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第140章 郑军来袭

其实像三国演义中的那些计谋在真实的战争中基本是没用的,除非对面的水平实在是太菜。而且像是佯败这种战术,实际执行起来是非常难的,绝不是像三国演义那样随便一支军队都能玩出来。

和九边军镇不同,内地各省的镇戍营兵其实很少有募兵,基本是以从卫所抽调的旗军和民壮为主,待遇相比募兵要低得多。

正因如此,这位亨万兄屡屡出现在荷兰人的记载中,据说他拥有九十九艘五桅大船,与荷兰人之间交易额度最高的一次达到一百四十多万荷兰盾,折合白银将近五十万两。

“厦门城城周六百零六丈,共有城垛七百六十个,每垛守兵三人,分三班上城值守,守城兵共计两千二百八十名,由嘉禾里民壮、中左所军户、巡检司弓兵、浯铜游兵组成。”

“每五垛设一垛长,立垛长旗一,上书五垛守军姓名,垛长在五垛守军里挑选年壮胆勇者担任。”

“每二十五垛设一城长,立城长旗一,上书五垛长姓名,城长由民壮小甲、卫所小旗、游兵队长或伍长择其有力勤勇者担任。”

鹭洲先生在小小的嘉禾屿很是出名,林海随便找人一打听就知道了。

如今他算是知道林宗载为何要辞官了,原因就在于他的白手套许心素被郑芝龙斩杀,后者靠卖令旗几乎垄断了福建海贸,逼得林宗载不得不亲自下海,代表他所在的那个士绅海商集团与郑芝龙竞争。

由于许乐天手上船只有限,为了保证传信可靠,因此派出去最远的哨船也只有百余里,这个预警时间是相当短的。

林海之所以知道林宗载,就是因为此人被后世的厦门当作海丝文化的代表人物。

当然现在已经是明末了,嘉禾屿上的外来黑户远比不是黑户的要多。守城之时,这些黑户也必须要临时编成保甲,工作量十分巨大且繁琐。

林海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人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洛阳的福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不过此时他可管不了那么多了。

不久后,城外又传来消息,说是来的这伙贼寇正在招兵,他们在还没搭建完的简易营房前竖起了替天行道大旗,同时大肆宣扬郑芝龙在六鳌所除暴安民的义举,以及阵斩福建名将泉南游击陈奇伟的战绩。

林希元可不光是嘴上说说而已,他是真在搞海上走私的,并且因此被厉行海禁的闽浙总督朱纨弹劾“私自出海,招降纳叛”,可以说正是朱纨口中所谓“衣冠之盗”的代表人物。

“只有四条船么?你可看清了有多少人?”林海问那伏路军。

眼见许心素仍是委决不下,林海干脆放狠招了:“许三叔若是确实难办,那就只好小侄派兵强拆了,反正舟山营是客兵,军纪差一点那是理所当然的。”

“甚好!甚好!”许心素一边听林海说一边举目四顾,眼见城墙防守布置得井井有条,本来因陈奇伟战没而大乱的心神也不由稍稍安定了一些。

“每二城长设一雉长,由城长中择其机敏者担任,分派军吏三人佐之。民壮总甲、卫所总旗、游兵哨长以上者俱在中军听令。”

“四座城门、四座角楼,分别由舟山营一小队镇守,分两班轮换,合计十六队,哨长在四门坐镇。”

算上民壮的话,其实内地各省的纸面兵力并不算少,比如浙江全省的镇戍营兵大概有五万多兵额,其中至少有七成是民壮。

此人姓池,名叫池浴沂。池家本是中左所的世袭总旗,但从池浴沂的祖父吏部文选司郎中池这一代开始,池家便转型为科举世家了,此后连续几代都有多人中进士或中举。

伏路军答道:“从船上下来的只有两三百人,应当只是前来扎营的先头部队。”

第141章郑军来袭

林海带着许心素在厦门城上巡视,此城始建于洪武二十七年,不含垛墙高二丈五尺,面阔二丈,底阔五丈,共设有四座城门,东、西、南、北四门分别名为启明、怀音、恰德、潢枢,城门外均建有月城。

城上共有窝铺二十二座,敌台四座分别位于城墙四角,城上垛墙高六尺,垛口高三尺,垛墙连同垛口长八尺,每个垛墙中间都开有高九寸带有木盖的悬眼,垛口均为平直状,而非宋代以前常见的山字形,每个垛口均安设有牌堵。

池浴沂的哥哥池浴德是嘉靖四十四年的进士,万历年间官至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是池家出过的官职最高之人,不过已经在八年前去世。

更何况嘉禾屿也是一个小海岛,农业条件可以说并不怎么样,因此本地士绅很可能会像林希元那样,并不以置办田产为首要家业,而是靠海吃海。

从崇祯年间后金历次入关劫掠的情况来看,这帮视九边防线及关内明军犹如无物的建州鞑子也屡屡在小县城下吃瘪,守城战对于防守一方来说就是这么有利。

所以那什么宁远大捷是真称不上什么大捷的,只不过是因为老奴大肆杀人之后失去民心,导致宁远城里再也没有沈阳、辽阳等地那么多内奸而已。

林海边走边给许心素介绍,守城需要的人手是越多越好,只要是搬得动石头,哪怕是完全没有军事经验的普通百姓在守城战中也能发挥作用。

因此林海在给许心素的条陈中提到要合军伍、分信地,主要就是要把民壮、卫所旗军以及军余都组织起来,否则光靠舟山营和浯铜游兵,那就连每垛一人都站不满,还没法轮换休息。

许心素闻言对林海道:“若是只来了这么点人,是否可以考虑出城击贼?”

许心素拍着座椅扶手,长叹一声:“郑贼这是欺我厦门城内无人啊!”

明代的厦门岛正式名称应该叫嘉禾里,这个里字并非是里甲的意思,而是地理概念。实际上嘉禾里下辖四个里四十个甲,算上畸零户差不多有五百户。

但反过来想,郑芝龙招安后不到两年,就能把正三品的京卿逼得亲自走海,这足以说明他是很会来事的,必然是攀上了某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许三叔请看,这些木盖和牌堵大多都是新装上的,垛墙有损毁的都已修好,城上守兵也已分派完毕……”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