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213 穿成四福晋的二百一十三天 熹……

这,她还有什么不懂的,来的不光是苏培盛,皇上也亲自来了,若是她没猜错,皇上的马车这会儿是空的,他这会儿应该在皇后马车上坐着呢。熹嫔想。

熹嫔这次还真猜错了,胤禛没在秀玉的马车上,是秀玉在胤禛马车上,毕竟胤禛的马车更大,坐着更舒服,秀玉又不傻,当然要选这辆坐着更舒服的了。

她在王府的时间就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的,不忙的时候还能睡个回笼觉。

让她把这水端上来可以,让她再把水端下去她就不太乐意了。她一想到那水里有熹嫔的血就浑身上下哪儿哪儿都不舒服, 更别提那水里还有一条龙华, 这龙华往水里一放, 那盆子水看着就更让人瘆得慌了。

她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除了苏公公之外好像还真没人比她力气大, 至少她自个儿是这么认为的,这也就是说这盆脏水她端定了,想到此处她就更难受了。

然后她就看见小谭子了, 不得不说小谭子的确比她有眼色多了, 他看见那儿有一盆子脏水二话不说端起来就又下了观桑台。

她一眼就看出这个引枕就是她常用的那一个,二话不说就坐下了,一坐稳之后就立马靠上去了,她也不是非得躺着才能睡着,有个地方靠着,她也能眯一会儿,秀玉想。

胤禛和秀玉的心情都不错,熹嫔的心情却糟极了。她之前以为来的人只有苏培盛,就算皇上向他问起今日之事,苏培盛自然知道该怎么说,从别人口中听见和亲眼看见那能一样吗?

她刚才看见自己伤了脸,就有些破罐破摔了,现在她想把这摔碎了的罐子再沾回去,显然是不可能的了,她也只能安慰自己皇后不是那种爱说是非的人,应该不会把这事告诉皇上了。

然后她就又想起她把自己的龙华当做巾帕来擦拭,用过之后就扔在了水盆里的事了,皇上不来,她的龙华没了也就没了,皇上在这儿,她要是下了马车,她真怕皇上一眼就看见她身上少了龙华,那她在皇上心里的印象不就更差了嘛。

然后她就看见她丫头的龙华了,她再要不要把她这丫头的龙华拿来自己用和九这么大大方方的任人看之间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选了后者,没有就没有吧,总比用奴才的东西好,熹嫔想。

躬桑礼之后,秀玉便要的着蚕结茧,蚕结茧之后蚕妇会挑选出最好的献上来,再由她送去给胤禛。

在这之后便需另择吉日,秀玉还得带着人到织室去亲自缫丝,那丝会被染成朱绿或玄黄色用以绣制祭服。

秀玉想着这满后宫的妃嫔们一年到头也就能出这几次宫,因此能带的人,她都会带上,今日之后她是真得好好想想什么人能带什么人不能带了。

熹嫔原本想着避开众人,毕竟看见她现在这身装扮是人越少越好不是,后来发现众人都在避开她,她的眉头就皱起来了。

这个时候她就开始嫌弃她身边的丫头了,她身边从前是有一个机灵丫头的,那丫头是她亲自选的,跟她是真合得来,她一个眼神儿那丫头就知道她要做什么了。

可惜那丫头千好万好就只有一点不好,她太贪心了,只要是便宜,不管是大的小的,她都要占一占。

这丫头也不想想,福晋的便宜是这般好占的吗?就算福晋懒得计较,她身后站着的人可是王爷,王爷要处置这丫头,那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吗?

她知道这丫头迟早是要被处置的,所以特意将她要了过来,为的就是让大家看看她对下人有多好,等她挣足了名声,再让这丫头犯一个不大不小的错,然后将她交给福晋处置,最后处置这丫头的人多半会是王爷,那她在王爷心里的印象不就又好了几分吗?

她是回了延禧宫之后才知道为什么众人都在避着她的,因为皇上和皇后是从皇上的那辆马车上下来的,据说是皇后先下的马车,皇上后下来的。

还有传言说皇后下马车的时候睡眼惺忪的,一看就睡蒙了着,马车停了,她就下,好像全然忘了皇上还在车上。

最离谱的传言是皇上看见皇后见皇后下了马车,也跟着追出来了,拉着皇后不让她走,不知道跟皇后说了什么,皇后还跟他起了争执。

最后皇后好像没争过皇上,赌气似的又回马车上坐着去了。

皇上见皇后回马车上去了,也回马车上去了,赶车的马夫被皇上和皇后吓得一愣一愣的,他原本是坐在前室的,他刚把马车停稳,正想给贵人撩车帘呢,就见皇后娘娘自个儿撩开车帘下来了。

他一想到差点儿冲撞了皇后娘娘就吓得额头上的汗都下来了,等见着皇上也追着皇后下了马车,他就知道这前室他是不能待了,他还是赶快下车的好,这么想着,他飞快的下了马车。

他下车的时候还在想,这一路上他都没听见那马车里有什么动静,马车里安静得就跟没人似的,怎么到地方了开始还来了这么一出呢?

