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104章 这可是一桩天大的美差

“爱妃,你为何就不理解朕的苦心?”

“可是恪儿他...”

李二摇了摇头,道:“朕的儿子,不能有废柴!”

换成他的祖辈,换成他的后代,都没有这种魄力。

世人都把前隋覆灭的原因,归结为大运河的修建,耗尽了最后的一丝气数。

算算时间,杨广才死了几年?

长孙皇后微微点头,道:“陛下,让臣妾来说吧。”

李二叹了一口气,背着手走了出去。

交给长孙皇后便是,她一向都办法。

...

蜀王府!

李恪听说要把修建运河的事情,交给自己之后,直接惊的长大了嘴巴。

不是恐慌,也不是紧张。

而是不可置信!

这可是一桩天大的美差!

对于赚银子,蜀王殿下已经没有多大兴趣了。

别的不说,光超市的股份,就够他花好几辈子的了。

这种情况下,最令人动心的是名声!

一条运河的好处,不言而喻。

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何况,银子也少赚不了!

“怎么样,值不值得你在蜀中,待上几年?”

李恪无意识的吞了口唾沫,差点把自己呛死。

“咳咳——”

“这种事情,该交给皇兄干,我何德何能...”

他却是有点不敢。

两代皇朝的血脉,让他不敢干一点逾矩之事。

揽名声,是太子的专利。

前几年李泰斗得多凶?

又得到什么好结果了?

“想事情不要太偏执,承乾一脑袋乱七八糟的事情,没心思修运河,再说,这种事情非你不可,旁人还真就干不了。”

“怎么讲?”

李恪一歪脑袋。

柳白耐着性子解释道:“你想想,旁人来修建运河,必定阻力重重,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朝中的那些大臣,而你的身份,注定了那些前隋旧臣,就不遗余力的帮助你!”

“退一万步讲,有他们冲锋陷阵,你哪来的后顾之忧?专心修便是了!”

李恪总觉得哪里不对。

挠了挠头,忽然反应了过来。

“不对啊!当年修的运河,不是在南方吗?我记得好像是从余杭,打算一直修到蓟州...咱们为何跑到蜀中来?”

柳白松了一口气。

平心而论,李恪有自己的长处,可惜在一些事情上,跟李泰和李承乾,差的还是太远了。

没到益州城的时候,李泰就已经知道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修建运河,打算去都江堰瞧一瞧。

李恪竟然到现在,还没明白过来?

柳白只好继续耐着性子,道:“直接修那条贯穿南北的运河,恐怕那些前隋旧臣,都会顾及重重,换一条线,起码可以保证顺利施工...”

他给李恪,讲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朝廷大兴土木,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如今朝中的重臣们,都是从前隋年间活到现在的。

他们太担心,大唐回到那可怕的年代了!

对于拖垮前隋的那些事情,他们简直到了畏之如虎的地步!

当年远征高句丽,就有无数人阻拦。

最后,程咬金还是不声不响去的。

就算胜利了,也没有落下多少好处。

这才不得不将功劳,全都按在薛礼和金日磾的身上。

直接修那条贯穿南北的运河?

恐怕房玄龄都会跳出来反对!

起码,要先给他们一个,能接受的心理过程。

李恪想了想,小心翼翼的问道:“我能调动的人手,有多少?”

柳白知道,他问的不是能动用多少民夫。

而是说,家里有多少人,能为他所用。

“你先出一份计划书,回头让人带到长安,等国库的银子批下来再说。”

柳白给了他,一个比较含糊的答案。

事实上,柳白没想好,在修建运河的事情上,柳家要参与多少。

家里的产业多,顾及一方,势必要放松本职工作。

具体的安排,还是要交给沈万三来核对。

李恪点了点头。

他在建立超市一事上,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做计划书,手到擒来。

知道了自己的任务,他再也没有玩的心思了。

把自己关进书房,柳白走的时候,都没出来送。

...

晚上终究还是没能住在蜀王府。

当天下午,在李二的强力要求下,一大群人去了距益州城,一百五十里外的青城山。

这一趟,并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

单纯是为了玩。

索性闲来无事,柳白也就跟着了。

都说终南山是道门首庭,可实际上,青城山才是真正意义的道教祖脉。

老子所创立的,是道门的学问。

真正形成门派,最早是在东汉。

张道陵在青城山,结茅传道,创立道门!

自那以后,道门在蜀中的兴盛程度,远胜关中!

可惜的是,朝廷对蜀中的掌控力不够,青城山没有被官方认可。

如今,占据青城山的,是无数大大小小的门派。

只不过,这些门派多多少少,都跟道门有些渊源罢了。

一行人在前山的山脚下,被拦住了去路。

“前方乃范氏重地,烦请诸位绕路!”

拦人的是个眉清目秀的后生,脸色臭臭的,好像没有丝毫情面可讲。

,

想要贯彻执行,朝中必定阻力重重。

别的不说,光是征召徭役,就难上加难!

杨妃又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李二脸色复杂的将杨妃搀扶起来。

作为隋炀帝的女儿,她把十几年前天下的惨状,都归因在自己父亲的身上。

李二的野心很大。

没人愿意回到十几年前,那满地饿殍的时候。

所以,李二需要有人来做表率。

有智慧,和聪明是两回事。

对于天下百姓,她是有愧的。

自李二登基以来,她出宫的次数,屈指可数。

“恪儿没有那般本事,妾身只希望他当一个安安分分的闲散王爷,求陛下收回成命!”

听完了李二的理由,长孙皇后一语不发。

她是个拥有超高智慧的女人。

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不知道,该如何说服杨妃。

只好向大老婆,投去求救的目光。

所以,她很清楚,修建大运河的意义在哪里。

杨妃不同!

这个表率的人选,无论柳白还是李二,都认为由李恪来担当,最合适不过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