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刘荣刘彻相遇依旧》
刘荣刘彻相遇依旧

第16章 吴王起兵

“诸位,看到没有,这刘启是要拿我开刀了,他削夺其他诸侯王,不过是几个县,顶多就一个郡,现在,却一下子要削夺我两个郡,其心何其毒也!”吴王刘濞说,“今天把大家请来,就是共同商议此事,你们都说说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吧。”

“启禀吴王,这两个郡是肯定不能交还给朝廷的,原本,我们还没有打算现在就起兵,既然朝廷已经率先撕破脸,对吴王您下了重手,那么我们也就没必要再瞒着盖着了,”说话的正是周丘,“我建议立即诛杀朝廷在吴国境内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同时派使臣通知其他六国,以及匈奴、东越、闽越,联合起兵。”

“可以,”吴王说,“你们也看到了,并不是我想这样做,实在是被朝廷逼得没办法啊,我做错什么了,犯了什么罪了?他今天能无端下旨削夺我两个主要的郡,明天就能下旨削夺我四个郡,六个郡,我们吴国总共又能有几个郡呢?能经得起朝廷这样削吗?照这样下去,不出两年,所有的封地就都被削完了,我们在座的都喝西北风啊?”

旨意一下,诸侯震动。

这一天,吴王亲自来到了胶西王府。

“孩儿向叔父请安,”胶西王刘昂给吴王刘濞施礼,“不知叔父大人亲自驾到,有失远迎,还望叔父见谅。”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田禄伯说,“我们就以这个名义,率兵攻打长安,这就叫出师有名。”https:/

“好!这个口号不错。”吴王站起身来说,“我的小儿子今年十四岁,老朽今年六十岁了,那么,即日起,征调我封国以内的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共同举兵西向,以清君侧。”

“是,谨遵吴王旨意。”

“那么各位都说说我们该怎么用兵吧。”吴王说。

“在下建议,我们兵分两路进兵,”大将军田禄伯说,“请吴王分五万人马给我,我走南路,沿江而上,先攻取淮南,再进攻长沙。而吴王您亲率大队人马,走北路,这样,我们南北呼应,两路夹击,朝廷定然是顾此失彼。”

“这个请容我三思。”吴王一听他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对他想单独掌兵一事,心中有点犹豫。

“我有一计,可获全胜。”桓将军说。

“哦?什么计策,说来听听。”

“吴王,我们的军队和朝廷的军队各有优劣,如果我们贪图得到沿途的城池,那么,势必影响大军进军的速度,如果等到朝廷调集车骑部队赶到,在平原开阔的地方与我军会战的话,将会对我军大大的不利。”桓将军说,“所以,我建议,我们要扬长避短,快速进兵,不要恋战,大军直取荥阳的敖仓粮库和洛阳的兵器库。”

“那你们大家看呢?”吴王说。

“我不同意,他的这个策略太过急躁冒进了,”有部下说,“那敖仓的粮库和洛阳的兵器库是那么好攻打的吗?万一打不下来,怎么办?桓将军年纪还轻,我觉得让他冲锋陷阵还行,他哪里懂得带兵之道呢?不要以为读了两本兵书,就把自己当成战神了。”

吴王点头,也觉得桓将军太有想象力了。

“吴王,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您赐我一柄汉节即可,”周丘说,“我一路向北,我定会给您老人家招来十万将士。”

“好,这个我可以答应你。”吴王说。

会后,吴王与太子刘驹商议说:“田禄伯要分兵五万,倘若他一旦掌握了兵权以后,攻城掠地,将来背叛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此人非我刘氏本家,人心叵测,不可不防。”刘驹说,“兵法有云,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敌人薄弱环节,我们本来就没有朝廷的人马多,如果再一分兵,怎么能是人家的对手呢?因此,最好还是不要分兵。”

“我儿所言是也。”吴王点头,因此,就放弃了田禄伯的用兵计划。

“贤侄快快请起!”刘濞说,“都是自家人,不必拘礼。”

二人来到客厅之中,分宾主落坐,仆人上茶。

没多久,朝廷再次下旨:削夺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

诏令传到吴国,吴王立即召集几个主要谋臣和将领在府中商议此事。

“凑齐了,约有八万左右。”

冬天,朝廷下旨:因赵王刘遂贪赃枉法,淫乱后宫,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昂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

刘昂将其他人都打发出去以后,这才说道:“叔父,你前者来信我已收到,信中所说之事,我已知晓。你说这景帝刘启是不是太过份了?售卖爵位,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嘛,他们朝廷不也一直在干这种事吗,为何削夺了我六个县?他现在是一点也不顾及兄弟之情了。”

“贤侄,我明白你的心情,目前,自从那个匹夫晁错向朝廷上奏了削藩策以后,朝廷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削藩,什么售卖爵位,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这次,虽然没有削夺我的封地,但是,我想也快了,而且,他要么就不削,要削,肯定就不止六个县那么简单了。”

“好,贤侄,你有什么需求吗?有的话,尽管提,只要是叔父能做到的,一定全力支持你。”

“那也不少了,仅楚王刘戊,你,我,我们三家的兵马加一起就有三十多万了,还有其他四个诸侯王呢,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他刘启是非败不可。”

“叔父,我马上再通知我的兄弟,以及齐国旧地其他诸王一齐起兵。”

“那太好了,有了这么多人的帮助,我们何愁大业不成?”

“我此次前来,也正要与你商议此事,”吴王刘濞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并非我等不念骨肉亲情,也并非我等想与朝廷对抗,实在形势所迫,身不由己啊,近期,我已派使臣联系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以及刘雄渠,大家一致同意联合起兵,另外,还有匈奴、东越、闽越也同意支持我们,如果你也同意的话,待我们攻克长安,事成之后,我将与你分天下而治,不知你意下如何?”

“既然叔父看得起我,亲自前来洽谈此事,”说着,刘昂站起身来,把桌子一拍,咬牙切齿说,“好,既然他刘启不仁,就休怪我等不义,这就叫君逼臣反,臣不得不反,叔父,我同意了,与你们一齐起兵,向朝廷讨个公道。”

田禄伯说:“吴王,有句话,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对抗朝廷,也要有个正当的理由。”

“言之有理,那么,依你之见呢?”

“这个不用,不瞒叔父您说,这些年,我也积攒了不少钱财,粮草。”

“好贤侄,有出息,那你手下目前有多少兵马?”

“叔父,这刘启听信小人谗言,不顾骨肉亲情,照此下去,我们肯定是没有活路了,该怎么办呢?”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