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汉威四海》
汉威四海

第23章被遗忘的历史

楚国为东山再起做了准备,可惜最后没有得偿所愿。

这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这里曾经发生过秦楚激烈的战斗。

秦军主力一部分绕到了楚国的南方,破坏楚国的物资输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太值钱,可对有学问的人来说是无价。

“我没你有学问,这些竹简对你来说很有价值,我保证绝不会让竹简丢失或损坏。”

“这竹简上的内容很重要,记载了一百多年前发生的事。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从中吸取经验。”

秦军兵锋所指,锐不可当,这也是大势所趋。

“楚国最终还是灭亡了,这段历史非常的沉重。”

万千楚军将士为国而战,他们是值得尊敬佩的。

“尊侯,这都过去一百年了,也不必为此伤感。现在是大汉的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秦灭六国,未必是坏事,至少百姓不用连年受战乱之苦。

这浅浅的道理,李郸还是懂的。

“把这里所有东西运到红候府,只是偶尔缅怀过去。他们值得我们敬佩,因为他们做到了作为军人的天职。”

“尊侯说得有道理,仔细想来。在一百多年前,我们是楚国人。七国之乱之前,我们还是楚国人,但现在不是了。”

刘章认同地点了点头,刘章的祖籍是沛县人。

刘章将手中的竹简卷起来,等回红侯府慢慢看。

此时,一个护卫来到刘章身边,有事向他禀报。

“尊侯,我们在此处五里之外发现了大量白骨,尊侯要不要过去看看?”

刘章听护卫禀报,猜测那些白骨可能是当年战死的楚军或秦军。

“过去看看吧,如有必要,将他们重新安葬。”

总不能让他们白骨露于荒野,这可能会吓着别人。

刘章带着护卫前往白骨所在之地,看在那里有没有其他发现。

距离这里五里也不算太远,他们骑着马赶往发现地。

附近的村民围着土坑看着,有些小孩躲在成年人背后,他们有点害怕和好奇。

就突然露出这么多白骨,不知道是何原因被埋在这里。

他们看到红侯来了,他们也就不那么怕了。

最近红侯国怪事频发,不知道是不是天神降下的惩罚。

“尊侯来了,大家让一让。”李郸对众人喊道。

众人让开了一条路,刘章靠近埋白骨的土坑。

这些白骨散落着,有的身上穿着锈蚀很严重的甲胄。

还有一些破损的兵器,很显然是当年战死的秦军或楚军。

“大家不用怕,这些都是一百多年前战死的军人,我不太确定是哪国的军人。”

一百多年前,这里是秦楚交战之地。

由于这些白骨身上穿着的甲胄破损不堪,无法确定是秦军还是楚军?

“这些可能是雨水冲刷,导致泥土流失。这些白骨才露出来,你们出点力。把这些白骨重新埋起来,我给你们一些粮食作为酬劳。”

不管这些白骨活着的时候是秦军还是楚军,他们都尽到了自己的天职。

既然发现了,就要好好安葬他们。

当然,不可能给每具白骨准备棺材,这些白骨数量实在太多。

“这些白骨数量太多,看起来挺吓人的,希望他们的灵魂不要来找我们的麻烦。”

村民有些害怕,他们相信天地间有鬼神。

“不用怕,他们也不会找你们麻烦,他们的灵魂早已转世轮回了。”

刘章以这样的方式安慰他们,他们对天地鬼神敬畏。

也未必是坏事,目前要处理好这些白骨。

“重新挖个坑,把他们埋了吧,更不要影响大家接下来的春耕。”

“尊侯,这些白骨可不能埋在这里了。既然大家知道了,多少有些害怕。”

其他村民附和着,他们也不希望这些白骨继续埋在这里。

就算埋得再深,一想到土地之下放着白骨,就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刘章也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如果处理不好。

会造成百姓的持续恐慌,可能自己有点多管闲事了。

“还不如一把火烧了呢,当肥料。”一个孩童的声音传到众人耳中。

一把火烧掉,岂不是更好,免得大家害怕了。

“尊侯,你是有学识的,你觉得该怎么处理?”其中一个老者问刘章。

“无非就是埋或者烧,不如大家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本来是想把这些白骨埋掉,可目前没有合适的地点埋起来。

大家纷纷举起右手,认为把白骨埋起来的。

那就举右手,认为把白骨烧掉的,就举起左手。

烧白骨那需要很多的木材,还不如埋了省事。

各家各户也没有多余的木材来烧白骨,顶多出点力,把白骨埋到土坑里。

最后,多数人表决把白骨埋掉,红侯国境内没有多余的荒地埋这些白骨。

可不处理也不是个事,大家齐刷刷地看向刘章。

他是个有学问的人,主意一定很多。

“我觉得把他们投进河里比较好,反正是没有灵魂的白骨。”

刚才那个男童又说话了,众人觉得可行。

可这么做会不会对这些白骨不尊重,又怕这些白骨的灵魂打扰到他们。

“就把他们埋到河边吧,那里没有耕地。”刘章觉得把白骨投进河里不妥。

众人觉得这方法可行,让村民们行动起来。

“大家出力把这些白骨埋了,我给你们一些酬劳。”

大家说干就干,早点把这事处理了,大家也能够安心。

挖着挖着,他们挖到了刻有文字的兽骨和龟甲。

他们中大多数人不识字,他们觉得兽骨和龟甲上的字不像是隶书。

他们拿给刘章看,他们也很好奇甲骨上刻的内容。

刘章看着一块龟甲上刻着鸟虫文,又有点像商周时期甲骨文。

刘章只能大致辨认出几个字,这些文字得花点时间研究。

这上面记载着很重要的信息,这让刘章非常感兴趣。

刘章告诉他们,若是发现类似的甲骨。

将其交给他,刘章会给他们一些钱作为奖励。

大家干劲更十足了,这些刻有文字的甲骨对他们来说不值钱。

他们觉得红侯很大方,当然希望多发现一些刻有文字的甲骨。

刘章认为甲骨上面的文字肯定记录了这场战争的过程与结果。

等回红侯府,用亚空间手表扫描破译一下。

以史为鉴,可以让人总结过去,避免重蹈覆辙。

李郸觉得刘章说得有些深奥,也许读书人都是这样。

楚国人最后喊出“亡秦必楚”的口号,刘章手中拿着竹简是颓写的最后一份。

虽然是楚国的灭亡前一年,这跟亡国没太大区别。

可想而知,他死于双方交战之中。

李郸看着木架上摆着整齐的竹简,这些竹简无非就是记录了一些百家论述。

“我就是粗人一个,略识几个字。这些竹简上的内容过于深奥,我若是看了,都会感到头晕。”

“我手中这份竹简,上面记载了一百年前秦灭楚之战,也就是楚王负刍五年。”

竹简上记载了在楚国灭亡的前一年,从楚国都城寿春把一些物资转运到这里。

这里的物资也就没人知道了,这地下军事堡垒太过于隐秘。

也不想让这些物资落入秦军之手,楚国人知道会有亡国的一天。

在这里屯着大量物资,希望以后东山再起。

也听不太懂,很多人都不知道过去的纪年。

“这楚王五年,我虽然听不懂。你刚才说是一百年前。秦灭楚之战,这可是家喻户晓的。”

彻底断绝楚国的经济来源,王翦派秦军主力一部分围困寿春。

楚国都城得不到救援,可想而知,当时的楚国都城的人多么绝望。

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这场战争毫无疑问,楚军失败了。

负责记录的官吏叫颓,他最后也参加了战斗。

李郸只听懂一百年前,至于刘章所说的纪年。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