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839章 才不配位,可是会死人的

多多运作一下,成为一方大都督也不在话下!

自乔师望之后,韩同才是最有希望,成为西域都护府大都督的人!

到那时候,韩家就能一跃成为,大唐的顶级豪门之一!

韩同在他们的大家族之中,已经是几百年以来,站在顶尖的人物。

地位高了,威严自然也就高了。

往常,看到郑博文他们,都严肃的很。

而此时此刻,站在郑博文对面这些人,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连他舅舅韩同,都需要巴结的大人物!

称呼一声‘少爷’似乎并不过分。

柳白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郑博文?”

郑博文一下子站得笔直!

“学生郑博文,请少爷示下!”

这套军伍之中的规矩,也不知是他从哪里学来的。

“按理说,韩同也称得上手眼通天的人物,他两个儿子进了书院,一个女儿嫁给了李延寿,前途不可谓不光明,为何你还整日在青楼之中厮混,靠博取名声为生?”

泰记那份报告上写的很清楚。

对于郑博文的评价,实在是不高...

此人自小素有才名,听说三岁读诗书,五岁通百文。

十二岁便独作七律!

然而,到了十九岁的时候,数次报考书院,都被黜落。

一考,就是六年!

六年时间,次次不中。

贞观五年后的科举考试,也是一次都没有中过。

他的家境不错,啃啃老,日子过得还算潇洒。

整日流连于青楼之中,倒是混出些名头。

可惜,家境并不代表家世。

他顶多是在普通的青楼里混一混。

春风阁这种规格的青楼,以前他没资格进来。

最后,还是靠着好友推荐,进入春风诗会,这才能进来瞧一瞧。

好像,这只是他第三次来到春风阁。

郑博文闻言,脸一红。

“回少爷的话,学生根基尚浅,数次考取书院不中,便想在风月之地结交一些好友,若是能结交到贵人,说不定就能把位置动一动,您也知道,巡城司那地方...”

后边的话他没敢说。

毕竟太子等人还在场。

总不能,当着太子的面,说给皇族看家护院的巡城司,没有几个好鸟吧...

柳白笑道:“你舅舅离去之前,倒是跟狄知逊提过你,按理说,以他刑部侍郎,代管尚书之衔的身份,把你安排到刑部,亦或是大理寺去,应当手到擒来,为何你还在巡城司内?”

郑博文苦笑一声,回答道:“少爷岂能不知狄侍郎那脾气?”

柳白一怔,旋即释然。

狄知逊虽不像魏征那般古板,却差不了太多。

软泥一样的性子,是没有办法在刑部待这么多年的。

想走他的门路升官,比走魏征的门路,简单不到哪去。

柳白呵呵一笑,道:“不管怎么说,你舅舅对柳家也算是劳苦功高,他家的孩子都安排好了,总不能耽搁了你。”

郑博文眼光大亮!

难不成,刚才自己的表现,真的被柳家家主看中了?

李承乾等人,则感到格外的不可置信。

刚才,他们都以为郑博文死定了。

怎么莫名其妙的,就搏了一个好前程?

他们都知道,韩同在柳白心中,还是有些份量的。

作为最早跟随柳家的人之一,韩同在朝中的地位,却最低的。

其中,固然有他本人能力的问题,很大部分因素,也是柳白不想将他提拔。

有时候,才不配位,可是会死人的!

这一回,韩同莫名其妙的被满朝文武坑去了倭国,柳白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维护之心来。

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因为不能!

万事有舍才有得。

柳家的规模,已经称得上空前巨厚。

再为自己人谋福利,就要想一想,其他人会如何看待了。

说白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其他人,像狄知逊他们这样的,拥有足够的自保之力。

别人给他挖坑,他也能识别出来。

韩同就不一样了。

别人给他挖个坑,他不光老老实实的跳进去,还要谢谢挖坑的人...

所以,柳白只能在其他方面,给韩同一些补偿。

至于年轻人之间的争风吃醋,柳白早就不看在眼里了。

他已经过了跟年轻人较劲的岁数,身份上,也不合适。

明明他也只是二十多岁,在所有人眼中,柳白跟那些位高权重的七八十岁老头子,没什么差别了。

郑博文大着胆子,道:“少爷,学生...学生想进入书院读书!”

说完,郑博文满脸紧张的看着柳白。

他知道,想要进入书院有多难。

早年间不正规的时候,无非是柳白一句话的事而已。

现在,书院的一切都公开透明。

但凡出现一个,不合乎规矩进去的,几万书院学子,就会爆发剧烈的抗议!

这是书院赋予学生的权力!

学生领袖们,甚至会将抗议活动,当成了他们进入朝堂的筹码!

好借此,来让大人物,见识见识他们的魄力!

让郑博文没有想到的是,柳白竟然一口答应下来!

“也好,那你明日就去书院报到吧,回去之后,我给你写个条子,直接拿到老王勣那里!”

郑博文大喜过望。

‘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堂堂的四品工部侍郎,放在什么地方都不白给。

成了倭国黜治大使之后,更是水涨船高。

帮着李大亮,把工部打理得井井有条。

等从倭国回来之后,最差也是上州的刺史!

实际上,这已经极其可怕的速度。

rg

傻子都知道,这是皇帝和柳家家主赏饭吃。

等在倭国熬够了资历,韩同也就该晋升为从三品下了。

同样的年龄下,其他大部分还在五品的位置上苦熬。

毕竟,韩同是一步到位。

一夜之间,从县令成为工部侍郎。

十年以来,虽然能力有限,也算得上是兢兢业业。

那才是真正高级官员的中坚力量!

九成九的人,都走不到这一步。

唯一欠缺的...就是没有爵位。

侯爵位比三品,不管多大岁数,不管官职做到多大,韩同看见人家,照样要躬身行礼...

记住网址rg

看起来,十年之内从七品升到四品,已经很慢了。

从三品下!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