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第174节

宁湘笑着道:“那奴婢立刻就过去。”

荞安轩,燕明荞躺在床上睡午觉,只不过睡着的人呼吸匀称,也不会时常翻身,但她时不时就翻一个身,眼睛也没闭着,俨然是醒着的样子。

其实燕明荞平日这个时辰早就睡着了,估计都睡上一觉了,但今日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马上要会试了,若是因为议亲耽误功课,那就不好了。

陈氏笑了笑:“若是能定下来,这孩子也安心。”

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但也不能真等一年半载后再定亲,万一这期间燕国公府看中别人了呢。

不过也可能是说得太高兴了,一时忘了时辰,这才晚了。

燕明荞在屋里躺着,丫鬟们还以为她睡着,所以她不知道沈氏已经回来,还睡了一觉。

燕明荞这般在床上胡思乱想,然后听见里屋这门被敲了敲,“姑娘,可醒了?夫人叫你过去说话。”

是晴日。

燕明荞午睡的时候,一向不喜旁人在屋里守着,这又翻了个身,猛地坐起来,她咳了一声,声音小小的,装作刚醒的样子,“我这就过去。”

燕明荞心里明白,有些事儿急不得,已经发生的事摆在那里,早去晚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就像当初乡试放榜,名次早就写在那儿了,就算小厮去得早,名次也不会改变。

同样的道理,她就算早点去正院,成与不成早已成定数。

但燕明荞还是想早点知道。

她快点起来,换了身衣裳,又叫晴日进来把头发梳好,打理妥当了,披上薄斗篷去了正院。

进屋之后甜甜一笑,行了个礼,喊道:“见过母亲。”

沈氏坐在榻上,她对燕明荞招了招手,“过来坐。”

女儿笑得明媚,进来之后屋子都亮堂了,等女儿坐下,沈氏也没卖关子,她道:“今日我去见了顾夫人,倒是个和善人,说话大方得体。相处……现在自然是好相处,只不过这女子嫁人前,婆婆都是这般和颜悦色好说话的。

其他的……顾言还有个兄长,今年二十六岁,如今有两个孩子。绵绵你是知道的,顾家家世上算得上人口简单,上头又有长兄在,日后这亲事真成了,你嫁过去也不用操心什么。等分家之后,两个人过日子,总比一大家子过日子好。”

女儿能赚钱,多给老人一些,夫妻俩的日子能甜甜蜜蜜的。顾言这些年攒的钱,太傅府再出一些,能给置办一间不错的宅子,刚成亲,两人住小一些也没事。

毕竟住的院子就一个,也不会换来换去。

说起这些的时候,沈氏心里五味杂陈,她一直盼着女儿有一个好亲事,可真到这一步,又觉得舍不得。

明荞在梧桐院住了六年,在正院不过待了三年多,而后自己住一间院子到现在。她们的母女情分,说深也深,说浅也浅。这还有两三年,就要嫁人了。

沈氏伸手摸了摸女儿的脑袋,“等过几日下雪了,你和顾言见一面,若是合适,咱就定下来。”

沈氏今日也说了,她这女儿养得娇,想多留两年。

现在还没到议亲定婚期的时候,但是她把话放在前面,若亲事真成了,出嫁要等明荞十六岁,过了生辰之后,顾夫人答应了。

燕明荞过来,本来也是高高兴兴的,得知石头落地,也该欢喜,可是见沈氏说得慢,一字一句,更像是嘱咐她,心里又酸酸涩涩。

她低下头,抿了下唇,“是,母亲。”

沈氏说道:“下雪那日,不管是在街上转转,还是去哪儿赏雪都好,你想去哪儿?这肯定得依着你的意思。”

燕明荞道:“……去人少一点的地方吧,街上还是算了。”

沈氏笑着道:“今年冬衣已经做好了,不过见人是大事,得新做一件,母亲出料子,让绣娘给你加紧赶制一身漂亮的,首饰也换一套,俏皮好看一点的。”

下雪的日子,还是得戴亮晶晶金闪闪的首饰好看,既要好看,也要贵气,得让顾言看一眼就离不开眼才行。

燕明荞重重地点了下头,“嗯!”

