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204章 甚至,有些兴奋

自打柴令武再次逃跑,她几乎天天跟巴陵待在一起。

不久前的事情,让她感到很疑惑。

后半夜的时候,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正想派人给泰记总部递个消息,把红英请回来的时候,红英却主动过来了...

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朝臣高官,只要被巡城司的武侯抓住,先打一顿板子再说!

除非,是拿着巡城司和长安县衙开具的证明,亦或是三省直接授权的手书。

当然,万事都有例外。

其中一个,赫然是身兼数职的朱简!

他不光在泰记供职,还是鸿胪寺少卿。

除此之外,巡城司也来了几个。

穿着绯色官袍的长安县令赵普,竟然也来了!

“参见长乐殿下,参见巴陵殿下!”

两位公主在会客厅,召见了赵普。

长乐立刻明白,之前那件事,另有隐情!

巴陵是个单纯的性子,还以为,那件事闹大了,有人想惩治李义府。

“赵大人,不过是几句玩笑话罢了,没必要大费周折...”

她知道李义府跟柴令武的关系,比亲兄弟还亲,急忙开口求情。

长乐轻轻拉了她一把。

“巴陵,你且去休息吧,明日还要参加文会,定要养足了精神。”

“姐姐,万不可让李义府有闪失...”

巴陵在长乐耳边轻声道。

而后,离开了会客厅。

她着实不太愿意跟其他人打交道。

巴陵走后,长乐吩咐人上茶。

众人落座。

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后,长乐皱着眉头问道:“倭国人?”

其实已经相当清楚了,完全可以断定,就是倭国人干的。

泰记的人,推测一件事情的方法很简单。

那就是,谁会从中得利,谁就有可能是‘凶手’。

用这种方法,或许会出错。

但是加上泰记那强大到爆的情报能力,几乎可以保证九成以上的准确率。

倭国人的企图很明显。

他们要人,要书,要技术。

一旦明天的文会,达不到任何的效果,或许他们就会狗急跳墙,强行掳走公主,以换取部分资源。

若是朝廷不知道他们背地里的计划,是很容易中招的。

要知道,如今倭国的船只,已经向着大唐的南部沿岸靠近。

掳走公主后,以最快的速度,遁入秦岭。

一入秦岭深似海,没人知道他们会从哪个方向,朝着海岸进发。

到那时候,倭国的船只,可以在任何一点接上他们,扬长而去!

这种方法固然有很大的失误率,但倭国内部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了极点。

似乎,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如果细川御镜和柳白,真的在岭南达成合作。

那么,高向玄理所代表的山背大兄王,再也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

对于他们而言,这个险,是值得去冒的!

长安县令赵普微微欠身,道:“长乐殿下,长安县衙已经派出二十名衙役,随时听从您的调遣。”

朱简紧接着道:“外边有两位鸿胪寺的主簿,他们识得倭国大部分人手,若是倭国企图暗中对公主不利,便可趁机抓住把柄!”

褚红英来到长乐身旁。

“泰记的人也来了几个,娘娘赐给你的那位老嬷嬷,就不要再用了。”

长乐闻言,神情略显尴尬。

和泰记的人比起来,宫里出来的老嬷嬷虽然身手更强几分,但脑子似乎不怎么好使...

“那本宫若是不参加文会呢?”

这句话,她是对赵普说的。

赵普微微一笑,道:“公主尽可去得,皇家亲临,显得文会更体面一些...”

他说的隐晦,长乐却听得明明白白。

这是要光明正大的,把自己和巴陵当成诱饵了...

长乐深吸了一口气,道:“本宫知晓了...”

这件事情,还是尽量不要让巴陵知道的好。

万一露出马脚,可就不好玩了。

...

快天亮的时候,刘仁轨回到了越王府泰记总部。

辛苦了一夜,他没有感觉到丝毫的疲惫。

恰恰相反,他的精神格外好。

甚至,有些兴奋!

泰记的人,都有一个习惯。

他们在研究一件事的时候,喜欢用丝线,将各种人物关系都串联起来。

老人们都知道,这是锦衣卫上一任大统领王守仁,传下来的‘规矩’。

刘仁轨来到自己办公室的内间里。

四面墙壁上,都贴满了纸条。

每张纸条上,都用重墨,写了一个名字。

刘仁轨把写着‘高向玄理’的纸条,直接从墙上撕了下来。

拿在手心,看了一眼,颇有些唏嘘的说道:“真是个可怜的人...”

不管倭国究竟作何打算,高向玄理都注定会成为弃子。

换句话说,他最多也就活到文会之后。

就算他们不在长安,对公主动手。

用不了多长时间,倭国突袭岭南的事情,也会传过来。

那样的话,高向玄理只会死得更惨!

把‘高向玄理’丢掉,刘仁轨又找来一张纸条。

写了几笔,挂在墙上。

这个人,名叫苏我摩理势!

若是有熟知倭国情况,亦或是鸿胪寺的人在场,定会因这个名字,而感到震惊。

任何一个,带有‘苏我’这个姓氏的人,都不容小觑。

苏我家,在倭国可谓权倾朝野。

上一任推古女皇,就是苏我家的人,推举上去的。

而这一代,拥有资格成为天皇的人,也全都是苏我家甄选出来的...

,

有三种人,不必担心宵禁。

大半夜的被巡城武侯抓住,也没人敢问。

巴陵公主府!

长乐在这里居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想来倒也觉得正常。

长安城的宵禁制度极其严苛。

其一,是巡城司的自己人。

其二,是长安县衙的衙役捕快。

躲在门缝里向外看的百姓,都很疑惑。

明日参加文会的,都是一方大儒。

他们的安全,是相当重要的。

一直到了后半夜,长安城才终于消停下来。

作为半公半私的情报机构,泰记的员工,拥有着很高的权柄。

上元节当晚,泰记的人手,出现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来的人,不止红英自己。

穿着青色衣服的,是泰记的员工。

更有人,直接光明正大的,盘查起了朱雀大街周围的民居。

用的理由,是保证明日文会的安全。

其三,则是泰记的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