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第 266 章 听说皇后没什么大事……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还有三斤钉,这会儿她脑子里几只有这两句话。

她一惊讶,差点忘了她是来做什么的,最后那食盒与其说是她递给的孙嬷嬷,不如说是孙嬷嬷抢过去的。

然而孙嬷嬷抢是抢了,这食盒她却没能拿进去,因为她又把食盒抢回来了。

她找皇后来, 是想求皇后拉弘时一把的,可不是要得罪皇后的。

这满宫上下谁不知道自己求见皇上不成,这才求见了皇后。

皇后刚出长春宫就请了御医, 她要是没病还好说, 就说御医是去请平安脉的, 她要是真病了,那自己就是浑身长嘴也说不清了。

这几位姐姐人好,她明明是嘴笨,这几位姐姐却说她是嘴严。

不过她是嘴笨,可不是脑子笨,该机灵的时候她反应还是不慢的。

福晋让她送这样的饭菜来,是觉得这位姑奶奶已是落了毛的凤凰,之前她也是这么觉得的,可看了那位孙嬷嬷的穿戴之后,她觉得今日这食盒她还真不能送出去。

这位姑奶奶的嫁妆当初是怎么抬出安王府的现下就是怎么抬回来的,不仅没说少,还多了。

下人们都在背地里偷偷谈论,说这位姑奶奶当初怕是带走了王府一半家产,也难怪她被休弃之后福晋立马就变了一副嘴脸了。

福晋可是当家夫人,眼睁睁看着家产少了一半,她嘴上虽然不说什么,心里要真能愿意那才真是怪了。

福晋有没有打这位姑奶奶那些嫁妆的主意她不知,想落一落这位小姐的威风她却是知道的。

可这位姑奶奶的威风真的就这般好灭吗?她和皇后娘娘做了这么多年福晋,皇后娘娘虽然不会站出来给她撑腰,暗中保她却不难,如此,她还真得把此事告诉福晋才好。

她抢回了食盒之后只留下一句送错了,马上就把对的送来,然后拔腿就跑,反正她就是个小丫头,她丢脸,总比她主子丢脸好。

她没想到的是,就因为她多了这一句嘴,就惹出了一场大祸来。

她一个小丫头,见福晋哪有这般容易,何况她还要去给那位小姐送吃食,因此她只是将这话告知了福晋身边的兰儿姐姐就匆匆往大厨房去了。

在她看来,她该做的都做了,最后做决定的还是福晋,福晋是如何想的,她不敢问,福晋要如何做,她就更不敢问了。

安王福晋听她这大丫头跟她回这事的时候正跟她的两位弟妹在一处喝茶说着闲话,听兰儿要说的是那个院子的事她们是茶也不喝了,话也不说了,就怕听漏了什么。

听兰儿说去那个院子送饭的小丫头看见那位身边的孙嬷嬷穿金戴银的,就吓的连吃食都不敢送了,还回来讨主意来了,安王福晋还没如何,她那两位弟妹就撇上嘴了。

安王福晋知道她这两位弟妹为何撇嘴,这是在笑话那小丫头没看出那孙嬷嬷是带着假货在充样子呢。

可这位老嬷嬷当真是在打肿脸充胖子吗?还真不一定,安王福晋想。

这位曾经的廉亲王福晋究竟有多少嫁妆,这事除了老福晋,就只有她最清楚了。

用老福晋的话来说,这是她们安王府上头等大事,她要不是嫁了世子,是参与不了此事的。

她那时才刚嫁进来没几年,懂得不多,只觉得她娘家也好婆家也罢都说这是好事,是幸事,她也就信了。

所以当老福晋拿出那张嫁妆单子时她虽然惊讶非常到底还是忍住了。

她忍不住想,这怕是安王府半幅身家了,老王爷和老福晋当真是舍得。

然而这还没完,都这样了老福晋还嫌不够,还一样接一样的往里添东西。

虽然知道不该这么想,可当时她脑子里想的竟然是这怎么跟厨房的厨子送菜上来似的,怕主子不知道上的是什么菜,故此上一样菜报一个名字,再上一样菜又报一个名字。

她那时觉得她这小姑能嫁给八阿哥那是极荣幸的事,觉得与有荣焉,所以老福晋往嫁妆里添东西时不光在旁边看着,她还时不时的附和上几句,帮老福晋出出主意。

这会儿回头再看,觉得她当时是真傻,怎么就不知道替自个儿将来的闺女想想呢,她这小姑要嫁妆,难不成她闺女就不要了?

