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332 穿成四福晋的第三百三十二天 李氏……

老十三总在外头跑,和十三弟本就聚少离多,就因为他把老十三的小女儿接进宫来了,老十三都不太敢去见他福晋,聚得就更少了。

现下他把十三弟妹的亲戚给老十三送去,想来十三弟妹应该会主动找老十三,他帮忙都帮到这份上了,老十三要是还不争气他当真是没法子了。

其实要不是秀玉问他会不会将那日在马场上看热闹的人一并处置,他还真没想着要在处置完安王之后就去查此人。

这个该处置的人其实就是安王和他那一大家子人。

至于弘旺,他身份太过特殊,要如何处置他胤禛还真的细细斟酌, 他就被这么晾在了一边。

那位爷没了,是跟安王世子和安王府的三少爷一起去骑马才没了的,安王府成了郭络罗府文武百官们一点儿也不惊讶。

秀玉应该告诉了李氏弘时的死和那些人有关系,见他处置了安王,李氏终于消停了几日。

她又一次闹起来,应该是因为见他过了这么久都没处置弘旺,有些着急了。

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处置弘旺呢,秀玉就又来了乾清宫,她这回来可是有正事的,她是来问他,要如何处置李氏的。

他没想好要如何处置弘旺本就心烦,秀玉这么一问,他就更烦了。

李氏最开始用簪子伤了自己顶多算是后妃自戕。

后来企图用簪子伤秀玉,那可就是刺杀皇后了。

这一簪子被他挡了,李氏的罪名就从刺杀皇后变成了刺杀皇上了。

若只是刺杀皇后,被赐死之人就只会有她一个。

刺杀他,不光是李氏会获罪,李氏的母家甚至全族都会被诛连。

李氏之所以会第二次自戕,应该就怕牵连母族所以想一了百了。

奈何秀玉不给她这个机会,把她给救下了。

他原以为秀玉让李氏活着,是让她受罪的,现下秀玉又来问他要如何处置李氏,他就有些弄不明白她究竟是如何想的了。

胤禛想得到的事秀玉自然也是想得到的,她就是知道李氏自戕是为了不牵连她的母族才救李氏的。

李氏得死,却不能是被她这个皇后逼死的,她应该是被皇上赐死的。

她也明白皇上为何迟迟没有处置李氏,他是看弘时才刚没了,若是这个时候处置了李氏和弘时的外家难免会惹人猜疑,这才怎么都下不了决定。

她也不是真要胤禛立马就做决定,可这事都过去好几日了,她提醒他一下总是使得的吧。

秀玉以为经过她这么一提醒,胤禛总该对此事做出决断了吧,结果胤禛那边没反应,李氏却又闹起来了。

李氏之前不管怎么闹,都还顾及着脸面,不会闹得人尽皆知。

这回不一样了,这回她跑到那座废弃的宫殿的门口闹起来了,看她那架势,她好像希望知道她又闹起来了的人越多越好似的。

秀玉之前还挺奇怪李氏怎么就突然连脸都不要了,还是雨骤提醒她,李氏恐怕是信了她的话,这才在那座宫殿的宫门外又是下跪又是磕头的。

信了她的话,她光是前几日跟李氏说的话就不知有多少,李氏这是信了哪一句?

她实在想不出李氏是信了她的那句话,就问了雨骤。

雨骤一提醒她才想起来,她跟李氏说过,说既然要闹那就别躲在屋子里闹,到外头闹去,说不定能把皇上招来。

她那时说那话还真不是在为李氏着想,不过是在笑话,没想到李氏竟然还真信了。

要是没有坤宁宫里的那一出,李氏这么跪求说不定还真能再见胤禛一面。

她险些伤了胤禛,还想着胤禛能见她,这不是痴人说梦又是什么呢?

胤禛没去见李氏,倒跑来找她来了,秀玉虽然有些惊讶,见他来了,还是迎了上去。

“李氏,定她一个妃嫔自戕之罪可好。”胤禛想来是被这事烦扰了多日,不想再跟她拐弯抹角的说话了,一坐下就说明了来意。

同样都是被赐死,刺杀皇上和自戕要担的罪责可是有极大的不同的。

胤禛这是,有意要留李氏母家之人的性命了?

