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第八十二章军心就是民心

若大明事败,清军拿下金田镇,那金田镇的下场可想而知。

到时候,别说一个小小的金田镇了,怕是整个武宣县,以及周边数县,下场都要比东安镇还惨吧?

共情之后,便是难免的群情激奋!

当然了,大明这边也没有要控制的意思也就是了。

今日大明要做的事情,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要借杀人来立威,来划红线。

如此的话,自然是围观看热闹的人越多越好。

“报仇!报仇!还东安百姓一个公道。”

“明正典刑!一定要拿那些鞑子兵明正典刑!”

“……”

一时间,黔江岸边呼喊声不绝。

朱靖也是随即宣布了十三抽杀的军令。

当朱靖宣布这次对清军战俘是十三抽杀,而不是全部杀之后,被俘的清军战俘中原本的骚动,瞬间便消失了。

原本,他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是故,准备要拼死反抗一下。

但是,当朱靖命令传达,不是全部杀,而是十三抽杀之后,他们反抗的心思便没了。

因为,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会是那三分之二的幸运儿,而不是那三分之一的倒霉蛋。

既然有几率活下来,那清军上下反抗的心思自然也就熄了。

真的是杀人比杀鸡都容易!

……

这一日,黔江岸边血流成河。

一具具无头尸体被堆放在一起,场面触目惊心。

伴随着熊熊火光燃起,尸体焚烧的焦臭味传遍整个黔江两岸,甚至是处于下风口的武宣县城都能闻到。

那些在十三抽杀令中侥幸存活下来的清军士卒被全部编入了劳改营,被安排劳改赎罪。

两日后,明军在完成修整之后,便开始继续四处出击。

韩思古带兵逆流而上,准备进攻来宾。

而张虎则是带兵南下,直扑贵县。

谢高领兵北上,向西北方向的象州进攻,企图打掉象州的驻防清军,减轻北面的压力。

而朱靖则是亲自率领明军主力,沿江东下,向着安平方向而去。

时间飞速流逝,各部明军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初一,谢高所部克象州,歼灭清军七百余,缴获无算。

象州上下官吏拒不投降,皆自焚而死。

三月初三,张虎率部克浔州,歼灭清军五百余,浔州教谕苏文归降,其余官吏皆死。

而苏文在投降后,则是被大明被提拔任命为浔州知府,负责主持浔州事宜。

明军主力继续南下进逼贵县。

三月初十,韩思古杀至来宾城下,来宾知府顽抗到底,投井自杀。

官员大多逃遁!

朱靖则是亲自领兵东下,进逼平南。

而与此同时,武宣作为此时大明的大后方,则是在继续加紧招兵买马,制造军械。

随着明军各部不断的报捷,武宣周边各府县的百姓对大明也是开始有了些信心。

不少人相信大明或许真的能反清复明成功!

明军的征兵点外排起了长龙,新兵营内外几乎每日里都是人满为患。

新兵们纷纷抓紧训练,准备随时投入战场。

而与此同时,明军的军械作坊也是从紫荆山中迁出,迁入了金田镇,正是改组为兵工厂。

规模得以扩大的同时,所需工人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

一座座炼铁的小高炉,炼钢的转炉不断的运转。

不断有通红的钢水被浇铸为武器甲胄,然后交付给军队。

65式野战炮的生产速度继续飙升。

平均每日五到六门的产量,像是开了挂一般。

这些生产出来的火炮要么被装备给了军队,要么被布置到了朱靖所设置的各条防线上。

十分可惜的是,重型火炮的铸造技术大明这边依旧在摸索。

虽然砂模铸炮勉强能铸造出重炮来,但效率却比不得铁模铸炮那么快,产量终究有限。

……

平南城外!

朱靖站在明军的大纛旗下,手中握着一只望远镜,观察着战场上的战况。

一队队明军士卒,正在列阵向着平南城推进。

云梯,盾车等攻城器械一应俱全。

轰隆隆!轰隆隆!

炮兵阵地上,两门重炮交替开火。

炮阵上硝烟弥漫的同时,黑乎乎的炮弹向着平南城的城墙打去。

轰的一声,一发炮弹重重的砸在城墙上,夯土城墙的墙体肉眼可见的晃动,烟尘土石扑簌簌的掉落。

明军手上现在共有七门重炮。

其中五门是在广州那边向洋人购买的,剩下的两门则是明军的军械作坊用砂模铸炮法自己铸造出来的。

其中的三门被分配给了其他三路大军使用,剩下的两门被留在金田镇,被用作城防炮。

是故,现在朱靖手上便只有两门可用于攻城的重炮了。

但是就目前来看,两门炮也够用了。

看热闹的人越多,消息才能传的越广,对清军的震慑效果才能越明显!

就在这万众瞩目之中,朱靖带着一队骑兵,策马奔驰至行刑台下。

那他们呢?

要知道,如今的金田镇和大明之间的关系是割舍不开的。

讲述着发生在东安镇的,那一场满含血泪的惨案!

第82章军心就是民心

然后,他便带人大步登上了行刑台。

目光环视一周,感受着四面八方头来的瞩目,朱靖开口朗声说道。

将他喊话的内容传递的老远,争取让四周围观看热闹的百姓都能听到。

一时间,无数人为之落泪。

因为,金田镇附近的百姓,对东安镇的遭遇是能产生共情的。

东安镇和大明没什么关系,只是清军大军讨贼路过,都能有此凄惨的遭遇。

“要给花良村的战场上,被清军驱于阵前,惨死于战场之上的百姓们一个交代!”

朱靖这边喊话,他身边的亲卫便也跟着齐声大喊。

“杀!”

“杀!”

朱靖目光灼灼的环视一周,然后让东安镇惨案的那些幸存者登台,当着所有人的面,讲述他们凄惨遭遇。

杨晨和朱海涛等人按照朱靖的命令登台,声泪俱下的控诉着清军的残暴,倾诉着自己亲人家眷的凄惨。

“今天,在这黔江岸边,在父老乡亲们的瞩目何见证之下,本督要借这些鞑子兵的人头一用,给东安镇死难于清虏屠刀之下的百姓一个交代。”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