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让你掌握规则,没让你去降服女帝》
让你掌握规则,没让你去降服女帝

第21章 吾侄有圣人之姿!

年仅三十岁。

观想法境,叶无观。

当代儒道大师兄。

此言一出。

瞬间。

即便是养气功夫极好的众儒生们,也是勃然大怒,怒气填胸,说不尽的愤怒。

若不是古踏地在此,恐怕会认为叶无观才是古砚尘的二叔。

古踏地沉默了片刻,道:“他老人家安排的?”

叶无观摇摇头。

古踏地当即摇头,道:“既如此,你不得去。”

这么说吧。

书院七位弟子,对古砚尘的宠爱不在古踏地之下。

好在。

她不在。

不然,疯狂起来。

他都未必压得住。

叶无观平静道:“我只是来通知你。”

古踏地:“……”

就在此时。

圣钟二响。

古踏地眼睛骤然微眯。

圣钟二响的影响力远超于古砚尘被逐出国子监。

这片天地。

直接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他们都在等。

等消息传回来。

……

消息很快传来。

那人身穿儒袍,面容憔悴,倒是气息比先前那人浓厚,身份也高贵不少。

他对古踏地以及叶无观一礼,对于国子监发生的事情简单的概括,道:“世子被逐出国子监后,留下一句诗,从而引起圣人钟二响。”

此言一出。

在此所有人都是大惊失色。

蓦地。

古踏地怔在了原地。

随即。

古踏地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身份,放声大笑了起来,声震稷下。

“哈哈哈!”

“谁说吾侄无才?”

“仅仅一句,就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吾侄有圣人之资。”

“今日高兴,召集各大儒生,三日后吾要讲学,所有人都能前来听课。”

稷下学宫众弟子,皆无一人感到嫉妒,反而觉得格外的自傲。

只因古砚尘出自稷下学宫。

他们恭贺着。

“恭贺山长!”

“恭贺山长!”

“恭贺山长!”

“……”

叶无观目光看向了国子监,淡淡一笑,没有再去接回古砚尘,而是返回书院。

现在。

难受的是国子监。

……

大殿内。

满朝文武都在等待。

不多时,一道身穿锦衣的女子快步前来。

内卫跪在地上,低头汇报道:“北阳世子被国子监司业,以不尊师正道为由,被逐出国子监!”

顿了顿。

满朝文武,心思各异。

更有的人皱了皱眉头,暗骂了一声。

真是一步臭棋。

古砚尘要去就去,就算让他待在那里又能怎么样?

天书又不是说想看就看的。

你们倒好。

直接断绝后路了。

内卫继续道:“北阳世子在临走之前,留下一句诗。”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从而引起圣钟二响。”

女帝柳眉倒竖,星辰般的美目流转着,说不清的神秘。

满朝文武:“!!!”

无一例外。

朝堂之上,一下子变得嘈杂了起来,惊讶不断。

“这怎么可能?”

“古往今来,就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一句诗怎么可能会引起圣人钟响,而且还是两声?”

“若是完整的,不就可能惊圣吗?”

“这还是古砚尘?”

“还是那个纨绔?”

“他还真的一跃九境了?”

他们一直以为古砚尘的病,是靠着一跃九境治好的,只是北阳王的传出来的借口而已。

可看如今的现况。

还真可能不是假的。

那小子,真得到了圣赐?

这意义非凡啊!

那些武勋们撇了撇嘴,对他们而言,最瞧不起的就是儒生,只会靠一张嘴说话,还不如拳头利索,鉴于古砚尘身份的缘故,还是高看了几眼的。

惊恐过后。

便是对于古砚尘的安排。

户部尚书道:“既然有如此本事,不尊师重道一事姑且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再度入学吧,若将来有所成就,或许能够得到一观天书的机会。”

其余人也是点头称是。

“这倒也是!”

“品性可以慢慢改!”

“如此圣赐,世间罕见。”

他们想法很美好。

在他们的心中认为,国子监就是香饽饽,就算是被拳打脚踢之后,又被欺辱之人也会屁颠屁颠再度拜入。

礼部尚书周玄清上一次就是他亲自前往北阳赔礼道歉,经过与古砚尘短暂的接触,知晓古砚尘可不是寻常的学子。

身为大周官员的他,对于他们的行为也是顿感无语。

周玄清语气淡淡,道:“北阳世子被如此驱赶,以他的心性怎么可能轻易回来?”

“一旦古砚尘有所成绩,或者完善此诗,国子监将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笑话,有眼无珠之徒。”

“左相!”

“你身为国子监的创始人,难道对于那一群有眼无珠的夫子,就没什么说的吗?”

诸葛社稷眼睛一瞪,完全不背锅道:“关本相何事,国子监现在又不是我在管,就算是丢脸的也不轮不到本相。”

这一刻。

满朝文武也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国子监。

是除稷下学宫外,替大周培养读书人的部门。

若因今日一事传出去后,导致名声一落千丈的话,恐怕天下大部分的读书人,要想拜入国子监,恐怕会处处受阻。

名声呢。

如此大才竟驱除而去,谁还愿意前往国子监呢?

女帝吐语如珠,声音柔和又是悦耳,却又自带一股威严,道:“国子监建立初心,便是教导天下学者,从未有过在开学之日,将学子逐出国子监的先例!”

“张天和,古砚尘被驱除一事,你如何解释?”

女帝开口。

目前。

她是站在古砚尘那一边的。

张天和。

户部尚书。

张天和心一下紧缩起来,一股凉意席卷脊背,公涞的祖宗十八代早就被他问候了一遍。

古砚尘身份很特殊。

他是山长的侄子。

他看似平静,可浑身上下那股淡淡的杀意,却不是在开玩笑的。

来者,孔浩然书院大弟子。

现在。

“北阳世子被逐出国子监!”

更是夫子的外孙。

不过。

古砚尘虽然拥有大周纨绔子弟之名,却实实在在是他们的小师弟。

国子监岂敢辱他?

却在此时。

天边有一青袍大儒乘云而来,面如凝脂,缓缓起身,平静道:“师兄,我去接回小师侄!”

古踏地是他们的恩师,他的侄子也就是他们同一辈的。

所以。

先帝曾言,若入朝为官,尚书之下,任他选择。

古踏地见到来人,嘴角不由一抽。

而。

古砚尘拜入国子监,是看得起他们。

严格来说。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