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八零美人二嫁港城大佬》
八零美人二嫁港城大佬

第 31 章 走街串巷

点着金额,秦湘先将明天一早要结算的账款清点出来,又数了一遍自己的利润,兴奋的险些要跳起来。原本想着回去先从袜子内裤挣点小钱开始,可谁能想到呢,半路上遇上这样的好事儿,让自己的本钱直接膨胀了好多。

她将钱分开装好,又拿出事先说好的十五块钱,出门敲了米红军的门。

“这是你今天的工资,今天辛苦了。另外三块钱是你的奖金。”

不管是旁观者还是市场的反应都已经给了何副厂长答案, 让她不得不面对这个真实的情况。

服装厂如果再继续下去,固然能靠着农村这个市场解决眼下的问题, 可最根本的问题仍旧没有解决。农村市场也不是长久不变得。等农村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去城里打工或者创业, 认识到外面的世界的时候,一成不变的服装厂也只能慢慢走向没落。

就因为一成不变的厂子太多了, 所以在九十年代大批的国营工厂破产倒闭,大批的工人下岗失去工作。

米红军说,“湘湘姐,我明天还跟你干。”

秦湘笑了起来,“行,明天咱们早点儿,你早点睡。”

秦湘回到屋里,将钱放进挎包便去洗漱,然后美美的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一亮秦湘就起来了,看了眼时间也才六点多,太阳还没出来。但一想到今天要继续去赶集挣钱,精神一下抖擞起来。

秦洋已经买了早饭回来,几人吃了早饭就一起往厂里去了。

到了厂里冯主任和何副厂长都已经到了,秦湘先跟着何副厂长去财务那边将昨天的款结了,又重新定了一份拿货八百件的赊账合同,秦湘将自己那一笔钱和三百件衣服交给秦洋,“三哥,你去提了货回来就好好休息,钱我先交给你了。”

秦洋知道她不敢带着那么多钱去大集上,把钱扔在招待所那也不安全,便接过来说,“你放心,有事儿跟孙哥商量。”

孙铁树道,“你放心,你妹子就是我妹子。”

秦洋带着三百件衣服直接去找李玉孔交货去了,秦湘三人则拉着板车继续拿着喇叭往另一个镇上的大集去了。

不过这个大集就有些偏了,离着服装厂这边也比较远,三人又不认识路,只能一路打听一路过去。幸亏他们出门早,到了那儿的时候也才九点,集上还没多少人呢,只是好点的摊位也没了。

去交了钱,三人一商量决定还是去大集的口上那里摆摊。

板车往那儿一停,人高马大的孙铁树往后头一站,紧紧的盯着车上的货。

秦湘和米红军将衣服和袜子按照昨天的方法拿出来一些,秦湘身上穿的还是昨天那件外套。因为今天的货里多了一些男款的外套,所以米红军和孙铁树也一人穿了一件。

因为衣服有了分类,秦湘还特意将借来的一张蒲苇席铺在旁边了,女款的衣服放在车上倒出来一些,男款的倒在蒲苇席上,中间用袜子隔开。

这时候太阳已经出来了,空气中虽然还带着凉意,但太阳照着的地方也暖洋洋的。

秦湘搓了搓手,又喝了口水壶里的水润了润嗓子,便将昨天写的纸壳子摆在车头上,然后打开喇叭清了清嗓子。

在大集上出现这玩意儿还是比较稀罕的,秦湘见有人看过来,便开始吆喝上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服装厂衣服清仓大甩卖,男款女款应有尽有。八元一件儿十五两件儿,多买多减,不要布票,快来选购。”

昨晚她算了一笔账,三件二十一块有点不划算,不如就十五两件,这样一家子可以买一件男款一件女款搭配着来。

来赶集的人,有的是为了卖东西,有的是为了买东西,还有的是卖了东西买东西。

看见有人拿喇叭喊就忍不住驻足听了一耳朵,一听之下好家伙。

不要布票!