沈氏这便吩咐了下去,燕明荞舍不得走,虽然不是明天就嫁人,但是她就想跟母亲待在一块儿,晚上也要在这儿睡才行。

沈氏也乐得有女儿陪着,母女俩说着话,在暖和的屋子里,倒也自在。

而另一边,陈氏送完安阳侯夫人之后就回了太傅府,先让门房小厮去书院送个信,她是了解自己儿子的,这事儿若是不跟他说,怕是读书都要分心的。

虽然话有些夸张,但让顾言知道,也能安心些。

跟小厮说完话,又让丫鬟去喊女儿过来。

说实话,陈氏对这件婚事有底气,也是因为顾绵跟明荞相熟。这一来二去,明荞也见过顾言,自然对比对别人的印象好一些。而且有顾绵在,日后真嫁过来,两人估计还能有一年多住在一块的时间,这样和小姑子亲密无间,明荞肯定愿意点头的。

再让顾绵给说些好话,这亲事不就稳妥了吗。

陈氏觉得这事稳当得很,真等下雪那日出门,女儿肯定也要跟着的。

但是顾绵不懂,她只知道这两日母亲总是叫她,叫了还不说为什么,一点意思都没有,跟溜她似的。

所以过来的时候,她问陈氏,“您又叫我做什么?”

陈氏拍了拍旁边的椅子,让顾绵坐下,她道:“叫你过来当然是有事了。我今日出门,给你哥哥说亲去了。”

顾绵:“什么?!”

陈氏还以为女儿没听清楚,又重复了一遍,“给你兄长说亲,这事儿还多亏了你,说的就是燕国公府明荞,她跟你兄长同岁,我觉得他们二人甚是相配。”

顾绵:“……”

顾绵的表情一言难尽,她倒不是觉得两人不相配,只不过……这事儿吧……

她问:“兄长可知道?”

陈氏:“当然知道了,给他说亲难道还不问他的意思,我就直接给定下来呀。”

可是顾绵分明记得,她跟兄长说明荞要说亲了,兄长一点反应都没有,还说这事儿不该跟他说!说他要温书,让她快点回去的!

顾绵皱着眉道:“母亲,是不是那日你让我喊兄长过来跟你说话,你俩说的这事儿。”

陈氏点了点头,“今日我去见了燕国公夫人,大致上谈了谈。你和明荞关系好,多帮着你兄长说说话。”

顾绵在心里一笑,呵,顾言都知道了,还在那儿装什么傻啊。

她说明荞要议亲,顾言心里指不定想着,我知道,那个人就是我!

他那会儿还给钱,原来是因为这个。全都知道就不告诉她,还想让她帮顾言说话。

顾绵道:“我要把兄长从小到大的糗事,全给抖出来!”

陈氏吓了一跳,“怎么了,他是哪儿招惹了你了?要你这样干?”

顾绵说道:“就凭你们全知道还不告诉我,明明是我最先想让明荞做嫂子的,明荞是我的好朋友,我自然不能偏颇,兄长的好是好,兄长的坏也是坏。”

她可生气了,怎么能这样,还让她帮忙说好话,

陈氏听着直头疼,这可怎么好,儿子倒也没什么丑事,只不过一些小时候的糗事说出去不是逗人笑丢人吗?

