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405章 为了拿下建安城,我花了足足三十万贯,谁来赔偿

无非就是开启民智,让书院有更多的支持者,柳家才能有更多的拥趸。

可悲的是,如今大唐的识字率,低得令人发指。

一千个老百姓中,都不一定能找到一个识字的。

但相应的,从长安传过来的消息,就要慢上很多了。

足足四千里,这种的距离,把信鸽累死也飞不完。

只有靠驿吏,快马传送。

他们更愿意喜欢道听途说。

谁家的宝库失窃了,谁家的小妾偷人了,才是最令人喜闻乐见的话题。

让书院的成果,变得更加亲民,才是王道。

看着《致知》编委会发来的‘求救信’,柳白哑然失笑。

“都是人才,出的主意却都是一根筋...”

他摇了摇头,叫人拿来笔墨纸砚,开始写回信。

写完的时候,正好李承乾跑过来。

“把这封信送去长安!”

李承乾把信收好,嘿嘿坏笑着道:“柳大哥,你猜猜这几天高句丽发生了什么事!”

柳白淡淡的说道:“乙支文德?”

李承乾哈哈大笑,道:“柳大哥神机妙算,高建武派人用令箭召回乙支文德,撸掉了他的官职不说,还把爵位一并革除了,如今高句丽的守将,换成了一个,你绝对想不到的人!”

“谁?”

柳白端起茶,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

“高郯!”

噗!

柳白一口茶水,全都喷在了李承乾脸上。

“谁?!”

李承乾用袖子擦着脸上的水,郁闷的说道:“高郯...”

柳白眨了眨眼睛,忽然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高郯成了建安城守将?

这仗还有什么可打的?

就像两个绝世高手比武,自己打算进攻,已经找到对方的弱点了。

可对方却在此时,反手给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也不知高建武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

高郯的武艺不弱,而且身份也够高,但对打仗却是一窍不通。

虽然,他并不知道,高郯是自己的人吧...

的确没什么好打的了...

建安城是一处天然的防御屏障,三面环山,城池雄伟。

是大唐撬开高句丽最难度过的一关。

过了建安城,可长驱直入数百里,一直打到高句丽腹地的盖牟城!

而盖牟城,距离他们的国都,只有区区六百里!

柳白托着下巴想了半天,心里越来越别扭。

倒不是觉得这件事有阴谋,毕竟高郯的事情,即便是在柳家,也只有寥寥几人知晓罢了。

而是因为,他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该死的,高建武这个蠢货!”

李承乾纳闷的说道:“高郯成了建安城守将不好吗?”

柳白瞪了他一眼。

早先为了突破建安城做的准备,有一大半都用不上了。

这些准备,可都是真金白银换来了!

就是为了给薛礼,拿下一个首战之功!

现在倒好,难不成让薛礼,去把高郯弄死?

“不行!你让王守仁通知高郯,他不能成为建安城守将!”

柳白才不管那么多。

如果不是想要这份功劳,他对高句丽之战一点都不感兴趣。

首功的重要性,仅次于逮住高建武,可不能从手指头缝里溜出去。

...

城外大营。

听完柳白的讲述,程咬金都要疯了!

“你知道这一战会死多少人吗?!”

程咬金第一次用质问的语气,和柳白说话。

柳白也很少有现在这么烦躁的时候。

“你们就直说,想让谁当建安城守将吧!”

这句话一出口,不光是程咬金,就连旁边的副将张诚,都有一种,想把柳白掐死的冲动。

高句丽是你们家开的?

你一句话,建安城的守将就能随便挑?

程咬金克制了老半天,才把拳头放下。

这番话也就是柳白说出来的罢了。

换成别人,程咬金早就出手了!

他咬着牙道:“说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关于高郯的事情,柳白一直没有瞒着程咬金。

不过,他以为高郯只是柳白买通的一个小人物罢了。

盏茶后,程咬金和张诚面面相觑。

这个世界,真是疯了...

老天爷呀!

高郯竟然是高建武的亲侄子?!

极有可能,未来成为高句丽之王的人!

这种身份,竟然会听柳白的指挥?

还讲不讲理了?

这场仗干脆就别打了。

等高建武死了,高郯登基之后,写封信让他投降不就成了?

想想自己成宿成宿的不睡觉,研究进攻高句丽的战略计划,比辎重营里驮粮食的驴还操劳...

程咬金幽怨的说道:“那你还说,所有人都小瞧了高句丽?”

砰!

柳白一拍桌子,吓了两人一大跳。

谁见过柳白,有这么生气的时候?

“我哪知道高建武这个蠢货,竟然会派高郯来当建安城守将?!为了拿下建安城,我花了足足三十万贯,谁来赔偿?!”

,

大唐虽然有六百里加急和八百里加急,但那只能用来传递军情,而且,还必须是极其重要的军情。

平常的时候,就连李二都无法动用。

在他的眼中,创办这种大众读物的价值,远远比所谓的著书立传,强上太多了!

开书院的目的是什么?

李义府、李恪、李延寿...

留在营州城里,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来自高句丽的消息。

因此,长安城里的《致知》,都已经刊印到第三期了,柳白才得到消息。

“周刊?”

看着那些熟悉的名字,柳白不禁感叹。

他曾经记录在小本上的名字,有一大半都出现在编委会的名单之中!

不得不说,有些人天生就拥有旁人难以企及的眼光。

这种刊物,是柳白一直想做,却没顾得上做的。

他有些期待,翻开第一页后,编委会上都有什么人的名字。

“人才不管放在哪,都会发光发亮啊...”

读过几本书,能写写文章的,就更少了!

这就导致,能够明辨是非的百姓寥寥无几。

主编的位置上,赫然写着马周的名字!

往下,副主编是上官仪和来济。

柳白感到十分新鲜。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