫那边愣是一点儿冬季都没有。

到了第四日上头, 李氏食盒都准备好了,却听说皇帝去了翊坤宫,得,这回除了主子娘娘, 谁也别想能从年贵妃那儿截人了。

都这样了,苏培盛要还看不出这人不对,那他这些年就白待在皇上身边了不是。

不过他能在皇上身边待这么多年,除了因为他打小就跟着皇帝,他们之间的人情分格外不同之外,还因为他和满府的人都相处得错,故而办起事来总是事半功倍。

他要是回养心殿,那也正常。他要是去了坤宁宫, 那可就真有好戏看了。李氏想着。

不过李氏最终还是们能看见这出戏,因为胤禛在翊坤宫坐了一会儿就回了养心殿,连一顿饭都没跟年贵妃一起吃。

看来李氏自个儿也知道她这回是把年氏给得罪了, 这才老实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