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首辅家的貌美小夫郎》
首辅家的貌美小夫郎

第 128 章

就是三月初的京城天气,还有些冷。

这个时间考试,对一些身体不太好的考生来说,很是不友好。

不过,顾烨几人就没这个忧虑了,他们都是身体倍儿棒的主。

韩子卿行刺圣上的事情,虽闹得轰轰烈烈,但结束地却非常迅速。

韩府全部斩首,韩氏全族流放,汪太师被罢官。

不过短短几日的功夫,就出了处理结果,这速度快得简直令人咂舌。

会试考题还是老套路,就是八股文、策论、帖经这些东西,万变不离其宗。

顾烨除了在诗词方面弱点,其它题目都答得行云流水,且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他不敢保证能够拿到这次会试的魁首,但排在前几绝对没问题。

没办法,当今圣上看重实政,这个他擅长

当然。

顾烨自得归自得,答题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曾经末世的经历让他习惯了,不管做什么,都要全力以赴,才是生存正道

有着如此性格,会试的结果不出意外。

顾烨再次成功拿下会试魁首会元

顾小弟也不甘示弱,同样再次紧跟第二。

卫志辛实在没他们兄弟俩

的变态,不过也挤进了前20名,只要殿试不失仪,成为进士完全没问题。

一时间,顾烨兄弟的名字在京城,是彻底传来了。

今年的科举结果,都不用再等,大家就知道了,状元绝对是顾烨无疑。

因为没有一个帝王,能够拒绝在自己的统治下,出现一个六元及第的祥瑞。

而顾小弟虽然是第二,这个尝尝被人忽略的名次。

可谁让他和顾烨是亲兄弟呢

他能够紧紧跟在自己六元及第的兄长身后,可见他的才学也是不差的,就是碰到了自己哥哥这个怪胎。

但凡他晚一届参加科考,他指不定就是下届的魁首呢

这兄弟俩,真是绝了。

“顾家兄弟当真厉害,不知出自哪个高门我怎没听过姓顾的权贵世家”

“你当然没听过了,听闻顾家兄弟就是寒门出身”

“嘶,竟是寒门这顾家可真是祖坟冒了青烟”

京城百姓震惊万分。

如此表现,倒不是他们看不起寒门,而是寒门资源不足,大多数寒门子弟在学识上,的确是比不上精心培养的权贵子弟。

顾家不过区区乡野泥腿子,竟出了两个力压群雄的后辈,大家不瞪大眼睛才怪。

这都如何养的孩子啊,真是羡慕死个人了

而京城的贵族们也很是惊讶,不过历来考中一甲的寒门子弟也不少,六元及第名头是好,但也不足以让他们失态。

倒是有很多权贵想把女儿哥儿嫁给顾烨兄弟拉拢一下。

可惜,顾烨早就在荣亲王宴会上,表明已经成亲,且此生不纳妾的话,大家也只能想想。

最近圣上心情不好,京城官员都夹着尾巴做人,谁也不会为了两个前途不明的优秀学子,做出强买强卖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

自古科考出来的状元那么多,真正能爬上高位的又有几个

现在的顾烨兄弟名声好是好,但还没达到让他们大动干戈的程度。

而这样的想法,也减少了顾烨不少麻烦。

会试结果出来后,就是最后的殿试,考完他们这些学子就可以毕业了。

殿试上。

在见到身穿龙袍的圣上时,顾烨和顾小弟明显露出了震惊之色。

当然,顾小弟是发自内心,难以置信把孩子寄养在他们家的邹老爷,竟然就是当今圣上

而顾烨就是演的。

其实他也不想当演员啊,谁让皇帝搞微服出行,隐瞒身份那套呢,他可不只能陪着一起装傻充愣么。

圣上对他们眼中的神色,以及镇定的表现很满意。

没有过多废话,圣上环视大殿上的新科学子们后,便直接威严吩咐,“颁发试题。”

