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171 穿成四福晋的第一百七十一天 ……

也还好自个儿先一步进了这永寿宫,不然她又得等年贵妃进了永寿宫之后才能进去。

明明应该是万分紧张的时候,她竟然还能想到这些,齐妃自己也挺惊讶的。

不过这惊讶的神情用在此处倒是正正好,毕竟太后留下了她宫里的人,又传了她和年贵妃来,她的确该惊讶的不是吗。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还是把这两份佛经的不同之处找出来了。

纸笺上誊抄的那份佛经并没什么错处, 绣布上的佛经里有一个美字少了最底下的那一横。

要是这个字单拎出来,那她肯定是一眼就能发现它有何处不对, 可它混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字里,她愣是看了它好几遍也没看出它有什么不对。

不过她倒觉得这样也不错,最好一直没人理她,这样不就说明摊上事的不是她,二是年贵妃了吗?齐妃想着。

不过她的愿望很快就落空了,因为那位给年贵妃请过安的嬷嬷又来给她请安了。

她不仅给她请安了,她还把从年贵妃那儿拿走的东西还有她绣的佛经一并递给了她。

终于来了,齐妃想。这下她总算可以知道摊上事的是她还是年贵妃了。

齐妃是不会觉得她绣的东西会出错的,因此她先看的是年贵妃抄的佛经。

这一看之下她是真的惊了,她一直以为年贵妃是抄写完一篇佛经就往她这儿送一篇的,没想到已经把佛经全都抄完了。

是了,和一针一线的绣制佛经相比,自然是誊抄佛经来得更快也更省事儿的,她想。

她以为她在长春宫里绣佛经绣得头晕眼花,年贵妃起码也得在她的翊坤宫里抄佛经抄得心烦气躁呢,结果她这位佛经紧赶慢赶的才绣完一半,人家那边早就已经完事儿了。

虽然她不想承认,可她还是要说年贵妃这手簪花小楷写的实在好,这佛经她粗粗看了一遍,还真想看第二遍,不为憋的,就为这字看着赏心悦目。

齐妃想慢慢看这佛经,太后却没有这般好的耐心等她,她一挥手,那位嬷嬷就走到了齐妃身旁,微微弓着腰,伸手在那绣布上点了一下。

她这一点,点得齐妃的心跳生生漏了一拍。这佛经除了开头和结尾是她绣的,剩下的都出自旁人之手。

偏偏这嬷嬷刚好指的就是佛经开头,这,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摊上事儿的人还真是她。

虽然如此,这还分事大事小不是,这么想着她又开始对比起这两份佛经的开头来。

然后她终于看吃这两份佛经到底有何不同了。

年贵妃誊抄的那份佛经里有个美字,是四横的,她绣好的佛经上也有个美字,不过那个美字是三横的,因此它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字。

因为这个不算字的字,这佛经算是废了,着佛经都废了,自然也就起不了给太后祈福的作用了。

还好她绣完一半佛经就想拿到人前来显摆显摆,这要真是就这么绣完了,还供奉到佛前去了,那她还真是罪过大了。

不过她的罪过究竟有多大其实还是得由太后说了算。毕竟这往小了说是不敬太后,往大的说才是不敬爱佛祖。

可她这佛经又没真供奉到佛前,应该也算不上是对佛祖的不敬吧,齐妃想着,没忍住飞快抬头看了太后一眼。

太后此次依旧是靠着引枕半坐着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看错了,她好像没在太后脸色看见什么不悦的神情,可出了这种事她不应该是极愤怒的吗?齐妃皱着眉沉思着。

都怪年贵妃,她没事儿让自己绣什么佛经,她要是不让自己绣佛经,自己不就想不到也用这一招来对付她,今儿这事不就不会发生了吗?

齐妃是不会承认她有错的,所以这事也只能是年贵妃的错了。

至于她绣错了字这事,谁还没有个忙中出错的时候呢,她想着。

齐妃原本是不想瞧见年贵妃那张脸的,可这会儿她还是没忍住撇了年贵妃一眼。

她这一眼撇下来,年贵妃还没怎么着呢,太后先不乐意了。

她本来是想借着齐妃的手给年贵妃些教训的,没成想齐妃到头来却反被年贵妃给教训了。

这还不算,最让她觉得碍眼的是都到了这时候了,齐妃居然还能直挺挺的站着,她不仅没有跪下求饶,她还有心思去瞪年贵妃。

她选来选去,怎么就选了这么个蠢人去对付年氏,难怪齐妃会败下阵来,就这样的人,她还是德妃的时候是不会搭理她的,更别提把她当做对手了。

“李氏,你可知错。”太后怕她要是再不说话齐妃还会做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来,因此不得不先开口了。

