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756章 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柳白和皇帝之间的配合默契,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唯一让他们没想到的地方在于,韩同傻乎乎的蹦了出来。

那么所有人的怒火,都会宣泄在他的身上。

就算以柳白现在的身份,也不能说脑子一热,就干点什么出格的事情。

即便是皇帝,也要根据规则来做事。

这个规则,就是要兼顾到所有人的利益,哪怕是敌人。

韦挺站在文官行列之中,嘟嘟囔囔的说道。

坑了韩同,说心里边没有愧疚,那是假的。

不看在交情关系上,也看在多年同朝为官的感情上。

韦挺纯粹是在给自己找心理安慰。

新的倭国黜治大使,代表着倭国的一切都要重新洗牌。

之前各方势力所经营起来的东西,也会随之付诸东流。

毫无疑问,韩同将会承受一切怒火。

他的官肯定是做到头了。

只不过相应的,他会获得一个爵位。

甚至于,连倭国的当权者,都要看他的眼色行事。

关中的爵位早就已经封得干干净净,中原地带的爵位也已经差不多了。

封在倭国,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起码给子孙后代置下了一份家业。

想了一小会儿,韦挺放下了所有的心理负担。

朝堂之上就是这样。

今天你坑我,明天我坑你,挨了坑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的脑子笨。

大唐帝国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韩同还在工部侍郎的位子上,且不说官位能不能保住,能不能保住命还成问题呢!

脑袋不是皇帝想砍就能砍。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之下,皇帝杀人都并非是从本心出发的。

更多的是无奈之举。

有了韩同横插一杠子,这场大朝会再开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在李二有几分戏谑的目光之中,柳白黑着脸,转身离去。

李家的王爷们也纷纷退去。

大朝会,不欢而散!

...

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员,最先要学习并且掌握到精通程度的本事,并不是熟悉业务,而是揣摩上意。

上司的想法,直接关系到身家性命。

这个法则,在皇族内部也适用。

李愔不知道兄长们都在想些什么,只知道按着兄长们的想法去做。

于是,他自然而然的在皇宫之中,挨了一顿训斥。

若不是跑得够快,恐怕还要挨顿板子。

兔子一样窜出皇宫,蹲在丹凤门外,气喘吁吁的李愔,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样子的皇后娘娘,都说小的受宠,还真是被宠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现在的时辰,距离大朝会结束,才过去没多久。

高级官员们已经回去了,剩下有些零零星星的小官,正三两成群的往外走着,看到李愔纷纷向他行礼。

李愔在人群之中看到不少老熟人。

他也算是在书院毕业的,不少同窗,都已经入朝为官。

现在级别最低的,也是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

也就是李义府等人当年毕业之时,当过的官职。

书院毕业的学子进入朝堂,会成为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已经成了惯例。

在历年的抢人大战之中,朝廷并不能完全占尽上风。

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会被各大商行,尤其是柳家抢走。

几个年轻官员来到李愔身边。

李愔的目光有些闪烁。

跟自己的同窗们没有什么好客气的,他把几个人拉到墙角,打算问一问自己今天该怎么办。

把事情一说之后,几个同窗看向李愔的目光,忍不住多了几分鄙视之色。

一个脸上长着雀斑的年轻后生,穿着绿色的官服,言语之中对这位亲王没有一点尊重的意思。

“说你傻,你还真就不聪明,当着皇后的面,打算把她的小儿子揪出来问罪...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李愔挠了挠头,没有一点要生气的意思。

“那我该怎么办?”

一个同样穿着绿色官服,胖胖的年轻后生,浑身被勒得像蚕一样。

从宣政殿走到丹凤门外,浑身的衣服都快被汗湿透了。

也不知,当年他是如何通过书院的毕业体能考核的...

“你终归是晋王殿下的兄长,当兄长的,带弟弟出去玩耍几日又有什么大不了?跟你们家人最不能说实话。”

李愔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自己刚才一跑进紫宸殿,就跟皇后说,兄弟们要好好的质问李治一番。

皇后娘娘不强忍着一巴掌把自己抽死,已经算是相当客气了。

天底下,还能有不疼小儿子的老娘?

打定主意之后,李愔就悄悄溜回宫。

这一次他没有去紫宸殿,而是去了李治最喜欢居住的麟德殿。

事实上,这个庞大的帝国,就是少数人建立起来的。

具体而言,就是朝堂之上这些人。

唯独在涉及到倭国方面,柳白只能亲自回到长安城。

除此之外,即便李承乾都没有这个份量。

既然都动了嘴,就没有在闭上的可能。

朝堂之上的纷争,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

满朝文武从来都不是皇帝的家仆,而和皇帝一样,都是这个帝国的主人。

如果皇帝无能,或者昏庸无道,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

当年皇帝和柳白打算将倭国生吞活剥,嚼碎了,揉烂了,再吞进肚子。

否则的话,那一张张无法满足口舌之欲的嘴,将会反过来,狠狠的撕咬主人。

在此基础之上,朝堂之上的矛盾日渐增加。

换了别的事情,柳白随便派出来一个人,哪怕是年龄最小的柳晖,也绝对足够震慑,朝堂之上绝大多数人了。

造反当上皇帝的,无一不是贵族。

倭国...是当前朝堂之上最大的一块蛋糕。

换句话说,韩同的官已经做到头了。

“或许他早就不想当官了,让他去倭国,说不定还算是给他找了一条活路...”

可惜的是,他们两个人的牙口再好,也只是能将那块地方囫囵个的吞下,无法做到充分摄取其中的养分。

在此情况之下,就需要其他人来帮助他们消化了。

至少在大唐及之前的历史之中,并没有农民起义成功的先例。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