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865章 六姓家奴,唯一善终的奸臣

身为文官,房玄龄都不得不承认,他也不想让武将集团太出彩。

倒不是因为有什么苟且心思。

而是因为,手掌兵权,又有战功的人,实在是不稳定因素。

朝中官员青黄不接是事实。

尤其是在武将之中!

年轻的将领多半还没有实权。

毕竟,房玄龄他们心中也没有底。

鬼知道李二还能活多少年?

为了他们共同打拼出来的江山,只能让将门受些委屈。

没办法!

在场之中,以两派人物的斗争最为激烈。

武将之中,脾气最为火爆的程咬金,撸胳膊挽袖子就要动手!

而与他争吵最为激烈的,却并非是往日的魏征,也不是一向以怀柔派自居的孔颖达。

而是...封德彝!

“老家伙,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抱着什么心思!”

“若非老子担心柳白的安全,早就把你的狗头打掉!”

对面,封德彝毫不示弱!

明明干瘦干瘦的老头,非要摆出一副,跟程咬金拼命的架势!

“老夫岂能怕你?”

“军中好事者甚多,尔等老帅亦多年没有仗打,去些小毛孩子,只能徒增将士的伤亡,朝廷也没有那么多俸禄,养着他们!”

房玄龄等人看得大为皱眉。

以前的封德彝,可不是这个模样...

其中原因,涉及到封德彝的身份。

封德彝的资历很好,老到,他当宰相的时候,房玄龄等人还名不见经传呢!

武德年的时候,他在宰相任上足足待了三年!

一直到裴寂上位,他才退居二线。

以前倒是也参与过几次朝政。

等李二打算肃清老臣之后,他就彻底不再插手政事。

这一次,也是受到房玄龄和杜如晦,联袂发起的邀请,这才来到太极殿。

谁都没想到,这老东西竟然也会开始找茬了。

严格说,封德彝在朝中的风评很差。

差到,连魏征都懒得理睬他的地步。

人们给他一致的评语,就是‘官场老油条’!

此人素爱攀附权贵。

他出自渤海封氏,祖父在北齐年间当太傅。

前隋之际,他爹封子秀乃是通州刺史。

不知封德彝是如何跟杨素攀上交情的,进入杨素的国公府担任幕僚,还跟杨素结为儿女亲家!

隋炀帝杨广当政,他立刻抛弃杨素,攀附杨广心腹虞世基。

后来,宇文化及势大,他又成了宇文化及的下属内史令。

前隋势微,他二话不说直奔太原。

投靠当时还是唐国公的李渊!

然后,又跟李渊结成亲家。

天策府成立,李二战功赫赫,这家伙求着李渊,成了天策府的属官。

暗中,却在支持太子李建成,不断通风报信。

三国时期的吕布,被称之为三姓家奴。

而封德彝,称之为六姓家奴都不为过!

之所以能够活到今日,还曾位高权重,完全是因为,这厮的脑子实在是好使!

每当他预感快要倒霉的时候,总能想出个好主意。

或是为主子破解难题,或是为主子解开心结。

以至于,他历代主子,都有点离不开他!

此外,还有他们一家,通过结亲,获得的家世!

他的母亲出自范阳卢氏,乃是卢思道的亲妹妹!

卢思道的儿子,就是前几年,被柳白活生生逼死的那个卢氏家主卢赤松...

他的发妻,是杨素的堂妹。

算起来,跟杨妃也沾着很近的亲。

他的儿子封言道,娶了李渊的第十二个女儿淮南公主。

但凡是隋唐两代排得上名号的家族,都跟封氏,有这或多或少的联系。

连岭南的冯家,都跟封氏沾着亲!

有这么庞大的一个血脉网络傍身,就算李二想动他,恐怕也要掂量掂量。

大唐年间,位列四品以上的奸臣,还真就不多见。

而封德彝,是唯一能够得到善终的奸臣...

这老小子突然跳出来,跟程咬金打擂台,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看着两人站在大殿中间骂娘,众人既着急,又无奈。

杜如晦小声在房玄龄耳边,道:“封德彝这是在给他儿子铺路!”

房玄龄恍然大悟。

“这老小子鬼心眼多得很,当此国难之际,竟还想捞些好处!老杜你去制止他!”

杜如晦翻了个白眼。

“章程已经商量出来了,谁都看得出,无论是让年轻将领,还是让老帅出马,对战果都无任何影响,老夫何必平白无故得罪他?”

房玄龄叹气道:“从前,人们总感叹国无良将,如今,老夫却心忧廉颇老矣...就连知节今年都五十几岁了。”

杜如晦嘿然一笑,道:“不管怎么说,只要度过这次劫难,咱们这群老兄弟,也就能彻底撒手不管了,陛下总算是欠了咱们一个大人情,总该让咱们安度晚年!”

房玄龄抿着嘴不说话。

大殿中央,程咬金和封德彝都吵累了。

按照以往的情况,这时候,就该有个老好人上前打圆场。

这回也不例外。

萧禹和陈叔达一同上前,分别将两人劝下来。

这时候,房玄龄才轻轻拍了拍桌子。

“既然有所争议,那就按照以往的办法,举手表决吧!”

像薛礼、金日磾、席君买他们这样,三十五岁以下就掌兵把子的,实在是太少见的。

即便是像王孝杰那样的人,如今也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小将罢了。

于是,文武之间的矛盾,在这个很不合时宜的时候开始了...

绝大部分老家伙都知道,现在并不是吵架的时候。

文官集团,并不愿意让武将出头。

rg

想要走到薛礼他们这一步,起码要等四十岁之后!

武将跟文官没的比。

纸上谈兵的故事屡见不鲜,霍去病那样的人物,几千年才出了一个!

或者说,并不愿意让将门,再出几个像薛礼这样的人物。

而武将集团更加着急。

他们更希望,年轻的将领能够获得实战的机会,迅速成长起来。

他们在书本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而将领的经验,可没办法在书本之中学到。

李二这样雄才武略的皇帝,完全可以镇得住他们,甚至可以拿他们不当回事。

可新君...就说不定了。

首发网址rg

朝廷一味的求稳,其中,或许还有些苟且目的。

文官的经验,可以在短时间内构成。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