她说完了这句话才想起来她已经是太后了,这事说到底是胤禛后宫的事,应该秀玉来管的。

不过现在秀玉不在,她这个太后管也使得的,反正以齐妃的性子她肯定是要闹的,那这事儿最后不也还是得闹到她这个太后跟前来嘛。

这么想着,太后觉得她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不过太后这回还真想错了,齐妃不但没闹,她还真跪下认错了,且认得干脆利落。

这会儿要是她对面的人是胤禛,那不管是撒泼打滚也好,还是胡搅蛮缠也罢,她肯定是不会这么轻易就认错的。

她会这么轻易认错,一是因为这事铁证如山,这开头的佛经还真是她绣的,她就是想抵赖也抵赖不了。

二是因为她觉得这事既然是太后授意让她做的那太后应该会保她才是。

这一点其实说太后刚才的话里就能听出来了。

她问的是,你可知错,而不是你可知罪,别看这知错和知罪就只有一字之差,这两者的差别那可大了去了。

她认了错,年贵妃就是还想再攀咬她些什么也来不及了,太后不就能把这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吗?齐妃想。

齐妃的算盘打得倒挺精,不过她不知道太后可不是这么想的。

她就是想看她们闹起来,最好闹得年她们都顾不上仪态了,动起手来才好。

就算不动手,阴阳怪气,唇枪舌战的那一套她们难道还不会吗?

只要她们争执起来,那自己这个太后就能各打五十大板了,如此,年贵妃这个没错的人也成了有错的了。

至于齐妃,她本来就犯了错,既然犯了错,那就该罚,至于怎么罚,不就是由她这个太后说了算了嘛。

就算她罚齐妃罚得比年贵妃重些,那也是因为她犯的错比年贵妃的大。

只要能把年贵妃拖下水,事后自个儿自会找个别的由头赏赐于她,这事真算起来她也不亏不是。

可她怎么就不懂呢,可见这人真真是个蠢的。

太后本来没有多生气,现在愣是被齐妃气得心口疼。

她知道这事是牵扯不上年贵妃了,又不愿意再看齐妃这张脸,也只能先将齐妃禁了足。

至于齐妃何时能被放出来,那就是秀玉的事了,跟她这个太后又有何关系呢,她想着。

这美字少了一横,不就不美了吗?秀玉想着。

这字要是在中间, 太后还真不一定能看见,可它偏偏就在开头, 太后还真就刚好看见了。

她才刚站定,就见年贵妃也进来了,原来太后不光召了她来,还召了年贵妃,齐妃想。

还好她比年贵妃先到一步,不然自个儿还得给她让路。

她也不敢让长寿宫的嬷嬷久等,略做打扮就跟着她走了。

她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把这两卷佛经对比着看, 她就不信都这样了,她还找不出来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她不仅看见了,她还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一个字错了,整篇佛经也就废了。这佛经可是为了给太后祈福才绣制的,这么一弄,还怎么祈福呢?

秀玉以为这佛经是长春宫里擅长女红的宫女替齐妃绣的,其实还真不是, 起码这开头不是。

等她踏进了永寿宫,她立马就察觉到了事情不对。倒不是她感觉到永寿宫里的气氛不同往日,而是她看见了跪在大殿里的小宫女。

她这才想起这个小宫女办完了差事没回来复命,步子自然就顿住了。

可她又立马想到,她这样畏畏缩缩的,不正显得她心虚了吗,因此她虽然知道这一进去最少是要被太后责骂一顿她还是昂首挺胸的踏进了永寿宫。

难怪被传到永寿宫里的除了齐妃还有年贵妃,若是只传齐妃, 那她必是会百般抵赖的, 有年贵妃带了这手抄的佛经来和她当面对质, 她就是再能抵赖, 那也赖不掉了不是。

齐妃原想给年贵妃挖个坑, 没想到被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自个儿也掉进坑里去了。

不过她这惊讶的样子骗一骗秀玉或许还行,想要骗太后那根本不可能。

太后这回谁的好脸色都没给,齐妃只能看着太后身边的嬷嬷给年贵妃请了安,然后请她坐下了,至于她这个齐妃,太后大抵觉得没让她跪着就已经是给她留足了颜面了,这永寿宫里根本就没人理她。

齐妃因为自己掉进了年贵妃的坑里懊恼不已,绣这佛经的时候心里也是存着气的,这一气,她还真没发现那美字少绣了一横, 只想着赶紧把这佛经的开头绣完罢了。

绣了一半的佛经她是让她宫里的小宫女送过去的,见着永寿宫的嬷嬷的时候她还以为太后就算不是要赏赐她些什么,也是要夸奖她几句的,因此也就忽略了那个送佛经的小宫女没有跟着回来这事。

她虽然当时不在这永寿宫可也能猜出太后看见这佛经时有多愤怒。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