她道:“不跟你说是为了让你别去问明荞,省的弄的她红脸尴尬。这不见面的事一成,我就立马告诉你了吗。你兄长这是大事儿,你可不能胡来。再说了,你若想说他的糗事,何不等日后明荞嫁进来了,你们两个人慢慢说。”

顾绵:“看我高不高兴吧。”

的确,这是兄长的大事,若是搞砸了,明荞真不嫁进来,她也不高兴。

顾绵又笑了,“那今日明荞去了吗,您就见了沈伯母呀。都说了什么?快说给我听听。”

陈氏简单说了说,“明荞今日没去,想等着下雪之后让她和你兄长见上一面,若是两人觉得合适,等明年年初就定亲。你和她是关系最好的,这事儿也多亏了你,不然我没起这个心思。等你兄长见明荞那日,也给你做一身新衣裳,成不?”

顾绵点了下头,“成了。”

七十多两银子外加一身新衣裳,日后且看顾言的态度吧,反正她是不吃亏的。

再说传信的小厮去了松山书院,趁着晚间学生吃饭那会儿,把信给顾言送了去。顾言打开信一目十行看完,又怕看错,再看了一遍,然后嘴角抑制不住地往上弯了弯。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母亲好,沈伯母也好,还有绵绵。

只要等盛京城下雪这日,他就能请假去见明荞了。

顾言又看了一遍信,然后贴身收好,他想到放身上也不好,若不小心掉了,让别人捡到就不好了。反正已经背了下来,烧掉好了。

他仰头看了眼天色,夜色深沉,天上繁星点点,不是阴天的样子,估计明儿是不会下雪了。

虽然偶尔会看五行八卦的书,学观测天象之法,但是对顾言来说,算准哪日下雪还是太难了。

不过知道是好消息之后,顾言心也安了些,能够更沉下心思来读书。现在每日除了读书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看外面有没有下雪。

只不过年尾说着到底是有点儿不吉利,若两家都有意,还是等着年初正月再定亲,也没几个月了。

请人算好日子,以结两家之好。

第115章见面

宁湘今日没有跟着沈氏出门,跟着出去的是宁夏。不过她也知道,夫人出去是为了五姑娘的婚事,听夫人这么说,看样子是有好消息。

而沈氏回到了燕国公府,这一趟出门倒没耗费什么心力,回来之后又简单梳洗一番,睡了个午觉。睡醒之后,浑身舒坦,她问宁湘,“明荞今日可出门了?”

沈氏很好说话,也不算太急,“还是以孩子的功课为重。”

沈氏大约明白了,这门亲事顾言愿意得很。不过这样也好,男方家加主动一些,日后日子也好过。顾言十三岁,倒也不用担心会试,哪怕这次不中,三年后也才十六岁。

燕国公府也不是什么拎不清的,不会仗着顾家诚意重,就为难人家。

顾氏比两个人看起来都高兴,脸上笑止都止不住,“哎呀呀,不用送了,这回我心也落到地上了,有什么事儿就去安阳侯府,先道声恭喜了。”

宁湘笑着摇摇头,“五姑娘今日没出去,上午去了账房,这会儿应该睡午觉呢。”

那知道她回来了也没问,真沉得住气。沈氏说道:“叫她过来一趟,有话和她说。”

沉得住气挺好,女子,还是得拿着些。

这番也算双方满意,临近中午,三人移步留香楼,吃了一顿饭,是陈氏花的银子,沈氏也受了。

吃过饭,陈氏先送沈氏上的马车,然后好好感谢了一番顾氏,若是亲事能成,以后和安阳侯府也得当亲戚走着。

睡不着索性就不睡了,本来她以为母亲过了中午就能回来,可没回来。这都未时三刻了,她都多躺了半个多时辰,母亲还是没回来。

别看燕明荞没去,心里还挺着急,这究竟是行还是不行啊,她还要不要准备见面了,那如果不行……燕明荞庆幸顾绵不知道,不然日后都不好意思一起玩了。可顾言知道,不行真的好可惜。

陈氏道:“现在说还早一点,让两个孩子见上一面再说。”

不过比起别人议亲,这两个估计会顺利些,到时候把顾绵带上,帮着说说好话,应该就八九不离十了。

她点了点头,“那也好。”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