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904章 此人的身份曝光之后,怕是又要血流成河了

那是给真正的贵人预备的。

没有三品以上的官职,绝对没有资格进去!

李承乾和马周,两个年轻人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李承乾换了便装,和马周一起出宫。

小满带着几个东宫侍卫,远远的跟在太子后边。

太子早就有令,如果不出现意外,不允许他们靠近。

李承乾对长安城里的情况特别熟悉。

马周笑了笑,道:“太上皇的产业,还是最赚银子的,听李义府他们说,现在一盆水羊肉,就能卖几十贯,若是再点两瓶李师傅,那就更了不得了!”

李承乾哈哈大笑。

“太上皇卖的哪里是美食美酒?分明就是他的名声!”

马周指了指对面。

“咱们还是去对面等着吧,如果过早进去,难免会打草惊蛇,万一让他有了防备,反倒白白跑这一趟!”

对面是一家茶楼,好巧不巧,正是柴令武的产业。

这世上的茶叶市场,六成以上被柳家的柳叶轩垄断。

柳叶轩主要负责高端茶叶行业,而剩下的四成,则落在柴令武手里。

他来负责低端市场,生产的茶叶有一多半都送到了高原上。

这些年来,倒是也开始冲击中端市场。

最大的标志,就是在各地都开了茶楼。

柴令武并不为了赚银子。

他本来在柳叶轩之中就有股份,而且在柳家的其他产业之中,也都有不少的股份。

银子本来就多的花不完了,没必要劳心劳力。

之所以开这些茶楼,其实是为了他兄长着想。

他那个废物兄长,一把年纪了,只知道躲在家里。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活得像个小媳妇儿。

可以预见的是,柴哲威的生活,过得不会太如意。

他算是把柴绍的心都伤透了,以后爵位给不给他都是问题。

至于家产,肯定是一文钱都不会给的。

柴绍对这个大儿子早已失望透顶,若不是还念着血脉,早就把他赶出去了。

不过李承乾他们兄弟几人,却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柴令武绝对不会接受柴绍的爵位。

他这个平阳侯的爵位来之不易,更有着非凡的意义。

就算是当了公爵,也要保住‘平阳’,这两个字。

真正最有可能,继承柴绍爵位的人,反倒是某一个,正在从吐谷浑,疯狂朝长安城赶回来的年轻人。

贾统!

柴绍只有两个儿子,外加一个义子。

贾统本来就无父无母,让他改姓柴,来继承柴绍的爵位,似乎也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而柴令武开的这些茶楼,纯粹是为了让他那个废物大哥,有一个能够养老的收入来源。

柴绍的岁数也不小了,说句不好听的,一旦他去世,谁也不会给柴哲威留情面!

他的下场,则会变的无比凄惨。

这世上,恐怕也只有柴令武,能为他着想一二了...

走进茶楼,李承乾和马周,才知道柴令武为何要在天香楼对面开茶楼了。

高招啊!

里边,几乎全是在天香楼等着排队的客人!

敢在天香楼吃饭的人,非富即贵!

他们才不会在门口傻站着晒太阳。

当然是要找个环境舒适的地方,歇一歇脚。

点上一壶绿茶,台上的说书先生,正在讲一些酸不溜丢的,情情爱爱的故事。

李承乾和马周一听,就知道这故事出自上官仪之手!

那死胖子长得不怎么样,偏偏生出一副女儿家的心肠。

写出来的戏本和故事,全都是伤春悲秋的桥段。

可是,这种故事偏偏广受百姓们的欢迎。

尤其是深闺之中的大姑娘小媳妇,不知被上官仪的故事,骗去多少眼泪。

李承乾喝了一口热茶,咧了咧嘴,看样子,味道实在是不怎么样。

他的嘴,早就已经被柳叶轩给养刁了。

马周倒是笑呵呵的,把茶壶拿到自己面前。

他的家世一般,早年间甚至给人当个牧童。

后来,读了些书,碰到了贵人,成了一个八品的小官儿,也算是翻身了。

再往后,书院招考,马周毅然辞官赶赴长安城。

这也就导致,他成为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人。

像李义府他们,今年才二十二三岁。

马周已经过三十了。

不过,在人才济济的朝堂之中,他依旧算是年轻的过分。

三十岁的正六品上官员,马上就要迈入五品的门槛,哪个朝代都不多见!

毕竟,在大唐的官场之上,如果不是贵族,三品就已经是极限了。

光看官职的话,整个朝堂之上,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个二品而已。

其中,还要加上柳白那个虚头衔的中书令。

“算一算时辰,也差不多了,你是不是该把那人的真实身份告诉我?”

李承乾看到对面的天香楼,已经开始进客人,对马周问道。

马周看了一口气。

“此人的身份曝光之后,怕是又要血流成河了...”

一路来到永平坊。

这里是长安城的闹市之一,紧邻朱雀大街。

差不多已经到了饭点,每一个雅间都被占用了。

只有顶楼的贵宾室还空着。

有钱人都是贱骨头,其他地方的东西再好吃,规格再高,没有天香楼的规矩吸引人。

rg

相比之下,要比道兴坊之类的地方,更接地气。

因为这里没有住着多少达官显贵,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

天香楼一如往昔般的火爆。

最主要的,他们更加看重太上皇的名头。

觉得在天香楼吃饭,是一件特别有颜面的事情。

真正有身份的人,当然不会跟普通百姓一样,站在大门口排队。

然而,李渊名下最大的酒楼,就开设在这里。

就在昨天,李义府和张柬之他们,还在这里宴请了刘洎。

虽说李渊的产业,都由宫中的人来主管,但是现在实在是太忙了,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太子爷,正站在门口,伸着脖子往里边张望。

“太上皇的产业又拓展了,我记得上个月出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家青楼吧?”

首发网址rg

数不清的食客,在大门口排队。

这里的物价也要低一些。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