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166章 大买卖,当然要显得阔气

没人知道,李义府等人匆匆离宫,究竟是为了什么。

...

自柳叶轩掀起喝茶的风尚之后,各式各样的茶楼遍地开花。

身为帝王,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心术’那么简单。

御下之道,在乎的平衡,在乎决心,同样在乎一颗仁心。

而真正道明这一切的书籍,到现在,还没出世呢...

流传了几百年的药茶,也没什么人爱喝。

随着新式茶楼的兴起,有钱人们的闲暇时光,终于不是在大街上瞎溜达了。

柳家并没有藏私。

偌大的茶叶市场,是不可能做到一家独大的。

普通老百姓不可能喝得起柳叶轩出品的茶,因此,低端市场也就让给了旁人来做。

通善坊的一家茶楼,便是周围老百姓,最喜欢去的地方。

受到柳叶轩的影响,而今所有的茶楼,全都以‘轩’为名。

雨竹轩,价格亲民,装潢考究。

最难的,是请了曾经在柳叶轩工作过一段时间的说书先生。

一碗茶不过七八文,就算不能续热水,但比柳叶轩,也便宜成百上千倍了!

柳叶轩出品的故事,自然是不能说的。

早有人将《西游记》、《八仙全传》之类的故事,编纂成册,归柳氏书局出版。

外边敢说?

必定会吃好几年的官司!

因此,外边的茶楼,顶多说一说当下的趣闻,亦或是旁人售卖的戏本。

暖炉旁边的位置上,坐了七八个人。

李义府当起了照看客人的小伙计,挨个给众人倒水。

茶叶一般。

这让喝惯了书院专供茶叶的马周等人,颇为不满。

读书人都是要熬夜苦修的,没有茶的日子,压根没法活。

书院里,三文钱能买半个多月的量。

放在市面上,三十贯都不一定能买得到。

这也是书院学子,众多的福利之一。

“王掌柜喝茶!”

“刘掌柜喝茶!”

“...”

李义府把热水倒完,随手丢给一旁的小伙计。

想要谈点正事,没个地方可不行。

大买卖,当然要显得阔气!

今日特意将这雨竹轩包下来,就是让他们瞧瞧,书院的爷们儿有多豪横!

当然,其他地方也包不下来。

若非上官仪写的戏本,常被雨竹轩的说书先生用,恐怕也力有不逮。

在场的,一共有三位掌柜。

清一水,都是贩售读书人用具的大买卖人。

而且,他们全都是行首!

长安城,一个行当的行首,身份自然是很尊贵的。

但相比于官员,还是差了八条街。

这群学生里,官最低的也是七品的待诏侍御史,李义府甚至已经进了六品!

可惜的是,身份再尊贵,也没办法当银子花。

即便李二,也不好总欠账。

该还的,始终都要还。

文房四宝行当的行首王掌柜,正是之前堵在皇宫门口,要账的那白发老者。

“李大人,这账可实在不能再拖着了,咱们出于对书院的信任,一文钱的预付款都没收,如今几百号工匠成天围在老夫家门口,再等半天,估计就要砸门抢东西了!”

王掌柜说的痛心疾首,脸上的褶子都深了几分。

李义府笑道:“今日找三位行首前来,却是有另外一桩大事要商议!”

他看了沉默不语的李安年一眼。

继续道:“我等打算,再订购两千套一应用具!”

王掌柜倒是不惊讶。

毕竟之前的买卖,远超这个数字。

“若是能把之前的账目结清楚,区区两千套罢了,三日便可交货!”

李义府摇了摇头,道:“这两千套用具,需要三位免费提供。”

看得出来,这三位掌柜已经强忍着愤怒了。

若是换成别人,他们早就一巴掌扇过去了!

之前的欠款,一文钱都没见着,竟然还想索要好处?

李义府的笑容愈发浓郁。

“虱子多了不咬人,三位也清楚,我等现在骑虎难下,欠了诸位一共...一共...”

他扭头看向马周。

“欠了多少来着?”

不等马周回话,一旁的刘掌柜冷冷的说道:“七万四千贯!”

李义府点点头,道:“对,一共才七万四千贯而已。”

王掌柜再也忍不住了。

他猛地站起来,道:“李大人,七万四千贯在您看来是小数目,可我等的行当本就市场小,利润少,这七万四千贯,够买我们这些行首的命了!”

“王掌柜稍安勿躁...”

李义府和马周一左一右,将王掌柜劝住,重新坐下。

“三位也见了,我书院在今日的馆院之争中,大放异彩,想必用不了几天,原本那些弘文馆的学生,必定会改投我书院名下,再加上我书院原本的学生...这是多少人?”

王掌柜眉头紧锁,道:“李大人说的在理,可你有何把握,让所有人学生都买上一套?”

李义府嘿然一笑,搓了搓手指。

“那就要看,以三位为代表的诸位行首,有多大的诚意了...”

,

或许,再晚上几十年,这种词汇,才能大行其道。

一切,都源于三本书。

两人在宣政殿中,一待就是大半天!

以至于两人都忘了,馆院之争,似乎还没有彻底结束。

若是不补上这一课,迟早会出乱子!

严格来说,所谓的‘帝王心术’,只是一个伪命题罢了。

这三本书,恰恰都出自大唐王朝!

一本,是李二亲自撰写的《帝范》,一本是记录李二和群臣对言的《贞观政要》,最后一本,则是后来虞世南等人编纂的,集百家智慧与权谋于一体的《群书治要》!

加上小时候不怎么受李二待见,时至今日,依旧没人给他讲授,这所谓的‘帝王心术’。

正好借馆院之争,跟李承乾好好说道说道。

“帝王心术,无非在乎规矩二字,帝王应守规,群臣亦要守规,王先生命门下将今日之事,记于《起居注》之上,完全是出于对太子的爱护之心...”

房玄龄讲了很多。

自李治之后,便是历代帝王的案头挚爱。

可惜,李承乾早生了几年。

光长安城的内城,就有近三十家茶楼。

过去也不是没有茶楼,只可惜,大部分很难适应口味略重的煎茶。

而今,他的太子之名前,加了‘监国’二字,身份已经不同。

陛下不知何时回朝,大事小情皆由太子负责。

这三本,几乎汇集了身为帝王的所有智慧。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