此次殿试题目比之往年的笼统,要明确很多。

只有一句话边疆夷族之乱,何解

题目描述很直白简单,可回答却不容易

众所周知,大晋朝虽统一了中原,但边疆周围,却还存在很多蛮族。

其中暂不详细说,先说现在殿试题目中提到的“夷族”吧。

这个夷族要说有多么厉害和庞大,并不至于,根本比不上最头疼的草原部落。

对方虽然每年都会来骚扰大晋边疆,但下手并不狠,就是属于那种抢一部分就走,不会闹出人命的苍蝇。

因此。

对这个夷族,大晋出兵攻打不划算,不出兵收拾它吧,又年年都来膈应

着实让人烦得很,这不,朝廷的官员想不出好办了,碰到今年科举,就干脆把问题扔出来,看能不能在新科学子们身上找到解决灵感。

新科学子们

大家能怎么办,只能绞尽脑汁想办法答题呗。

不过,这种满朝堂官员都没想出好对策的事情,就凭他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学子,基本大半也都是麻爪,只能纸上谈兵。

除了顾烨。

顾烨看到这题目后,仔细在脑中回忆了下夷族的地理位置,民族生活、军情等等情况后,就想出了个有点损,但超级管用的好法子。

打贸易战

既然出兵征伐夷族不划算,那贸易战就是兵不血刃收复这个麻烦小部落的最好办法。

而贸易战其实并非后世才有,只是后世用得比较多罢了。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个叫做“管仲灭鲁”的故事,而这也是顾烨曾经世界历史中特别有名的贸易战鼻祖。

这个朝代的历史中还未出现过如此例子,所有人都还没有贸易战的概念,简直就是他直接发挥的好机会啊。

顾烨嘴角勾起,下笔如有神刷刷开写。

“夷族虽弹丸之地,但根据种种文献记载推断,夷族所在区域,乃是大晋通往西域陆行的最快道路,收复夷族,可开西域商路,利大晋千秋”

“吾从晋史山川录记载中了解,夷族之地气候水土,极适合种植剑麻等植物,当地百姓最大的收入,便是由此而来。”

“吾朝可令大量商人前去收购麻植,致使夷族百姓为求高利,增种麻植,放弃粮食土地耕种”

“如此不出三年,夷族必定依赖商业为生。届时,吾朝再斩断商业来往,夷族百姓必定闹事,夷族首领只能俯首称臣”

贸易战,主打的就是一个我很损,但我光明正大,你奈何我

夷族首领

听我说,谢谢你。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但也不奇怪。

汪太师身居高位,又是明确的皇子党,政敌太多了,他一朝露出把柄,大家可不就赶紧把他给撕了么。

毕竟,能够考中举人的,不论多少,腹中都有一定真才实学。

而且举人就已经可以补官,身份不算低了,走到这种地步,几乎没有人会头铁再用“带小抄”这种低级手段作弊,检查方面待遇自然就好很多。

不过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悄悄收敛好友“尸身”,倒上一杯薄酒践行,然后调整情绪,继续埋头读书,为开年的会试做准备。

一秒记住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对此,圣上并不介意,反正他收权目的达到,没影响百姓就成。

朝堂自古就是如此凶残的地方。

由此可见,当今圣上在对待黎明百姓上,确实不愧明君二字。

时间过得很快。

待年节后的元宵结束,三月初,众人期待已久的会试终于来临。

其实会试没什么好说的,流程和乡试差不多,只是在检查方面相较乡试,不用再脱衣服那么严苛了。

也就顾烨这些还未入朝的学子,以及百姓们没受多大影响。

街上该怎么热闹,就怎么热闹,圣上并未暴露自己被行刺的消息打扰百姓过年的心情。

会试当天。

所有考生顶着寒风,天不见亮就到贡院门口排队,在众人或期待,或兴奋,或忐忑的心情中,踏入改变他们人生的战场。

当然。

因为韩子卿的“死”,顾烨几人心情都很低落。

原本好好的一个年节,因为这些事情,京中权贵们相互交锋,过得是兢兢战战。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