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后,我赚嫁妆娶世子》
重生后,我赚嫁妆娶世子

第44章 我是万万容忍不得的。

“我觉得是这样的,至少我看见的,是我能感受到的。”李拾月如肯定般重复说着,对上徐老夫人的目光时,又觉得心中并不稳当。

“不过也是,殿下乃是储君,身边自然是子嗣昌盛为重。”

徐老夫人此刻眼中才显露出心疼,口中怜惜:“元娘既做了那个位子,日后承受的远不止两个良娣,四妃六嫔九婕妤,美人才人等更是无数。”

杨氏与荣国公相濡以沫半生,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一生一世一双人,可太子妃的身份却不能。

李拾月抬眸,看向杨氏隐忍的愁绪面容,不由得心里一怔。移开目光,对上徐老夫人平静的目光。

“这是早晚的事儿,如今重华殿除了元娘生育太孙,只有两个侍寝宫女,还是元娘做主,封为末等奉仪。真要论起来,太子是储君,自然是子嗣繁盛为好。”

李拾月回握住徐老夫人的手,眼眸抬起,认真地听着徐老夫人的话。待徐老夫人说完,她将自己的脸贴在徐老夫人的手心里,嘴中如似喃喃自语般,小到让人听得不清晰。

“若是我,我便自私些,嫁个寻常人,他身边不许有别人,只能有我。若他不能,纵然多厉害,我也不嫁。”

徐老夫人苦笑不得:“怎么,现在就想出嫁了?”

李拾月微微摇头:“倒也不是,我没有表姐的胸怀和气度,我是万万容忍不得的。”

“你倒是肯说实话,那你和外祖母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徐老夫人眼角上扬,摆明了要听明确话的架势。

“你今日就给外祖母说一说,你想嫁个什么样的郎君。”她倒是想问问李拾月有没有对徐家的这几个郎君动心,若是有她觉得合适,再好不过了,就怕李拾月什么心思也没有。

李拾月坐直身体,一双杏眼带着认真和坚毅:“便是我说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感情可以慢慢培养,但是我绝不会和别人分享我自己的夫君。日子是给我自己过的,若要别的女娘同我共侍一夫彰显我的大度,那我宁愿步不要。”

“同样就是人在好,不尊重我,我也不会愿意。纵然我是一介女娘,没有男子在朝堂的能力,可我自有我的一片天地。人活一世,阿娘生育我,您和祖母疼我,都不是叫我来受委屈的。”

“若没有这样的郎君,我就守着外祖母一辈子都不嫁,左右百年以后表兄管家也不会撵我走。”

她说的坚定,可最后一句话听在徐老夫人耳朵里,倒有几分不正经,徐老夫人笑骂:“胡说,你还能真不嫁人。真到那一天,外祖母就给皎皎准备好多嫁妆,让你挺直腰板。”

“就按着皎皎说的寻一个可靠的小郎君,等以后生了娃娃,都领回来,我就有曾孙孙咯。”

这些时日她过得别提多自在,自从那日婉拒徐云洋之后,她直到如今都没看见过徐云洋半分身影。

李拾月嫣然一笑:“那可说准了,您得听常嬷嬷的,千万要注重身子,要不曾孙孙都看不见您,那多可惜呀。而且您得看着他们长大,我得替我的孩子们,找外祖母讨要娶媳妇的聘礼呢。”

“若是寻常之物,我可不要,定挑一些外祖母看重的东西,留着讨媳妇用。”

徐老夫人作势生气:“方才还说不想嫁人呢,这功夫就想着惦记我的东西了。”

“哎呀外祖母!”

“那两家女娘品性如何。”徐老夫人目光平静,对于此事就在意料之中。

杨氏也明白,只是出于母亲的心理担心一二:“打听清楚了,左御史家的女娘是家中长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下面有一个弟弟,听闻是个知书达理的性子。

李拾月摇头,那倒不曾,倒是没必要因为几句话害怕,只是觉得悲凉。那日重华殿,她明明感觉得到太子是喜欢徐令妤的。

可如今,徐令妤身为太子妃,要与旁人分享自己的夫君。李拾月眼帘垂落,似是下了一场白雾般遮在眼前,声音不自觉地降低:“我觉得先前在重华殿,殿下很喜欢表姐的。”

李拾月垂着眸,手中的绣架握在手心里,再抬头时杨氏早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只有徐老夫人一双眼笑眯眯地看着她。

重华殿良娣,地位上自然是不如太子妃尊贵。太子妃乃是太子嫡妻,良娣是太子的侧妃,能上皇家玉牒,可说出去就是个有体面的妾室,寻常人家还分贵妾、良妾、媵妾、贱妾等好几种呢。

至于云麾将军之妹杜氏,为人张扬,极喜爱舞刀弄枪,与寻常女娘不太一样。”

“等惊蛰之后一同抬入重华殿,给殿下与元娘敬茶,算是礼成。”

“便是元娘的品性,也不会为了那些虚有的东西对人如何,她是你一手带出来的,孩子什么样为娘的怎么会不知道。”

原是她听徐老夫人的那番话,不禁出神,连杨氏离开都不曾发觉。

“外祖母。”

徐老夫人嘴角噙着笑意,握着她的手拍了拍:“怎么,外祖母说的那些吓到你了。”

话音落,李拾月垂眸,忽然自己的手掌覆盖了一层温热,抬眸竟然是徐老夫人略含深意的目光。

“官家赐下的两个良娣,左右好吃好喝供着,殿下若是喜欢也不会驳了嫡妻的面子。且不说殿下是否那样的人,便是官家也第一个不允。”

“方才你大舅母在,我若是也这般怜惜,叫她们母女如何是好。可换个角度想,元娘已经做了太子妃,若是奢求太多,会不会是水盈则亏。”

“就这样,她守着太孙与殿下管理宫务,我相信她在这件事上会有自己的决断。”

徐老夫人说得多了,掩唇咳嗽两声:“不过等明日你还是探探口风,莫要因一时之气,做错了事儿。”

杨氏颔首,明白其中深意:“儿媳明白。”

徐老夫人不知在想什么,端起手旁的茶盏只说了一句:“一顶小轿抬进去的,还要给主君主母跪下敬茶,这妾室不是那么好做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