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1980巴山猎耕记》
1980巴山猎耕记

第388章 扛饿神器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好事儿,以后村里读书的娃儿,会方便得多。

云梅早该上学了。

要不了几年,自家的娃儿也要上学。

“是有啥子事情蛮?”

“有领导下来考察过情况,回去后来了指示,准备建几个乡村小学,解决一哈娃儿上学困难的事儿。之前还有知青,能抓一哈娃儿读书的事情,现在……”

韩学恒摇摇头:“主要是山里偏远,路难走,住得又散,还没得啥子人愿意来山里教书,都觉得太艰苦了。

“环境要选安静点嘞,地点也要宽敞,还要迁就另外两个村子,暂时考虑的就是这些,还没有完全确定,估计是翻过年的事,反正在下半年招收学生的时候,必须得建起来!”

“那还早!”

“我把你叫住,是想问问你,想不想当个民办教师?我了解的情况是,你小学毕业了,还跟着之前的几个知青学了不少知识,也看了不少书,教个小学没得啥子问题。

边教边读,到时候转正了,也算是有个铁饭碗,还受人尊重……撵山采药,也干不了一辈子撒!”

原来是这么回事!

可以肯定,韩学恒这番提议是是出于好意,是真心想要给陈安找个稳定的工作。

在自家村子里,工作、顾家两不误,干上些年,领着退休金养老……至少在这年头来说,当教师,确实是很不错的事情。

只是……

陈安冲着韩学恒笑道:“韩哥,谢谢哈,我知道你是好心照顾我,但我已经有我自己的打算了!”

韩学恒笑笑:“没得事儿,其实在我开口的时候,我就在想,你有很大可能不会答应,你是个很有头脑和干劲的人,能成事……行嘛,既然你不想局限于此,那就算了。”

他想了想,又接着说道:“如果你有觉得合适的人,也可以跟我说,优先考虑,行了,我还有事要忙,先走咯!”

韩学恒说完,推着自行车转身往公社大院走去。

陈安也赶着牛车往回走,他看了眼宏山,问道:“蛋子哥,你想不想当个民办教师?”

宏山当即摇头:“算了,你让我看看小人书没得啥子问题,让我教书育人,纯粹是误人子弟,还是让更适合干这行的人去做!

再说了,我可不觉得当个老师,会比跟着你混强!”

陈安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只是心里在想,想着当个教师混混日子的冯正良愿不愿意来,如果愿意,倒是可以推荐一下。

只是,毕竟是在山村里,跟县城里没法比,万一他真来了,会不会误他前途。

只能等有机会问问冯正良的意思再说了。

陈安赶着牛车赶到麻柳坡,在宏山将东西搬回家以后,他赶着牛车返回盘龙湾。

到院子里卸下车子,他牵着牛到河边草滩上放长了绳子,让它在那里吃草,结果,陈安刚转身走了没几步,水牛就在草滩上的淤泥里躺了下去,翻滚着身子,很快碾压出一个泥水窝子。

不一会儿,它浑身裹满泥浆,尾巴一甩,泥浆飞溅,吓得陈安远远避开,生怕弄脏自己。

水牛喜欢在泥塘里打滚,也喜欢在水里泡澡,这是它们降温和防止蚊虫叮咬的法子。

见它那么惬意,陈安也不去管它,径直回了院子,反正在院里也能看随时注意到水牛的情况。

冯丽荣将孩子交给他抱着,去打扫寒号鸟住的山洞。

每天往里面放寒号鸟所吃的松柏枝叶,残渣得清理出来,每日还得换上干净的水,事情简单,但却每天都得重复,是一件挺枯燥的事儿。

大概唯一的乐趣就是,到了山洞里边,伸手一招,就有寒号鸟飞落手心。

陈安领着孩子,将车里的东西提回家里,在自家留了些糖果,其余的送往青沟,给两个小侄女。

陈子谦领着陈平和瞿冬萍在打理那些坡地,砍伐下来的树木,灌木不少。

大的树干、树枝,剔掉枝叶,就晾在坡地上,小的那些枝叶则是被跟着帮忙的两个小侄女拖了集中堆放到一起,等到冬季的时候,放把火烧成了草木灰,就是顶好的肥料和杀菌剂。

简单和三人聊了几句,陈安去看了下扦插的茶树苗,见长势良好,也就没有多停留,返回盘龙湾,又去石崖边转着看了下蜂群,确定蜂群的情况已经彻底恢复正常,算是松了口气。

但陈安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劳碌命,中午吃了饭,搬了把椅子在门前树荫下坐着休息,很快就觉得无聊了。

见冯丽荣将那些蜜渣用纱布包着,像是洗衣服拧干水份一样,用根木头绞动,又弄出不少蜂蜜,他想了想,到仓房里面,将那些经过九蒸九晒的黄精给拿了些出来。

搬来石碓,将黄精在石碓里舂细,然后用细筛子筛选掉里面的老筋。

新鲜的、嫩的黄精蒸熟了就可以吃,甜甜的。

但这种上了年份的老黄精,就没法这么吃了,只能打成面。

村里边没有磨坊,镇上有,能用钢磨将这些黄精打成很细的粉,可惜去的时候,陈安没想起来,现在只能手动操作。

花了一个多小时,弄出了五六斤还算细腻的黄精粉,陈安将它们装在盆子里,用冯丽荣挤出来的那些蜂蜜混合,像揉面一样,揉成面团。

然后,他找来一个小簸箕,将面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像做汤圆一样,揉成丸子,放在簸箕里。

