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922章 朕之大唐,向此二十七国宣战

文武百官,诰命夫人们,都要到场庆贺。

李二本应该穿皇帝的朝服,不过,坐在龙椅之上,牵着巴陵公主手的他,却穿着一身铠甲。

侧后方墙壁上的御剑,已经换成了一杆丈二长的马槊!

他最需要做的,是稳固朝政,而不是火急火燎的去救李承乾。

除了给柴令武赐婚之外,朝廷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令。

譬如,国公以上之人,不得无故离开长安。

身着大红色礼服的刘瑾,高声说道。

他的脸色,也显得有些不好看。

说话间,目光不时的从门口略过。

一匹漆黑的骏马,正在紫宸殿门口,不断踢踏着马蹄,似乎很不安。

没人知道,李二究竟想要干什么。

比较了解李二的刘瑾,心中隐隐有些猜测。

所以,他格外的担心。

李二拉着巴陵公主的手,站起身来。

凤冠霞帔之下的巴陵公主,今日格外的娇俏可人。

可惜的是,她的脸色,比刘瑾还要难看上几分。

皇家的子女,在懂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明白,他们的宿命,是早已注定的。

若是没有柳白插手,连李承乾都不能决定自己的婚事。

嫁给柴令武,这个至少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哥,让巴陵公主心中还是比较愉快的。

只是憧憬了多年的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婚礼竟然充斥着令人心寒的杀伐之意!

踏踏踏——

李二牵着巴陵公主,一步一步的走到阶下。

龙目四顾,无数王宫贵胄,纷纷低下头头颅。

李二淡淡的说道:“今日是朕之七女,巴陵公主出阁之日,尔等为何如此不悦?”

此言一出,众人的脸上,纷纷挤出笑容。

“恭喜陛下!”

“恭喜公主殿下!”

“愿公主和平阳侯鸾凤和鸣!”

“...”

听着满大殿的祝福语,李二将巴陵公主,牵到了大门外。

长长的銮驾,早就已经在此等候了。

公主大婚,出阁的日子和婚礼的日子,并不是一天。

明日举行真正典礼,公主今日就要打扮好,入住敕造的公主府内,等待明天清晨,天亮的那一刻,驸马上门迎娶。

所有流程走下来,至少要三天!

不过,看李二的意思,是不打算参加后边的程序了。

当年襄城公主嫁给萧锐的时候,李二按照皇家典制,一丝不苟的进行。

甚至一路将襄城公主送到了公主府去。

“巴陵,父皇亏欠你的,只有日后再弥补了...”

站在紫宸殿大门口,李二眼中,难得闪过一抹慈爱之色。

巴陵公主无奈的一笑,道:“孩儿深知父皇的苦楚,也不求父皇像对待襄城姐姐那般,只求父皇...长命百岁!”

李二慨然而叹。

“该给的,父皇一点都不会少给你,嫁给柴令武,是你的福分,也是朕的福分。”

说完,李二将巴陵公主,送进了轿子。

“起轿!”

礼乐响起,由足足两百人组成的庞大仪程队,缓缓向着宫外行去。

李二目送到看不见的时候,转身回到紫宸殿。

嗡——

沉重的大门,被太监关上。

李二的目光,变得无比冰冷。

他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首那群在长安城中,拥有着极高地位的贵族们。

“本来,朕该亲自送巴陵去公主府,不过皇后已经去了,足以代表朕。”

说着,他从龙椅后的墙壁上,摘下那根马槊!

呼——

轻轻一舞,将跟前的一盏宫灯,击得粉碎!

“可是,朕没有时间!”

咚!

李二将马槊,重重的墩在地上。

他将龙案上的一封战报,丢给刘瑾。

“念!”

刘瑾浑身一颤,胆战心惊的将战报打开。

他生怕看见任何一个不好的消息。

不过,从李二的表现看来,战报上不可能有好消息...

当看到战报上,那一连串的名单之后,刘瑾顿时感觉头皮发麻。

“这...这...”

李二的语气加重了几分。

“念!”

刘瑾身子又是一颤。

用一种近乎艰涩的声音,道:“吐蕃、天竺、吐谷浑、铁勒诸部、高昌、焉耆、若羌...共二十七国,全部向我大唐宣战,河西、陇右、剑南三道告危...”

念到后半部分,刘瑾几乎不敢念下去了。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大唐竟然真成了举世皆敌!

李二深吸了一口气。

“既然举世皆敌,那便不必再忍,朕不管你们心中究竟有什么想法,现在都给朕放下!三省速去拟旨,朕之大唐,向此二十七国宣战,此战,不死不休!朕亦...御驾亲征!”

,

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员,一律取消休沐,等待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

还有一些看起来不大,可实际上,足以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

出门子的时候,是要从紫宸殿开始的。

公主下嫁,是国朝大事。

从某种方面而言,柳家才是柴令武真正的‘家’,而且,也表明了柴绍的一种态度。

太子失陷,李二最先当的一个身份,并不是父亲,而是大唐的君王。

武顺入驻东宫之后,一夜之间,处死了七位东宫女官,两位太子六率之中的将领!

即便武顺成为真正的太子妃,也无权处置太子六率之中的人。

距离柴令武大婚,还有一天!

即便柳白短暂离开,柳家也有主事之人,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去捋虎须的!

皇宫里也很喜庆。

巴陵公主是静妃娘娘所出,从小和兰陵公主一样,由长孙皇后亲自抚养长大。

可是,当长孙皇后命随身的嬷嬷,大张旗鼓的将一枚雕刻着飞凤的玉佩,送入东宫之后,一切传言,都烟消云散。

这代表着,皇家对武顺身份的认可,以及武顺在东宫的绝对权威。

冷峻的脸色,让下首那些王公大臣和诰命夫人们,看的心中生寒。

“吉时到!公主出阁!”

柳家上下,一派喜气洋洋。

柴绍特意将迎亲的地点,选在柳家,而不是谯国公府。

长安城中议论纷纷,都以为这个女人疯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