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张浩朱允熥》
张浩朱允熥

第258章 怎么是他(2)

武定侯郭英的小侄子,故陕国公郭兴的老儿子,已故郭宁妃的侄儿,已故鲁王的表兄弟......

正儿八经根正苗红的淮西功臣之家子弟!

“你怎么在这?”李景隆又问道,“淮北水灾把你......?”

被几个锦衣卫簇拥的青衣男子,绷着的脸上也露出微笑。

躬身作揖,“下官见过.....”

“哎,骂我!”李景隆停步,佯怒道,“你小子跟我整事儿是不?”

李景隆心中一惊,“抓捕涉及私盐的官员,皇上居然没用京师的锦衣卫,而是中都的人?”

他心中想着,面上依旧是笑,“哟,那不是高升了吗?”说着,笑道,“跟我说说,你现在什么官职?”

郭官僧笑笑,没说话。

“跟我还藏着掖着?”李景隆笑道,“回头朝廷邸报下来,我还能不知道?”

郭官僧眼角扫了下赵石,“蒙皇上隆恩,侥幸任锦衣卫指挥同知!掌印管事!”

“哦?”饶是李景隆城府老练深厚,也不免微微吃惊。

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锦衣卫指挥使的副手。

要知道当初何广义就是从锦衣卫指挥同知的位置上,接替了当初的蒋瓛成了锦衣卫的都堂。

眼前这郭官僧,就是下一位锦衣卫都堂?

锦衣卫指挥使的全称,都指挥同知掌本卫堂上印,所以才称都堂。

郭官僧这个同知,还兼着掌印....是个权力极大的副手!

脑中这些还没消化,下一秒李景隆差点惊呼出声。

就听郭官僧继续说道,“掌本司印!”

这些官职赵石听得不甚明了,李景隆却越发惊诧。

“本司印,你是哪......?”

郭官僧一笑,“掌南镇抚司印!”

“坏了,老何是要倒霉了吗?”

李景隆心中惊道,“他是做了什么让万岁爷不满意的事吗?好么秧的,怎么给他脑袋上弄了个大爷?”

锦衣卫北镇抚司是对外,南镇抚司是对内!

北镇抚司对外侦缉,办案,审讯,牢狱。

南镇抚司就一条,查锦衣卫的内部问题。

“不能啊,以万岁爷的性子,若是觉得老何没用了,直接换人就是。再说,万岁爷明显是抬举老何呢,给他一个廉政院的差事呢!那为何,又把郭家的子弟,提拔成锦衣卫同知?”

李景隆脑子里乱糟糟的,就是想不清楚。

但此刻不能冷场啊,他只能拱手强笑,“那可恭喜贤弟了!”

刚才还叫人家郭小四,现在直接叫贤弟!

随后,李景隆又问道,“涉及私盐案这些人犯,已经都抓了?”

“反正皇上手谕上的,都在这!”郭官僧指了下那几辆囚车,忽然眯起眼睛,“曹国公,有见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咱俩这关系,说!”李景隆大笑道。

“下官抓捕的河道衙门千总,水兵营千户说,当初之所以放行那些私盐船,是因为得了贵府的授意........他们还说,是府上的.....”郭官僧故意放慢了说话的声音,看着李景隆的表情。

倘若李景隆一见他,不上来就夹他脑袋弹他脑瓜崩,这些话他不会说。

起码不会当着国舅爷的面说,但是....李景隆总是摆大哥的谱儿....那就得给他两句了!

但他失望了!

他看到的是李景隆那张,罕见的狰狞的脸。

“这案子你知道多少?”李景隆嘴角动动,“哼,说和我家有瓜葛?哼,几只小猫小狗也能攀扯到我家吗?”随即,又冷眼道,“你不会听风就是雨吧?”

郭官僧出身好是好,但他爹死的早!

而且,也和李景隆差太多。

再说了这种言语上的小把戏,他李景隆见多了,能怕你郭小四?

换郭老四来李景隆当然退避三舍,可你不是老四,你是小四!

郭官僧闻言,马上笑道,“我就说么,您什么身份,哪能跟这种事有牵扯?”

两人之间,三眼两语之中,不知为何有着淡淡的火药味。

这一点,连赵石都听出来了。

李景隆也是一笑,很是不屑,“就算有牵扯也正常,打着我旗号办事的人多了,我也管不过来不是!”说着,又笑道,“就算我真有牵扯,说句好不听的,还有万岁爷给我做主!”

郭官僧的脸顿时有些挂不住了,李景隆的言外之意,他这样的身份,别说是这种小事,只要不是谋逆大罪,皇上都不会把他怎么样!

“既如此,那就是他们瞎说!”郭官僧笑笑,摆手对身边人说道,“去,把他们舌头个割了,让他们乱说话!”

“喏!”几个属下也不废话,抽出腰间玉柄小刀就奔囚车而去。

不多时,渗人的惨叫声响起,让人太阳穴突突的。

“您.....”赵石忍不住开口道,“人犯的舌头割了,怎么审讯啊?”

“国舅爷放心!”郭官僧笑道,“舌头没了,他们还可以写字啊!”说着,又拱手道,“国舅爷,曹国公,下官职责在身不能久留,先告退了!”

“成,回了京城一块吃酒!”李景隆笑眯眯的说道。

“那下官就等着您的帖子!”郭官僧又笑笑,然后好似刚想起来一般,开口道,“对了,您还不知道吧!我四叔也马上来淮安了!负责淮北军务!”

那男子苦笑,“下官不敢......”

话音未落,李景隆一个箭步,上去用胳膊夹着对方的脑袋,直接一个脑瓜崩,“郭小四,你小子几年不见,学会整景啦?”

“曹国公好记性!”郭官僧笑笑。

李景隆这么一说,赵石就知道眼前这人是谁了。

这个名字他听都没听过,但一见这人他就知道这人的地位非凡,因为这人身后好似亲兵一样站着的几个锦衣卫,看服饰都是千户的品级。

听见李景隆的声音,见他走来。

说着,揉揉对方的脑袋,“忘了你小时候,拿弹弓子射我坐骑的事啦?我好好一匹口外马,让你把眼睛都给弄瞎了!”

“呵!”那青衣男子笑笑,不动声色的推开李景隆,“那时候,下官不是不懂事吗?”

说着,赶紧拉过赵石,开口道,“这位是承恩侯家的大公子,万岁爷的内弟,国舅爷!”

而且,不是那种普通的千户,而是世袭千户。因为他们腰间,除了配刀之外还挂着玉炳的小刀。这种做工精美价值不菲的玉炳小刀,可是大明豪门子弟的标配。

也就是说眼前这几个低调的锦衣卫千户,很有可能是因为父祖的功劳,世袭的锦衣卫千户。

“这位!”李景隆又开始对赵石介绍郭官僧,“故陕国公的幼子,排名老四!他小时候,总是跟着我屁股后头跑。”说着,又看看郭官僧,“记得你第一年入宫当侍卫,就在我那一班是吧?”

李景隆爽朗的大笑,脸上好似真挂着故人重逢的喜悦。

随即,他忽然一拍脑门,“看我,忘了介绍了!”

“下官已调任京城了,接到圣旨就快马加鞭从凤阳赶过来,抓捕私盐案的人犯!”郭官僧说话不卑不亢,很是得体。

“这小子原是凤阳留守锦衣卫指挥使,现在调任京城了?”

那青衣男子赶紧俯身道,“卑职郭官僧,见过国舅爷!”

“岂敢岂敢!”赵石慌乱的摆手,“这位大人多礼了!”

说完,轻轻的整理下衣襟,跟李景隆拉开两步距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