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夜安锦付余生一翎》
夜安锦付余生一翎

第73章 有惊无险

它永远地丧失了感知这个美好世界的能力。

因为它主人的贪婪、愚蠢和偏执,它过早地暗淡无光。

坠楼死亡,死者的头部与地面碰撞的瞬间会刺激神经扩张。

气氛异常沉闷。

刑侦队十八个骨干侦查员顶着黑眼圈,围坐在椭圆形的会议桌前开案情分析会。

现实很骨感。

而后,随着脑组织死亡,神经系统丧失兴奋,瞳孔括约肌张力降低,不能维持瞳孔收缩的形状,瞳孔逐渐扩张。

而后,色素脱失,瞳孔全黑。

此时,即使用强光灯照射瞳孔,也不会看到收缩变化。

这时,人已经死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郑吉英的双眼,已和她惨败的人生一起死气沉沉。

郑吉英是用开颅用的颅骨钻猛力击碎窗玻璃,而后攀上窗台飞身跳下去的。

冯刚和乔新勘查解剖室里屋阳台,提取了相关物证。

十五层楼的高度,绝无生还的可能。

在郑吉英的外衣口袋里,冯刚找到了李思思的那枚钻戒。

放大的钻戒照片叠合在郑吉英尸体照片的左上方。

钻戒上沾着血,戒面仍然光芒璀璨,继续张扬着它独有的诱惑力。

如果它会说话就好了……

夜安锦看着郑吉英摆大字的尸体和血肉模糊的脸,看着那枚钻戒,默默地想。

音频还在播放,它将还夜安锦一个清白。

虽然如此,夜安锦还是心情沉重。

她想起郑吉英曾煞费苦心写的那些日记。

日记一般是不会骗人的,它具有即时性和私密性。

郑吉英利用了日记的这一属性,写好后又故意找了个很好的时机给她(夜安锦)看。

目的是让警方相信她(郑吉英)是善良无辜的,且因两个好友的死深受打击,痛苦到抑郁,如果病情加重,将不能出庭作证。

为了脱罪,郑吉英可谓处心积虑、步步为营。

可惜,机关算尽,功亏一篑。

郑吉英决然而然“舍生取义”保护的那个凶手到底是谁?

夜安锦直视着郑吉英早已熄灭了生命灵光的眼睛,脑海里一直回旋着这个问题。

她记得郑吉英在一篇日记中写到了“张玉斌”。

郑吉英写到,她怀疑并指责李思思杀人后,让张玉斌帮着把周欣莹的尸体送去郊外,李思思矢口否认后一去不返。

郑吉英要保护的人是张玉斌?

如果是,她为什么轻易提及?

如果不是,又会是谁?

现在想来,这篇日记真假参半。

指使帮凶抛尸的不是李思思,而是郑吉英自己。

李思思当时被郑吉英指派着,装扮成周欣莹的样子,出去买硫酸和大塑料袋。

问题是,冯刚和乔新调取的监控里,李思思站在路边等车的时间已经是夜里十点半左右,那时去哪儿能买到硫酸?

周欣莹死前,确实被强腐蚀硫酸烧得面目全非。

郑吉英和凶手到底从哪儿弄来的硫酸?

难道真是李思思从哪儿买回来的?

不太可能。

要知道,硫酸可不是能在药店和超市里买到的,需要去专门的化学试剂店买。

而且购买之前,购买者先要到公安局办理购买许可证,否则无法购买。

可见,让李思思去买硫酸是谎言。

也就是说,即使是郑吉英跳楼前说的话,也不全是真话……

夜安锦皱紧了眉头,太阳穴隐隐作痛。

她揉了揉额角,不由自嘲。

她到现在还在为这些案子费脑,真是自寻烦恼。

她现在是涉案人员,虽然最终会被排除嫌疑,但按照相关规定,她得避嫌,不能再协助调查了。

这时,音频接近尾声,郑吉英口齿清晰、语气决绝的声音传来:

“安教授,杀人偿命,我还!反正我也蒙混不过去了,早晚都是挨枪子,不如让我自己死!”

紧接着四秒钟后,就是窗玻璃遭受重击的碎裂声……

随后,贺斌关掉了音频,环顾全场。

“大家都听见了,郑吉英主观畏罪心理十分明显。她是有预谋地进行犯罪,并千方百计掩盖罪行,试图逃脱法律的制裁。

被识破后,她的情绪相对稳定,却在突然之间冲进解剖室并将自己反锁,并清楚表达自己自杀的意愿,以此逃避其应该承担的罪责,以及保护那个帮凶。

事发突然,安法医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不存在预判不足或延迟营救等重大过失问题,也就不存在玩忽职守情况。”

贺斌说到这里,顿了顿,又语气沉重地说,“这件事也让我们意识到,身为刑侦工作者,我们时刻都不能放松警惕。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但要时刻牢记使命依法办案,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没错,我们承担着侦查犯罪、改造犯罪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有义务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者罪犯的人身安全。

但是,大家很清楚,如果,安法医没有这段音频作证,可想而知,她将百口莫辩,必将面临被追责和审判的不公待遇。

要知道,郑吉英并不知道安法医进行了现场录音。

她也是法医学院的学生,懂得相关法律知识,很难说,她是不是有意设置这样的圈套,让安法医无辜受寃,同时有效打击和阻止我们的刑侦工作顺利开展。

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罪犯,哪怕她长着一张稚气未脱的脸……”

一心协助办案的夜安锦这次变成了涉案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郑吉英在夜安锦的监管下非正常死亡,夜安锦主观上没有及时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预警,存在重大过失,涉嫌玩忽职守罪。

她头部先着地,头骨碎裂,脖子内折,脸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反转侧偏,一双死不瞑目的眼睛大睁着,透过屏幕,冷嗖嗖地盯着在座在每个人。

只是,那双眼睛已经没有灵光和焦距了。

大家神色凝重,侧耳倾听……

第二天上午十点,公安局会议室里。

夜安锦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不管是警察还是教授,从某种角度说,都是肩负重责同时又有风险的职业。

会议已经开了一个多小时了。

夜安锦坐在桌尾,正对前面墙上的电子大屏幕。

屏幕上,郑吉英俯趴在地上,像朵绽放的大丽花,血肉横飞,溅落一地。

其死因是高空坠落导致重度颅脑损伤以及胸腹部损伤。

她昨天做完了笔录,如实陈述了案情。

今天的会议要进行案情论证,以判定她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眼睛受到强力震动后体积增大,瞳孔收缩。

这时,人还是活着的。

贺斌已经详细把案情从头到尾理顺了一遍,现场勘查结果及尸检报告的材料分发给每个人。

此时,贺斌正用电脑播放郑吉英跳楼之前与夜安锦对话的音频文件。

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很容易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相关责任人会遭受质疑,甚至可能受到审判和行政纪律处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