八块钱在这年月的购买力其实很可以了,衣服这东西价格一向居高不下还要布票,八块钱固然也很多,但比百货商店便宜还不要布票。

几个大娘瞬间就过来了,询问起来,“真的不要布票?”

“不要布票呢大姨。”秦湘笑眯眯道,“咱们是为了服装厂清理库存,所以不要布票,价格也便宜。向阳红服装厂您知道吧?就是这家厂里出来的货。”

秦湘随手拿起一条裤子,指着裤子说,“你看看这裤子质量,这做工,八块钱一条可真是非常合适了。那边也有男款,您可以给家里大爷也买一身。或者一人一件儿,两件只收您十五块钱。”

秦湘讲解的时候声音也不小,瞬间就有人围过来看了。

秦湘和米红军一人看一堆,秦湘给人讲解的时候米红军也在那儿给人讲解。经过昨天一天的锻炼,米红军这口才也锻炼出来了。小伙子长的本来就讨喜又喜欢笑,一干大娘大婶儿的还真挺愿意跟他说话的。

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又男款女款搭配,有人相中一件儿的时候就会推荐对方搭配一件男款的,还能便宜一块钱。

人满为患,不大的摊位被挤的水泄不通。

孙铁树的任务就是盯着不让人偷拿东西,目光在俩摊位之间来回扫视,也很辛苦。

在秦湘他们忙活的时候,李玉孔也拿到了三百件衣服,用车子拉着往附近另一个集市去了。

刚才他就问了秦洋今天秦湘的动向,知道秦湘望这边来了,就干脆不往这边凑热闹了。

秦洋拿了钱便回去招待所休息,然后等着秦湘他们回来。

这集市比昨天的小一点,但人流量也不小,他们从九点多摆好开始卖,一直到了十二点的时候达到顶峰。

中午他们根本就顾不上吃饭,一直到三点多人流褪去,秦湘这才哑着嗓子说,“小米,你去看看有没有卖吃的,随便对付两口回去咱还是去国营饭店。”

累了一天米红军竟还能精神抖擞,闻言忙不迭的跑集市里头了。

集市就设在镇上,镇上本就有一些固定摊位卖吃的,没一会儿米红军买了三个肉饼回来,三人就着凉透了的水吃了,这才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

袋子里的衣服剩了大约八十件,比昨天的多一点儿,秦湘说,“回去的时候也路过一些村子,咱们一边走一边卖。”

大集就那么大,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出来赶集,有事儿不能赶集的人也不少。

他们来的时候为了走近路就是走的村里,但为了赶路走的很快,这会儿时间也还行,想着明天一早就得走了,肯定得好好的卖一波了。

一进村子,秦湘就把喇叭拿出来了,“厂家清仓处理质优价廉的外套裤子,男士女士都有,八元一件儿,十五两件儿,不要布票,数量有限。”

秦湘一边走一边喊,直到到了这村子差不多中央的位置才停了下来。

起先只有几个孩子好奇跟着看热闹,接着一些在家做饭的大人听见了,也出来了。

在乡下有时候在家里听喇叭的声音听不真切,但在外头就不一样了,外头听的清楚。

秦湘也实在累了,就坐在板车上吆喝,米红军和孙铁树左右环顾,看有没有人来买。

秦湘也不着急,一遍遍的重复,终于人越来越多了,一个年轻媳妇问道,“小姑娘,衣服八块钱一件儿?”

