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第一百二十四章大清的地道战

喊杀声响彻战场!

浔州府城外,黑压压的清军,以及浔州府士绅所组织起来的民团,相加大约有两万人上下,正在向着浔州府城发动进攻。

“杀啊!”

听完阿桂的建议,乾隆闭上眼睛开始思索了起来。

海兰察确实不错。

是朝中数得着的索伦族悍将!

“……”

在士绅们所许出的重赏的刺激下,民团兵士们浩浩荡荡的向着浔州府冲去。

轰!轰轰!

在清军大营外,炮声隆隆的响起。

几门锻铁炮一字排开,对准浔州府城的方向,喷吐着浓密的硝烟。

听着后方的隆隆炮声,冲在最前面的民团士气越发的高昂。

在这个时代,火炮就是步兵的胆,听着己方火炮的轰鸣,哪怕是再怎么懦弱的士卒,也能提起厮杀的勇气来。

但十分明显的是,清军这边的火炮虽然打的热闹,但却都是在放空炮。

只见炮响和硝烟,完全不见弹丸。

浔州府城的城墙更是不见半点的破损!

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无奈,因为清军这边并没有攻城用的重炮。

绿营兵们所装备的锻铁炮,射程和威力都很有限,在用于攻城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听个热闹。

实际效果几乎是完全没有!

可这并不妨碍民团们在听到炮声之后士气沸腾,嗷嗷叫的向着浔州府城冲去。

但是,民团们才冲到一半,便见浔州府城头前后腾起数团火光和硝烟。

隆隆的炮击声随后响起在所有人耳边,与此同时,接连几枚黑乎乎的炮弹破空而来,发出一阵阵呼啸。

沉重的炮弹翻滚旋转,在民团的阵列中掠过。

瞬间,残肢断臂飞舞,鲜血泼洒。

数名民团士卒被飞来的炮弹撕裂了身体。

在沉重的炮弹面前,人体简直就像是精巧的积木,一碰就散,场景触目惊心。

明军炮声响起的瞬间,接连二三十发炮弹灌入了清军阵列。

相加起来,造成了七八十人的伤亡。

瞬间,刚刚还在嗷嗷叫着向着浔州府冲来的民团,便溃了下去。

这些在被士绅地主煽动起来造反之前,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军事训练的民夫,很难提起勇气,去直面那黑洞洞的炮口。

看着民团再次溃败下来,何桂也并不恼火。

因为,类似今日的一幕,这段时间以来,他已经见识过好多次了。

早已习惯!

己方炮响,民团嗷嗷叫着冲上去,明贼炮响,民团再一触即溃退下来……

除去留下满地的尸体,再无别的建树。

看着民团溃败了下来,何桂像是完成了任务般,开口传令道。

“传令下去,收兵回营,明日再战!”

见总兵大人下令收兵,清军诸将以及各民团首领哪里会有不从的,纷纷打千儿应喳,然后转身去收兵。

很快,原本还在浔州府外密密麻麻列阵的清军便撤回了大营,浔州府城外变得空荡荡的。

……

浔州府城内!

明军守将黄远德看着城外的清军撤退了下去,却是依旧愁眉不展。

因为,他不知道现在清军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有十来天了吧,清军每天都是这样。

定时定点的向浔州府发起进攻,稍有遇挫便退了下去。

等第二天同一时间,再继续向浔州府发起进攻!

清军这么打,死伤倒是不多,但是这没卵用啊。

清军要是指望靠这样的攻城之法来攻破浔州府,那黄远德只能说他们想多了。

就这样的打法,清军哪怕是打上个十年八年,也是断然不可能攻下浔州府的。

是故,现在黄远德很纳闷,清军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清军这种打法,到底是图什么?

……

何桂一行人返回了军营,何桂刚入大帐,便招来了军中诸将,以及各民团的首领前来议事。

等所有人都各自落座之后,何桂开口询问道。

“我军地道挖的怎么样了?何时能通到浔州府城内?”

在刚抵达浔州府城外,组织了一次强攻,见识到了浔州府的易守难攻之后,何桂便放弃了强攻浔州府的打算。

在思索了许久之后,何桂决定要通过挖地道的方法来进攻浔州府。

嗯,只是单纯的挖地道,而非是用炸药穴地攻城。

何桂没能想到这一点。

正好,他手底下的民团中,有不少矿工。

何桂当即便决定,要让那些矿工来挖地道,等地道挖通之后,大军直接通过地道杀入浔州府城内。

借此来突破浔州府这座坚城!

而这段时间以来,清军对浔州府城所展开的进攻,说白了,就是在佯攻吸引守军的注意力。

避免城内的明军守军发现清军在挖地道。

何桂话音落下,负责监督管理地道挖掘事宜的一名清军参将开口说道。

“回军门的话,我军的地道已经快要挖通了!”

“估摸着也就是这一两日的事情了!”

何桂见此,满意的颔首道。

“既然如此,那便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做好厮杀的准备。”

若是由其调索伦兵南下,定可以扭转两广战局的。

只是唯一的问题是,广东气候湿热,索伦兵长成于关外苦寒之地,不知能否适应的了广东的气候?

广西,浔州府!

清廷的南宁总兵何桂正在组织清军,再次向着浔州府城发起进攻。

但是,大清朝廷什么时候在乎过索伦兵的命?

第124章大清的地道战

但是,片刻之后,乾隆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开口吩咐道。

“准备拟旨,封海兰察为钦差大臣,携索伦兵南下两广,统筹福建,江西两省兵事,筹备剿贼事宜……”

广东的气候就算是再怎么湿热,也总要比缅甸好些的。

大清真正的根基,从来都只有八旗,索伦兵和绿营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炮灰罢了。

死伤再多,也伤不到大清的根本,无所谓的。

……

“吾皇圣明!臣等/奴才遵旨!”

乾隆想开了,当年征缅之战,索伦兵都能调动去参战。

“大清万岁!”

“平贼灭逆,报效皇上。”

索伦兵当年能受得了缅甸的气候,没理由现在受不了广东的气候。

无非也就是得病死上一批人罢了!

众人见此,纷纷下拜道。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