当然,这事他只敢在心里想想,可不敢到处说,他可不想丢了差事,甚至丢了性命。

他觉得既然皇上和皇后娘娘都下了马车了,那他的差事就算是办完了,只要他二人一走,他就能交差了,结果皇后娘娘又回马车上了,不仅皇后娘娘,连皇上也又回马车上去坐着去了。

这下他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了,他也知道这马车一时半会是动不起来了,也只能接着守在外头了,他苦着一张脸,找了个合适的位置站住不动了。

熹嫔看着是走得挺快的, 其实她走了好一会儿才又回了桑林, 没办法, 水让她的旗装上少了个龙华呢,少了这东西她总觉得不习惯, 步子自然就越来越慢了。

等她终于回到桑林的时候撞了她的那个小答应已经被好几个人围起来了,她走近一看,原来那个小答应伤着手臂了, 疼得直哭,有几个和这个小答应相熟的低位份妃嫔正劝她呢。

来的路上挺无趣的,她还观察过皇后的马车,发现最前头那辆马车里做的是皇后和齐嬷嬷,第二辆马车坐的是皇后的四个大丫头,第三辆坐的是小谭子。

这会儿皇后的车又多了一辆,还是一辆比她们所有人都马车都大的。

她也知道不能让这么多人等她一个,所以接过筐子就去摘桑叶去了。

熹嫔走了, 雨骤却着急上了,她着急的是不知道这水既然是她端上来的是不是还得由她再端下去。

她原本是想着给这答应一巴掌, 这事她就不计较了, 可看着这小答应身边围着这么多人,她突然就不想过去了。

这会儿她们毕竟是在外头, 还有外人在,等回了宫她有的是法子来收拾这个小答应。

她正打算亲自去找,就见裕嫔过来了,她两只手各拿了一个筐子,左手的筐子装了半筐桑叶,右手的筐子是空的,还破了个不小的洞。这她要是还分不清哪个是她的筐子,那她就是被摔傻了。

她看了一下裕嫔的筐子,只有大半筐的桑叶,所以她也只摘了大半筐就罢手了,剩下的事就跟她们没什么关系了,自有蚕娘去做。

至于小谭子帮她把筐子捡回来这事她听过了也就过了,顶多在心里感叹一句不亏是苏培盛的徒弟,得了他师父的真传了,都极会察言观色,有什么差事也都抢在头里罢了。

来这南郊她们都是坐着马车来的,也都带了丫头来,她这个位份的能带两个,贵妃带了四个,就只有皇后,她想带几个就能带几个,因此她们的马车只有一辆,皇后的却有三辆。

熹嫔看旁人都已经开始聚在一处说话了就知道她们这是已经采到了足够多的桑叶,就等她的那一筐了。

她这才想起她的筐子和钩子都被她给甩出去了,要找到还真不容易,尤其是如果要她亲自来找就更不容易了。

进了宫之后回笼觉是睡不了了,不过她还真没有一坐就坐这么久的,坐得她腰酸背痛的,当然要坐更宽敞的马车回宫了。

这回她也不用胤禛请她上马车了,看他上去了,她也跟着上去了,她一上马车就看见了那个原本不该出现在这辆马车上的第二个案几还有案几上搁着的一碟碟的干果还有一杯茶,再有就是一个明黄的引枕。

“你别急着谢我,这东西不是我帮你找回来的,这东西是坤宁宫的小谭子给你你找回来的,我帮你看了这筐虽然破了一点儿但是还能用,别傻站着了,忙去吧。”裕嫔知道熹嫔是来向她道谢的,连忙说道。

熹嫔也的确以为她的筐子是裕嫔帮着找回来的,正想跟她道谢,就听她说了这话,到嘴边的话就又咽下去了。

自己这伤要是不留疤,她跪一跪这事就算过了, 要是留疤,这事就不是那么容易能了结的了,熹嫔想。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