妃嫔自戕可是大罪,就算李氏没死,那她一旦被定罪也是要死的。

自戕和行刺罪责的不同之处在于,自戕而死之人的母家男子须得流放女子会沦为奴仆。

行刺之人的母家却不同,那是要被诛杀的。

和丢了性命相比,被流放也好,为奴为婢也罢,好像都不算什么了。

不过李府的男丁究竟能不能保住性命,还真得看他们被流放的是何地,若是那宁古塔,他们怕是回不来了。

至于李府的女子们,她们是获罪为奴的,都不用她这个皇后出手,自有人会变着法儿的为难她们,她们今后的日子想来也不会好过就是了。

还有李氏,她若是真被定了自戕之罪,不但会被赐死,死后还入不了皇陵,不止如此,她还会曝尸荒野。

这种事从前秀玉哪怕只是想一想都会觉得不寒而栗。

可要经历此事的人是害死弘晖的帮凶时,她心中竟不觉得害怕。

胤禛都做到这个份上了,按说她应该点头才是,可她最终还是摇头了。

她不是觉得胤禛这么处置李氏还不够重,她是突然想到还能借着此事办成另一件事,当然要摇头了。

“皇上您说这话臣妾可就不懂了,那李氏自戕本就是事实,又何来将她的罪名定为自戕一说呢。”秀玉见胤禛说的是这个,也跟着他坐下了。

“那李氏几次三番的想刺杀臣妾,第一次也就算了,第二次可是伤了皇上您的,皇上是男子,心胸宽广,不计较臣妾也不好说什么,臣妾是女子,臣妾可没这般大度。”秀玉说道。

“她吓着臣妾,臣妾可以不计较,她伤了您,臣妾可没法子不计较。”秀玉见胤禛要说话,忙说了这话堵了他的嘴。

“朕并未伤着,皇后不也知晓吗。”胤禛原本都想好了秀玉若是不同意这事他接下来要说些什么的,没成想秀玉说的会是这个,那些到了嘴边的话就被他吞下去了。

“怎么就没伤着,都红了,怎么能叫没伤着,皇上你既然说没伤着,那把手臂再给臣妾看看可好,只要您手臂上没印子,臣妾就认您这话。”秀玉低声道。

这事都过去好几天了,胤禛身上那点儿伤究竟还有没有印子秀玉还真没把握,她说这话不过是要让胤禛说不出话罢了。

她就不信胤禛能真把袖子撸上去,让她看他手臂上还有没有伤。

“你总是有理。”胤禛没接秀玉的话,只是颇为无奈的说了这样一句话。

秀玉也知道她不可能真的在大事上影响胤禛的决定,他能来问她,已经是极不易了。

他说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这个话题可以结束了。

秀玉也知道她若是今日就借着这事办她想办的那件事是办不成的,也就顺着他的话结束了这个话题。

在满后宫的妃嫔看来,皇上去坤宁宫算不上什么事,他不去坤宁宫才是真出事了。

这满后宫里觉得皇上去了坤宁宫是一件大事的,也就只有李氏了。

皇上一直没处置她,她就觉得皇上是又想起了旧情,她的命说不定还能保住。

听说皇上去了坤宁宫之后她就不这么想了,她想的是,皇上怕是去和皇后商议要如何处置她了,这对她来说可不就是件大事吗。

让他们惊讶的, 是皇上竟然只动了安王府,那几位当日在马场上看热闹的公子哥儿他一个都没动。

不, 这么说其实也不对, 有一个在马场上看热闹的公子哥皇上还是动了的, 他被皇上打发到怡亲王身边当差去了。

这一查他就发现这人才学尚可,武功尚可,品性也尚可,唯一不可的,就是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儿头。

是刺儿头好啊,老十三什么样的刺头没见过,不出一月,保证能把他训得服服帖帖的。

这种时候安王世子站出来了,就为了这个,他愿意再给安王一个机会。

李氏没闹腾的这几日, 胤禛终于腾出手把该处置的人都处置了。

怡亲王现如今当真是一人一下万人之上, 跟在他身边当差,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怎么就落到了一个原本该被责罚之人的身上了呢。

他们实在好奇,就开始动用关系打听这人, 然后发现他和怡亲王福晋有亲,立马就什么都明白了。

楚院判告诉他的那些他因为提前让人去查过, 所以都知道, 唯一漏了的, 就是这人了。

这马场上第二个敢站出来的,就是允祥福晋的那个亲戚了。

虽然这人只是跟安王世子请来的大夫说了几句话,看可他那几句话还真挺重要的,自己这才注意到了他。

既然注意到他了,那就得查。

胤禛之所以让人这去允祥身边当差不光因为他和允祥福晋是亲戚, 还因为他的性子。

胤禛问过楚院判,弘时坠马那日马场上都发生了何事。

毕竟还有一个弘旺呢,他可比那些人重要多了。

允祥能有这个机会,还真得谢过秀玉。

他之所以知革了安王的爵位却没将安王身上的差事一并免了, 一是因为他身上的差事挺重, 突然交给旁人显然是不行的,二就是因为安王世子。

弘时坠了马,当日在那马场上的人和这事有关的都被吓傻了, 和这事无关的只想趁乱溜走,还真没人想起来要去请大夫。

他们以为自己明白了,其实他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