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734章 上赶着不是买卖,总有他求到你们的时候

马周咽了口唾沫,有心从马车上跳下去。

但柳家的马车,十分轻便,拉车的马,又是一等一的神驹。

跳下去?

没有银子,什么都干不成。

老百姓上缴的税银,大部分要送到国库,各地官府只能截留不到两成。

而这两成,又需要道、州、府、县四级瓜分,以满足当地官员的一应开销。

殊不知,柳白脑子里琢磨的事情,压根跟马周一点关系都没有。

“魏征,魏征...”

柳白口中喃喃,一直都是魏征的名字。

这一刻,即便是他,都不得不感慨,这魏征的眼光,真的是毒辣到了极点!

能够想到土地国有这种千古绝计,魏征就足以力压房玄龄等人,堪称贞观第一能臣!

柳白把魏征的名字,翻来覆去念了十几遍。

从前,他一直以为,魏征是靠着耿直和嘴皮子混饭吃的。

后来,在知道魏征代表了山东世族的利益之后,对他的看法,发生了些许改变。

魏征并不是一个完全中立的人,他与山东世族的关系,要比和皇家更近!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完全就是山东世族,在朝中的代言人!

不过,也正因如此,他才能拥有,震慑住山东世族的能力。

贞观一朝,山东能如此安定,魏征功不可没!

没有他在,还不知山东会掀起多少场动乱!

今日,柳白又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魏征。

已经不能用‘大公无私’来形容魏征了。

为了这个国度,他连自己全家人的性命,乃至整个族群的名声,都不打算要了!

地主阶级,还会继续强大上千年,岂是魏征能撼动的?

柳白又忽然嗤嗤一笑。

“他倒是打得好算盘...”

马周舔了舔嘴唇,小心翼翼的问道:“先生,您...”

柳白这才想起来,马周还坐在自己对面。

“你们既然已经知道了魏征的做派,为何不率先去告诉太子?”

马周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先生说笑了,太子殿下虽一向清廉,但手里也有大片大片的土地,把魏征的打算告诉太子,恐怕不等陛下回来,太子就会砍下魏征的脑袋。”

柳白似笑非笑的看着马周,又道:“那先生我手里的农田,比太子还要多上十几倍,堪称整个关中最大的地主,那你为何,胆敢将这封信送给我?”

柳白的话很明白。

作为既得利益者,魏征的打算,触及到了柳家最核心的利益。

马周等人的意图,也很明显。

他们打算支持魏征!

只是立场不同,才不敢光明正大的喊出口号。

马周嘻嘻一笑,黝黑的脸上,似乎恢复了几分稚嫩。

“先生跟旁人不同!”

柳白顿时来了兴致。

“怎么不同?”

马周挠了挠头,道:“先生,您是知道的,书院里教的东西很多很杂,可教学的核心,却从来都没有变过...我们这些人,不是傻子,看得出先生正在为柳家,乃至为大唐,摸索一条全新的路!”

跟聪明人聊天,是一件很令人舒服的事情。

很复杂的事情,往往不用说的太细,几个眼神,甚至一个动作,就能让对方知晓。

柳白很想知道,马周等人,是如何猜到自己心中想法的。

没错!

柳白打算支持魏征!

从他看到‘土地国有’四个字的一刹那,就打算不遗余力的支持魏征!

传统的小农经济,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曾经的三十六行,如今已经扩展到,不止三百六十行!

在农田里刨食?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譬如柳家,一直主张‘大农场’的做法。

统一雇佣农工,撒种、浇水、施肥、收割...

都由专人才做。

由此,可以保证最高的效率,同样可以保证最低的成本。

而空闲出来的农夫,可以去做工,可以去当兵,可以做任何赚钱的行当。

摆脱农田的束缚,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商品经济之中,才最符合柳家的发展趋势。

若不是手底下有很多庄户需要养着,柳白早就把关中的农田,转让出去了。

说到底,他要那么多农田,只是为了完成系统的任务罢了。

从来没听说过,种田能种到成为首富的。

魏征的政治主张,正合柳白的心意!

只要他这个关中最大的地主,稍稍松开一道口子,最起码,可以保证关中的土地国有政策,可以顺利实施下去。

至于其他地方,那就要看魏征的手段了。

柳白嘴角一勾,道:“看来,你们已经和魏征接触过了。”

马周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本来是要联系魏征的,可后来觉得,不跟先生说,实在过意不去...所以,所以您看...”

柳白略一沉吟,旋即笑道:“不用主动去联系魏征,上赶着不是买卖,总有他求到你们的时候。”

,

所以,动用内库的银子,为国家购买田地,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若是被河东道的主官知道了,甚至逃不掉一顿责罚!

在他的了解之中,只要先生流露出这种表情,肯定就会有人要倒霉!

只是不知道,这个倒霉蛋,会不会是自己...

柳白心里琢磨事情的时候,就顾不得脸上的表情。

各地官服内库的充盈程度,是每三年一次,官员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

尤其在河东道,被河东黜治大使唐闵掌握期间,做出这种事情,和找死没有多大区别!

柳白想到了更深的一层。

但凡一个国家,以地主为根基,就免不了会出现土地兼并。

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皱。

坐在对面的马周,两条腿抖动了不停,显得极其紧张。

他不知道,先生究竟又在琢磨什么。

历朝历代,土地兼并越严重,各地造反的情况,也就越多。

可这是无法避免的趋势!

还不如直接抹脖子痛快。

于是,马周只能紧张的等待着。

土地,可并不仅仅限于农田。

从这一点上来看,皇家才是最大的地主。

土地的矛盾,可以说是一切冲突的根源。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