祖父在时,她们家是安亲王府,后来成了安郡王府,再后来这个郡王府就成了个空架子,旁人提起她们,都只会说一句安王府,那个郡字也不知怎的就没了。

她承认当时她们能出入各大府邸,是托了这位廉亲王福晋的福,所以也乐意哄着她,捧着她。

可现如今她们不管走到何处都被人指指点点也是因为这位小姑的缘故,还让她们像从前那样对待她,那是断然不可能的。

她们其实也听说这位小姑子和皇后娘娘关系不错,不过她们只是听说,还真没亲眼看见过这二人相处时是如何的,因此就有些拿不定主意。

宫里那位嬷嬷被派过来时她们还以为这人是皇后娘娘派来给她们这小姑子撑腰的,所以她又急忙找了人去把那院子又收拾了一遍,那院子这才真能住人了。

等她静下心来一想,又觉得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那位爷可是奉旨休妻的,皇上让那位爷休了她家小姑子,那位爷休了,转脸皇后娘娘就派嬷嬷来她家小姑子撑腰来了?这事可能吗?

皇上和皇后感情好,这事儿谁都知道,可感情再好,皇后应该也不敢公然违抗圣命才是,那这嬷嬷的来历就真得查一查了。

她原以为她让人去查这事怎么也要等上两三日才会有结果,可她就只等了一个下午这个嬷嬷的来历就被她的人查出来了。

就跟有人等在那儿,就等她的人上门,这人就把她想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似的。

她不傻,当然察觉出这事不对来了,可这整件事都透着奇怪,她又实在想知道这嬷嬷是不是皇后娘娘的人,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结果这周嬷嬷既不是皇上的人,也不是皇后的

人,她两头都不靠着,这下这事就更奇怪了。

她实在没忍住,把这事告诉了她家爷,她家爷打量了她好一会儿,然后笑话她,说她从前听的那些闲话都白听了。

闲话?她平日里忙得跟什么似的,哪有什么功夫来听什么闲话,就算听那也是她那两个弟妹听过之后转述给她的,她想不听都不行。

要说这闲话,她听的最多的还真是她这小姑子的。

什么八贝勒畏妻如虎,什么八福晋泼辣不讲理,什么八福晋甩开了十四福晋,跟四福晋要好上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什么叫八福晋甩开了十四福晋跟四福晋要好上了,她家小妹就不是那样喜新厌旧的人,再说了,要论旧,也应该的四福晋更旧才是。

前两则流言都不新鲜了,她当时听进耳朵里去的也就第三则,现在她又想起这事了,就又想起前头的那两则流言了。

然后她终于明白她家爷为何要提什么闲话不闲话了,他这是在告诉她,这位嬷嬷是那位爷的人。

这位爷都这样了,还想着要护着她这小姑子呢,他都这样了,还能塞人进她们府里,当真是好手段,难怪敢跟当今天子抢那个位置。

啊呸,他现如今早就已经不是什么爷了,她怎么还想起他来了,真是晦气,她想。

好在皇后没什么大的病症,她可不就松了口气吗。

她该做的能做的可都做了, 接下来就要看弘时经此一事之后能不能看清自己的处境,抓住这最后一个机会了。

这可是曾经的廉亲王福晋身边的嬷嬷,这人戴的东西绝不会是假的,这么想着她忍不住看了刘嬷嬷好几眼。

等她看见孙嬷嬷手上戴着的镯子竟然也是金的,她惊讶得眼睛都瞪大了。

她们觉得这位姑奶奶这样都还没闹,那今后就任由她们搓扁捏圆了,所以她们这回送去的菜就更素了。

听说皇后没什么大事齐妃当真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齐妃不知道的是现下盯着弘时的除了她还有秀玉, 甚至还有安王府那一大家子。

安王府的嫡出小姐成了八阿哥的福晋,她们高兴。

她让整个家族都蒙了羞,今后不管是她们还是她们的女儿都注定是抬不起头来的了,都这样了, 还不许她们出口恶气吗。

这回去那个小院送饭的还是上次的那个小丫头,来开门接食盒的也还是孙嬷嬷。

不过这回孙嬷嬷可不是一脸愁苦的去开门的,她虽然没笑, 脸上的神情却和上次有了极大的不同。

来送饭的小丫头第一眼看见的倒不是孙嬷嬷脸上的表情,而是孙嬷嬷头上带的那根金簪。

人可以住进来,但想让她们还像从前那般待她是不可能了。

她回安王府后的第一顿饭就是她们给她的下马威。

她是福晋院儿里的丫头,虽然只是个三等丫头,可因着她力气比别的丫头都大,福晋身边的几位姐姐倒还真把她记住了。

这几位姐姐应该是在福晋面前提起过她,说她力气大,嘴还严,她这才得了这差事。

这位姑奶奶也不知是回来的头一天折腾的太久, 累了, 还是真是看清自己的处境了,她还真没闹。

不闹好呀,不闹她们才好做接下来的事呀,她们想。

这位姑奶奶被休回了娘家,她们不想让她进府却又无可奈何, 只能找了个最僻静的小院儿让她住了进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