“对,八块一件。”秦湘指了指她身上和米红军俩人身上的衣服说,“嫂子,就是我们身上穿的这种,您可以和大家一起过来看看,反正看看也不要钱。”

这种卖东西的方式在农村人看来其实不新鲜了,但走街串巷的大多是货郎,卖的也是针头线脑或者糖块之类的东西,这么进村里卖衣服的人还真没有过。

秦湘这么一说,小媳妇还挺不好意思的,见几个大娘大婶儿的也出来了,便一起围过来看着衣服了。

得亏这时候天还没黑,要不然还真看不清楚。

几个女人人手一件看着,一个大娘说,“这衣服不错,看着挺结实的,就是能不能便宜点儿。”

秦湘笑了起来,“大娘,这衣服八块钱一件还贵吗?我可不要票。”

“不要票?你这衣服来路正吗?”大娘上下打量秦湘,“不会是投机倒把的吧?”

闻言秦湘也不恼,解释道,“咱们这是帮向阳红服装厂搞清仓的,您去厂里问问就知道了。另外现在可没什么投机倒把的,国家鼓励个体户发展呢。您看看,这上头牌子还印着向阳红呢,向阳红服装厂可是大厂。”

向阳红服装厂离着这边也不是多远,这边住的人自然知道,以往他们买向阳红的衣服还得去百货商店买呢。一看上头果真是向阳红的牌子,人家又这么说多半是没问题了。

几个大娘还想讲价,秦湘无奈的打开袋子,“大娘,您看看,我这几百件衣服在集上卖的就剩这么些了,我是不想再把货带回去,路过这边村子才进村里顺便卖卖,您要是想要,那就两件儿十五,您一看平时就比较辛苦的人,给自己买一件奖励一下自己,再给家里大叔买一件儿。算您十五块两件儿,我再给您搭一双锦纶袜子,您看怎么样,这锦纶袜子我卖一双也得三毛了。”

大娘一听送一双锦纶袜子不由高兴,“就外头时兴的那种袜子?”

“对,就那种。”秦湘拿了一双普通锦纶袜子给她看,“南方那边儿都穿这种,您要是想要棉的也行,我给您换一双。”

秦湘这么一说,大娘就心动了。

“行,两件褂子。”大娘说着,回家拿钱去了,几个原本犹豫的大娘大婶儿也纷纷挑选,然后回家拿钱。

一个三十来岁的嫂子拿着衣服说,“小姑娘,我衣服拿回去,一会儿给您送钱回来,行不?”

说话的女人眉眼温柔,说话也细声细气,看着秦湘的时候格外的真诚。

她这么一说,其他几个也纷纷看了过来。

但秦湘上辈子看过多少人了,连亲近的朋友都能背叛,更何况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她哪敢信这话。

秦湘摇头,“这位嫂子,我就在这儿呆着,您就住这村里,来回也就那么几分钟,您拿钱过来拿就行了,我保证给您留着。”

“那算了。”那嫂子一看说不通把衣服放下了,“我回家看看拿钱吧。”

说完就走了。

待她一走,另一个嫂子就撇嘴,对秦湘道,“你没答应是对的,真让她拿回去了,这钱你也别想要回来了。你要去要,说不定还能被讹上。”

一听这话,秦湘就知道刚才那个嫂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秦湘也不多说,只道,“咱们说到底就是陌生人,往后我来不来都不一定,我都不认识她,哪能让她带回去呢。小本买卖不容易啊。”

几个女人又七嘴八舌的跟她打听秦湘赚多少钱,有没有对象这些事儿。

秦湘笑,“嗐,就挣辛苦钱,没多少。咱就是给厂里跑腿的。”

至于对象的事儿,说不说的也就那样了,反正明天她也就走人了。

女人凑在一起话多,衣服挑挑拣拣的你一件儿我一件儿的,没一会儿就下去了一半儿。

秦湘看着没几个人了,做完这几单便准备转移阵地了。

至于刚才那位嫂子,的确如几个女人所言,走了之后也没再回来。

秦湘也没高尚到一直在这等着,半个多小时在这村子里都能溜几个来回了。

车子出了村子,再继续往回走,第二个村子卖了二十来件儿,也卖了一些袜子,有人问内裤,但秦湘没带,有些遗憾。

没等回到服装厂十里地内,衣服都卖完了。

米红军兴奋的不行,跟秦湘说,“湘湘姐,你就是我亲姐,你可真够厉害的。”

