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774章 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对朕的孙儿大呼小叫?

事情败露了,李治还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紫宸殿里,不用说,肯定是被李二给拿捏了。

可徐妃的死,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火势一搂不住,李二就露怯了。

身为父亲,他几乎没怎么教导过自己的孩子。

完全是个管生不管养的状态。

若是没有柳白,现在他的儿子们,早就打得尸横遍野了。

“微臣派遣兵马司、巡城司上千武侯,沿途搜罗,已经抓捕二十六名散播谣言的罪犯!”

“文武百官中,有擅自议论着,应当严肃处理!”

李二最为信任的大臣们,聚集在宣政殿之中,帮着他出谋划策。

令人奇怪的是,以往被人们认为,李二最信任的大臣,竟然一个都没来。

到场的,连小满都不怎么认识。

没人知道,这些用来进行危机公关的大臣,都是从哪个草稞子里蹦出来的。

李恪等人站在一旁。

通过这件事,他们对皇帝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失望到了极点。

如果意图不轨的人是他们,恐怕皇帝的手段,会更加残酷吧...

心直口快的李祐,急忙上前几步,道:“父皇,此事应当重新商榷,天下万民之口,岂是那么好堵住的?”

很少有人用反问的方法,跟皇帝说话。

李二心中也带着几分愧疚,罕见的没有处罚李祐。

“那你说,有什么好章程!”

李祐正要开口说话。

其实他们都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把真相公之于众。

当年玄武门之变,所有人都想藏着掖着,最后还不是闹得人尽皆知?

皇宫就是个破口袋,皇帝拉屎撒尿,都能传到大街上。

皇子意图造反,嫔妃自尽而死,能藏得住?

反倒不如直接公布,免得老百姓乱猜。

皇族也要拿出一个合适的态度。

挺英明个皇帝,怎么碰见糟心事,就变得这么小心眼了?

话是简单,可是却不好说出口。

李恪生怕弟弟被皇帝处置,连忙上前,道:“父皇乾纲独断,本就有了最好的章程!”

说着,他又对那些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大臣,拱了拱手。

“舍弟年幼,说话唐突了些,还望诸位莫怪!”

那些大臣一个个板着脸,竟然一点都不给实权亲王面子。

其中一个马脸老头子,硬邦邦的说道:“殿下应自重才是,身为皇族,该知道什么话可说,什么话不可说!”

李祐作势就要跟这马脸老头子拼命。

李恪连忙把他拉住。

“您说的是,说的是...”

兄弟们恨得压根痒痒,却拿这群没名堂的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二烦躁的一挥手,道:“好了!”

李祐气哼哼的退了回去。

李恪讪笑几声,继续道:“若无别的事情,儿臣就带着他们都下去了。”

李二刚要答应,外边忽然传来太监的高声通禀。

“太上皇到!”

李二的眼角抽搐了几下。

硬是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

李渊在前,柳白在后,大踏步的走进来。

进门还没说话,李渊忽然抄起拐杖,狠狠的砸在那个马脸老头子的脑袋上!

砰!

马脸老头子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众人大惊,却没人敢去搀扶。

“程名振,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对朕的孙儿大呼小叫?!”

柳白心中惊讶。

原来这个马脸老头子,竟然是程名振!

此人曾在窦建德麾下为臣,后来归降大唐,刘黑闼的脑袋,就是他砍下来的。

只不过,在李二登基之后,就没了踪迹。

直到李治上台,他才重新掌权。

算得上是一员猛将。

而且,他的寿数很长。

按照年头来算,他现在已经快六十岁了。

不出意外的话,至少还能活二十四年!

李治都快挂了的时候,他还带兵打仗呢。

想必,周围这群老头子,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属于那种,被李二藏起来,留给下一任皇帝用的人物。

眼瞅着程名振鲜血流了满地,李二气的七窍生烟,也不敢当着太上皇的面说狠话。

他慢慢站起来,先是恶狠狠的瞪了柳白一眼,这才道:“父皇,您怎么来了?”

最可悲的是,他并非一个好儿子。

想当年,李渊居住在太安宫里,不问世事。

这也是他这位千古大帝的一生之中,最大的污点。

从前放火,他总能很好的控制火势。

说不定,李二还会往里边加把火。

天才

李二闲的没事,还总跑到那里,给他老子添堵。

以致于李渊对那座皇宫,再也没有一点感情可言。

他向来是一个把感情和政治,分得很清的人。

至于在风波过后,如何的歉疚,如何的恼怒,他完全不去想。

对于他来说,儿子们和他的皇帝之位,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虽说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这么干,唯独李二干得最明显,最肆无忌惮。

细数李二这些年做的,好像没一件人事。

李治的事情,说是受人蛊惑,其实罪魁祸首,就是李二!

除了等待之外,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启奏陛下,宫外已有人议论,不知可否将那些人予以处置?”

就算明知道自己的儿子图谋不轨,他也会刻意纵容。

为的,是把更多图谋不轨的人挖出来。

若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老头子早就不跟李二来往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