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第一百零四章没有人比天地会更懂八旗

朱靖闻言,微微颔首道。

“传令下去,全军备战,准备再次渡江,摧破东岸的清虏。”

“炮组全力开火,掩护大军于东岸完成登陆,迅速打开局面。”

如果明军不能再正面战场取得突破,渡江登陆到西江东岸去。

那曾遥,刘明佑等人在绕后发起进攻之后,是有极大的概率会被清军围歼的。

这是朱靖所无法接受的事情!

咚!咚咚!

沉闷的战鼓声响彻了战场。

鼓声越来越急促,催兵进军的命令不断的下达。

随即响起的,便是洪亮至极,且歌词曲调中都充满了力量的军歌声。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本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净胡尘,誓扫鞑虏不顾身!”

“……”

军歌声唱响的同时,明军的火炮也开始发言。

轰隆隆!轰隆隆!

震耳欲聋的炮击声不断的响起,一发发炮弹划破空气,向着西江对岸滩头上的清军阵列射去。

仿佛是在为军歌声伴奏!

很快,明军士卒便高唱着军歌,踏上了征程,再次发起了渡江作战。

……

金荣骑在马背上,听着西江对岸隐隐传来的军歌声,他的脸色有些阴郁。

敌人高唱着“誓扫鞑虏不顾身”杀入战场,这岂不是在说他就是鞑虏吗?

这个带着浓浓的羞辱性质的词语,让金荣有些无法接受。

他明明是朝廷忠良,怎么就忽然成了胡虏了呢?

但是,细细一想,他又无从反驳。

因为,大清就是胡虏!

他为大清尽忠,和大明作战,那岂不就是卖国求荣的汉奸吗?

即使他用为臣之道首重忠诚,这样的话术来麻痹自己,可依旧无法改变满清就是鞑虏的本质。

他即使再如何的忠诚,那也只是鞑虏的忠臣……

脑袋后的金钱鼠尾,身上的长袍马褂,这些都是最有利的证据。

这事情,没办法争辩的!

虽然有的时候,大义名分显得很空泛,好似不重要。

但更多的时候,大义名分其实就代表着人心向背!

如果你有大义名分在身,甚至就连你的敌人也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放在反派的位置上。

士气自然会很低落!

就比如说现在朱靖父子现在所掀起的反清复明的起义,虽然清廷的大小官员,天下的士绅百姓,大多都坚定的站在满清那一边。

但是,如果剖析他们内心中的想法的话,其实心里怀念前朝大明的不在少数。

之所以现在他们站队满清,不过是因为此时的大明看起来没有成事的可能。

一但大明打出一定的声势来,蜂拥来投的将不可胜数。

就连那些满清的官员们,在投降大明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投降大明不是贪生怕死的从贼,而是要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来贡献一分力量,为理由来说服自己。

如此的话,不就好接受了吗?

金荣明显有些恼羞成怒,当即下令道。

“传令大军,准备阻击明军登陆!”

“不可放任何一个明军来到东岸,给本提督狠狠的打,让这些明贼知道知道我大清天兵的厉害。”

亲兵戈什哈闻言,抱拳而去,小跑着传令去了。

……

与此同时,战场上的局势已经再次进入了白热化。

轰隆隆!轰隆隆!

明军的重炮轰鸣,瞄准西江东岸滩头上的清军阵列,开始迅猛的投送着火力。

炮弹划破空气的破空声响起,一发发炮弹在滩头上落地,继续翻滚旋转着向前。

然后狠狠的凿入了清军的阵列之中,炮弹所过之处,一片骨断筋折。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

黑乎乎的炮弹即使是被滩头湿软的淤泥卸力,可杀伤力依旧十足。

一发十二磅长炮的炮弹接连贯穿了五六排清军阵列,打死打伤七八人,这才动能耗尽,落在地上滴溜溜的转动。

二十四磅长炮打出的炮弹杀伤力更加惊人,炮弹掠过阵列,所过之处,一片哀嚎惨叫。

一名清军士卒被炮弹砸中腰腹部,整个人直接被腰斩,身体断成了上下两截。

仅剩下一丝丝皮肉相连,内脏,骨骼等都被碾碎……

场面触目惊心,人当场便不行了!

明军凶猛的炮击,使得西江东岸,滩头上的清军阵列忍不住一阵动摇。

无数人都在惨叫,哀嚎!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战斗的节奏朱靖必须得把握好。

关键就在于,明军主力必须得在曾遥,刘明佑等人运动到位,并对清军发起侧击之前,在正面战场取得突破,完成渡江战役。

“启禀大都督,炮兵阵地回报,我军火炮冷却完毕,随时可以开火,继续投送火力。”

一名传令兵来到朱靖身边开口汇报道。

只是偶尔有几条渡船实在过于倒霉,会被清军的炮弹命中。

第104章没有人比天地会更懂八旗

当下的局势对于大明来说,说是争分夺秒也是毫不为过的。

轰!轰轰!

原本清澈的江水被鲜血染红了一大片,一名名明军伤兵在江水中挣扎起伏。

是故,现在的伤亡数字对于明军来说,暂时还可以接受!

明军迅速撤回了西江东岸,修整的同时,筹备下一次渡江。

……

一发发炮弹破空,力尽之后坠落在西江的江水中,溅射起一根根水柱。

江面上水雾弥漫,一条明军的渡船被沉重的炮弹砸中,轰的一声解体爆开,变成了漂浮在江面上的碎木屑。

说话时,他不断的举起望远镜,向着东北方向望去。

因为,他估摸着曾遥和刘明佑等人应该快要运动到位了。

这条小船附近的其他船只动作麻利的划船上前去,救助落水的伤员,然后向着后方撤去……

幸好明军的船只都是小船,调头灵活,机动性强,目标还小,清军虽然是在打炮,但命中率其实并不高。

炮火的轰鸣再次响起,只不过,这次开火的却不是明军的炮群,而是清军的炮阵。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