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第290章 横竖都是死,就看他们选择那条死法了

“门阀之说,起源于士族。”

“最早的士族,皆是春秋战国,被那群七国的王公贵族扶持而起的附庸。”

“历经了五胡乱华,所谓的王公贵族几乎都被扫清,这才有了这些士族门阀的崛起之机。”

面对这条他甚至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即便已经亲手处理了胡惟庸案,看过了太多胡党官员审讯出的卷宗,听过许多人临终之前的控诉,面对此等人心之暗,朱标却也不由得一阵恍惚。

他无法直视天下读书人簇拥的圣人嫡传之家做出此等事来。

“家是在国之前的。”

“是谓家国。”

“但身为为君者,国运之绵延当为要冲,国之利,胜于家族之利。”

“是谓国家。”

“这是为君者与天下士族之间最根本之冲突。

“至于那些随王朝兴衰,代代更迭的臣子,乡绅。不过是眼热于士族之利,几千年来,上行下效的拙劣效仿者罢了。”

“只是由于利益一致。”

“每当遭受清算时,他们会天然抱团以对抗皇权。”

“至于那些偷逃赋税,兼并田亩之症结,都不过是这根本冲突的具体表象而已。”

听着这段对门阀赤条条的剖析。

朱标的眼里满是震撼。

不禁拖延了口唾沫。

这等的权谋治国之说,无论是他所读过的经史,还是与宋濂和朝中大臣们的问政中,都从未感悟过一星半点。

就是在老朱的口口相授下,他也不过领会了一点皮毛。

哪里听过这等如醍醐灌顶一般的治国箴言。

真真可以于治国一道开宗立派了。

留待了将近盏茶的功夫。

朱标才算领会了常升的意思,轻叹一声,用略带些干涩的嗓音问道:“所以,孔家必须灭,是么。”

常升没有再隐瞒自己的心思。

只是微微颔首。

“算起来,我与孔家并无任何的利益冲突。”

“只是欲想大明兴盛,孔家的存在恰巧就挡在了那。”

“清了这块绊脚石。”

“无论是推行田亩的清丈,还是施行教化之变革,杀鸡儆猴的威慑都足够了。”

“我也并没有想对孔家赶尽杀绝的意思。”

“但只龟缩盘桓在曲阜一地,笼络天下读书人人心的孔家,定然是没有散至整个大明,为天下兴学的孔家的作用来的大。”

“只要彻底清除了孔家那些权欲熏心之辈,官学之校订,也可以让孔家人继续参与。”

“只是官学后续定然会做出删减,修改和增添。”

“旨在为大明朝廷培养、教授、筛选治理国家的实干之才。”

“待到大明富裕了。”

“有余力将官学开至

却不得不直面一个更加惨烈的现实。

在苏州死去的贺峻,即便只是区区九品,却也是自己亲封指派,东宫的直属官员。

当听见朱标呢喃的这一句,常升明白,朱标心里的天平已然倾向于“收拾”孔家了。

他也便缓缓开口,将自己为何执意要清扫孔家的理念阐述出来,算是给小朱的天平最后加码。

更要命的是。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全本免费阅读

代表的是他这位太明太子的颜面。

倘若他不追本溯源。

孔家真不惜以族人性命为代价,要挟朝廷之时,他究竟是选择公布真相,迎接天下读书人的质疑。

只要他不立即做出决断,立即镇压孔家,斩断他们所有的退路,将苏州府的孔家上下连带曲阜孔家都管控起来。

事态的发展,只怕最终都会演变成常升所设想的局面。

“门阀之害,竟至于斯乎?”

而真当朝廷钦差抵达苏州府,要彻查谣言时,孔佳慧眼睁睁的做事,自己不惜杀掉一个朝廷官员才达成的利好局面受损么?

到那个时候。

“他们的理念和族学的教化,几乎都传承于那些于分封中获利的王公贵族,并根深蒂固,。”

“先有家,后有国,家族之利胜于国之利。”

还是姑息养奸?

纵容一个孔家绑架整个大明朝廷,破坏朝廷的利益呢?

太子的威望,乃至整个大明朝廷的威望,都将受损。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