冯丽荣听陈安说过这所谓的仙人粮食,知道陈安准备用这些东西作为进山的干粮使用。

蜂蜜过滤得差不多,她也过来帮忙搓着黄精蜜丸。

待弄好以后,陈安当即就拿了三个吃掉。

这丸子,除了蜜香,果然还有一种炒豆子的香味,吃起来口感居然很不错。

就连冯丽荣也忍不住吃了一个,连连点头,说是好东西。

陈安准备尝试一下,这传闻中的扛饿神器,是不是顶用。

如果真的顶饿,倒是可以省了每天进山提前准备干粮的麻烦,直接用黄精蜜丸取代,这玩意儿,本来也就能当粮食食用。

准备一个小布袋,往里面装上几十枚,携带方便,吃的也方便。

不像火烧馍,还得拢一堆火烤热了才行。

剩下的那些蜜渣,完全不用处理了,直接找个罐子装起来,留给两只熊猫平日里换口味。

以它们的胃口,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吃得干干净净。

关键是,蜂蜡现如今不值什么钱,陈安也就懒得提炼了。

黄精蜜丸确实有效果,晚上的时候他没吃饭,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也没觉得有饿的感觉。

家里还有不少黄精,陈安打算抽时间再多做一些出来备用。

冯丽荣做早饭的时候,原本还想做些火烧馍,但被陈安制止了,只让煮了一大碗酸辣粉。

吃过后,他检查了自己的双管猎枪和子弹后,往随身的蛇皮包里装了些放在楼上簸箕里阴干的蜜丸带着,出门去叫宏山。

见陈安只是拿了绳子和杀猪刀塞蛇皮袋里背着,并没带采药所需药锄、柴刀,也不像是进山找蜂蜜的样子,冯丽荣赶忙追了出来:“安哥,你不是说今天要跟蛋子哥一起去山里割蜂蜜的嘛,啷个装蜂蜜的东西都不带?”

“临时改变,今天去撵山,不去找蜜蜂……昨天在收购站,听人说前些天大湾有黑娃子出现,还伤了人,我准备跟蛋子哥去看看。如果能弄回来,又能得几百块钱,还能弄到不少肉油!”

“这样啊……那你们小心点哈!”

“晓得了!”

陈安冲着冯丽荣摆摆手,领着猎狗,踏着晨曦出了院门,直奔麻柳坡。

时间还早,到了宏山家里,敲响门板,宏山很快迎出来开门。

见院子里放着几段山上砍来的粗大木头,还有两个已经掏好的蜂箱,陈安就知道,昨天回到家里,宏山就在忙着准备蜂箱了。

厨房里,钟启秀刚开始烧水煮面,一旁的面盆里有揉出来发着的面团,看样子刚和出来没多久。

见状,陈安笑着说道:“蛋子哥,火烧馍今天就不要做了,我带吃的了!”

宏山笑道:“那我就省事了,不然还要等着发面,等着烘烤,要不少时间!”

花了十数分钟,面条煮好,宏山吸溜掉一大碗后,取了猎枪,叫上自家两条东川犬,跟陈安径直往石河子村子西北边的深山里赶。

如果到长沟里大队上去读书,有的娃儿隔得太远了,得走十多里路,干脆连书都不读了。

而且那边学校也小了一点,容不下那么多。”

要不是有你们,好多村子,好些人,都要遭殃,包括公社还有下游的一些地方,都不晓得会有多少损失。”

陈安暗道一声:果然……这应该才是选在石河子村的原因。

石河子村的会计吴朝阳就是其中一个民办教师,开始的时候一个月也就二十块钱的样子,比正式的老师,工资低了一些,他们也就是识得一些字,会些计算,教孩子简单一些的东西,都得边学边教,尤其是新实行的拼音读音法,让他们头疼了不少时间。

韩学恒走到牛车旁边,扶着自行车站定,笑着冲陈安说道:“我就是看到你,想过来跟你说几句话!”

听到这话,陈安心里一喜,连忙问道:“那些学校准备建在哪些地方?”

韩学恒晃了晃手,惊飞那只落在他手背上的苍蝇:“还在研究中,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们村会建一个。

上辈子出去放羊的时候,他曾远远地看过,就是一个两层的砖房,六间教室,另外就是在侧面还有三间供教师住宿和办公的房子。

可想而知,水平有多差劲。

而这辈子,居然把小学的位置选在了石河子村,上边肯定是有别的考量。

却听韩学恒接着说道:“这次洪涝,你们村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做得最好的,村里几个领头的,也是真心在为大家做事……之前有人提议建在人最多的蒲垌村,后来社长提议说建在伱们村,事实一摆出来,都没得意见了。

虽然你们村户数是最少嘞,但是,位置在两個村之间,相互距离都差不多,相互取舍,集中到你们村是最合适嘞。”

陈安略微想了下,上辈子是建了小学,但选址被争取到了户数最多的蒲垌村。

陈安上辈子一直没走出过大山,尽管这辈子还是选择在山里折腾,但打心底里,他还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走出大山,到外面好好见见世面。

“啥子时候建?选在哪个位置?”陈安有些急迫地问。

从石河子走山道到那小学,有四五里地的样子,得翻过三个山头,黑潭子去读书的娃儿最远,有七里地,也比去长沟大队上去读书要近不少。

一对从镇上小学调过去的两口子,领着四三个民办教师头管理着那个小学。

石河子村有四十三户人家,东边的黑潭子村有六十多户,还有西边的蒲垌村,有七十多户,三个村子算起来,那算起来也就有一百八十多户人家了,适合读书的的娃儿不少。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