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657章 老夫岂是剥削百姓之辈?

因为柳家就是这么做的。

一坛柳家出产的一斤装高度酒,在长安城里能卖四五百文,而卖到西域去,直接就变成了四五十贯!

这么恐怖的利润,不做是傻子!

也顾不得累了,坐直了身子,“老爷子,您真打算把景春酿卖到南边去?”

他对李渊那个酿酒作坊,可是垂涎已久了!

自从柳家开创出蒸馏高度酒的技术之后,大唐的酒水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瞬间,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

柳白从抽屉里拿出白纸,觉得毛笔写字太慢,便翻出来一根炭笔。

写写画画之间,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讲给李渊听。

李渊做生意,玩的心思,远比赚银子的心思大得多。

可听柳白说完之后,也不禁两眼放光。

谁还能嫌银子多?

“将三勒浆之类的酒,当做低端产品,将你柳家出产的酒,当成中端产品,景春酿是高端产品...是这个意思吗?”

李渊往前凑了凑,询问道。

柳白拿小刀子,把炭笔削尖了一点,接着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定价权?”

李渊没懂柳白是什么意思。

柳白兴冲冲的说道:“将酒卖给周边几个国家,只是第一步罢了,最终的目的,是要做到垄断!也就是说,所有酒水的价格,都要由咱们来定制!”

李渊眨了眨眼睛,恍然大悟。

“和官盐一样?”

柳白一拍大腿,道:“就是这个意思!朝廷看不上酒水行业这点利润,毕竟酒水并不关乎到民生,既然朝廷不做,正好给了咱们机会!”

这个构想,已经在柳白心中酝酿很久了。

只不过,想要垄断一个行业,必须要做到产品的多样化。

而柳家又实在腾不出人手,来研制更高端的酒产品。

李渊的景春酿,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所以说,今天李渊过来,等于给了柳白一个意外之喜。

柳白以为,李渊已经明白,所谓的‘定价权’是什么意思。

可李渊的脸上,却浮现出几分不屑之色。

“老夫岂是剥削百姓之辈?”

他把酒水的定价权,完全看成了官盐...

盐的成本很低,尤其是大运河连通到永济渠之后,从并州盐池以及胶东海岸出产的盐,可以轻而易的运送到大唐各地。

之所以卖的贵,完全是因为,盐是生活必需品。

控制了盐,就是控制了老百姓的生活。

每年的盐税,在朝廷的进项之中,能排进前五!

这才有了官盐的说法。

李渊离开皇宫之后,变得更加接地气了。

经常愤愤不平的说,如果让他接着当皇帝,一定要取消官盐制度...

柳白耐着性子给他解释道:“不能这么看,若是咱们有了酒水的定价权,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李渊将柳白压在胳膊肘下的白纸抽出来,又仔细的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捻着胡子思虑片刻,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

“从你的思路上来看,确实对百姓有益,今年粮食收上来之后,粮价起码还要降下一倍左右,粮食多得吃不完,也是一件烦心事,大批量的酿酒,反倒可以消耗掉吃不完的粮食。”

柳白一拍手,道:“没错,定价权掌握在咱们手中,才能够将酿酒产业整合起来,集中收购粮食,对咱们而言可以节约成本,对百姓而言,也少缴了三成的粮税,各取所需,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说着,柳白冲李渊挤了挤眼睛,“等老爷子赚了银子,说不定陛下没钱了,都需要跟您张嘴要!”

这句话,算是说到李渊的心坎里了。

从头到尾,他花的都是内帑,私房钱早在酒坊开创初期,就消耗干净了。

想想日后李二没钱了,自己随手掏出一大摞票据砸在他脸上,那是什么派头?

他越想越美,没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好!就这么办,老夫这就安排人手!看样子,几十家酒坊都不够,倒不如一次性开他个上百家!”

说着,李渊站起来就要走。

柳白急忙把他叫住。

“还有何事?若是再不赶紧盖新作坊,恐怕粮食收上来后,都来不及酿了!”

柳白早就习惯了李渊的急脾气,无奈的说道:“您若是开上百家酒坊,还不是一样找陛下要银子?”

李渊一愣。

他讪讪的坐了下来,道:“不如,你先借给老夫一笔银子,大不了算你点利息...”

,

请客吃饭的是时候,几乎没有人会喝只有十来度的黄醅酒、三勒浆了。

高度酒的出现,一举冲垮了低度酒的市场,仅在长安城,每天就要消耗上千斤的高度酒。

若是李渊肯把酒坊交出来,那绝对是一块大肥肉!

就像他说的,将景春酿卖给异族,涨十几二十倍的价格,一点都不过分。

可是,柳家酒业的势头到了一个月前,戛然而止。

柳白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从前,老百姓们没得选,现在,他们想喝点好酒...

酿酒作坊,也是柳家为数不多,没有售出去的产业。

到了贞观三年,就算买一石高粱米,都不到二十文钱了!

李渊不知从哪里招募到了人才,误打误撞的,研制出了更加先进的酿酒技术。

柳白喝过景春酿,喝起来,竟然有几分酱香型的味道!

一时之间,景春酿风靡关中,严重影响了柳家酒业的销量。

土豆和玉米的盛产,让粮食的价格,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贞观元年的时候,一斗高粱米的大约在二十文钱左右。

柳白的脑海之中,瞬间构建出一幅庞大的销售蓝图。

“老爷子眼光就是好,咱们来好好商议一下!”

一石高粱米,可以酿出将近四十斤高度酒,即便加上人工成本,生产损耗,利润也是不可想象的!

一本万利有点夸张,但说一本千利,绝对不过分!

千万不要小看酒水行业的利润。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