秦湘心里也很高兴,但想着以后自己可是发誓要当老板的人,这种时候就得沉得住气,便瞥了他一眼说,“还行吧。”

“这哪叫还行。”孙铁树这一天可是非常感慨了,他竖起大拇指又一次夸奖,“你是非常行啊。小秦我跟你说,我这人佩服的人不多,你绝对是一个。厉害,真厉害。”

一天赚的估计快赶上他辛辛苦苦跑一年的了,怪不得现在那么多人干个体户赚钱呢。

秦湘心情愉悦,“回去咱们吃顿好的。”

现在还没出正月,天黑的也早,几人走到半路的时候天就已经擦黑了。

路过昨天路过的镇子的时候秦湘还感慨了一下,她其实挺想去问问李玉孔卖的怎么样的,但她太累了,现在就想回去休息,便打消了念头。

又走了一阵,突然几个人从野地里蹦出来,手电筒直接朝秦湘他们照过来,“把钱留下。”

秦湘知道,机遇往往伴随着危机。她敢大胆迈出这一步,何副厂长就能高看她一眼, 更何况她现在真的卖出了成绩, 给厂里目前的情况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

秦湘当然也担心这番话会不会引起何副厂长的不满, 但她还是说出来了。毕竟厂子的弊端可能领导都能明白, 但乐意创新跟上时代的领导就不多了。

秦湘慢慢的点了数,今天一共卖出去456件衣服,因为单价并不统一,所以统共收了3420元,刨除五百件的成本,净赚920元,而且还有44件衣服没卖出去呢。

至于她的那些袜子,除了送出去的十多双,普通袜子一共卖了一百多双,踩小人的袜子倒是卖了四十多双,也卖了六十多块钱,刨除本金也能赚三十多块钱。

秦湘笑道,“三哥,这个时代太好了,你看现在的情况,不说遍地黄金,只要踏实肯干,日子肯定比在地里刨食,或者在工厂里当工人要好的。”

这些话, 秦湘懂,作为搞销售出身的何副厂长其实也懂,只是自己懂还存在侥幸心理, 当秦湘说出来的时候, 就再也没有这侥幸心理了。

何副厂长沉思良久,半晌苦笑,“你说的没错, 厂子想要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 不过……”

她摇摇头, 声音苦涩, “以后再说吧,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数。”

何副厂长呆了一会儿就回去了,“我回去了,你也早点休息。”

秦洋目露沉思点头,“你说的没错。”

兄妹俩上了楼,秦洋就回房间休息了,秦湘则背着挎包进屋锁了门将挎包里今天收到的钱全都倒在了地上。

一毛的两毛的,五分的,一块的,堆在那里挺多的。

何副厂长也想改革,但没办法,厂里领导班子不乐意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实在是没钱购买新的设备,研究新的款式。

话说到了秦湘也就不再多说了,只要她的要求得到了回答其他的事儿跟她没关系。

秦湘将钱递过去,米红军嘿嘿笑了笑就接了。

进价和卖价米红军都知道,也大约能知道秦湘赚了多少钱,可要说嫉妒那还真没有。换了他可没这胆量一下子赊两千多块钱的货去卖的。一旦卖不出去可就全砸自己手里了。而且十五块钱看着不多,架不住现在工人一个月也才四五十块啊,十五块钱一天,两天就三十,快顶人家一个月的工资了。

送何副厂长下楼,回去的时候秦洋道,“湘湘,以前的时候三哥还觉得做个体户太苦,不好干,可现在三哥突然相信你能干好了。”

这话让秦湘有些意外,没想到她卖货才一天三哥的想法就有了这么大的转变。

国营工厂里,副厂长会有好几个分管不同的部门,上头还有厂长呢。做决定一般都会开会讨论, 但凡有不同意的,事情就得拖下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