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青山脚下三块石》
青山脚下三块石

第四十三章 贷款

姜和平摇了摇头。

陈严道:“还不回去吃晚饭?在这边看学校,是在计划接下来要怎么教学了吗?”

姜和平微叹一下,说:“心里有点烦,所以来学校看看。”

陈严对他道:“你们是在众目睽睽下比试的,你也是光明正大胜出的,别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真想做些什么,就好好教这些学生读书识字吧。农村孩子学点文化不容易,尤其是住在山上的畲民小孩,你要真有这份心,就努力培养出几个好苗子,也让我们大队出几个大学生。”

姜和平看着破败的泥房学校,他说:“我老家村子也有这么一个学校,不过修的比这个好多了,是砖瓦房,用的横梁立柱都是一个人抱不回来的大柱子,地上铺的是平平整整的青石板,是从茶园镇买回来的上等青石板。淳安人很重视教育,学校修的比祠堂大气多了。”

“姜老师这么晚还没回家,晚饭吃过吗?”陈严直接换上了景宁话,这段时间姜和平不仅在努力学习畲语,本地景宁话也掌握的很好了,虽然说得不标准,但是沟通起来是没什么困难了。

陈严安静地听着他说。

姜和平陷入了回忆:“每周一下午,我们就会组织孩子们进行大扫除,他们最喜欢会拿着水桶去接水,这是个大家争抢着的活儿,因为能出校门,为了挣这个活计,他们总愿意通过掰手腕来选出力气最大的人,然后又让力气大的人挑两个伙伴一起去。”

“茶园镇之所以富裕是因为他们盛产青石板,胡庆余堂和胡雪岩的宅子用的就是茶园镇的青石板,所以茶园镇也有着银茶园的称呼。威坪镇则是因为靠近徽州,往上一点就是徽州的街口镇了,是徽商经商的必经点,被人叫做万年镇,他们20年代就通电了。”

陈严问他:“你们村子通电?”

姜和平点点头:“解放前就通电了,我们是港口镇。淳安和遂安除了两个县城之外,最富裕的是三个镇,港口,茶园和威坪。其中最富裕的就属港口镇了,因为我们是安徽、衢州、遂安这些地区河流的交汇点,素有金港口之称。”

“新安江的上游是古徽州地区,明代徽商兴起,他们要通过新安江水路去杭州嘉兴等地做生意,淳安是他们的必经之地。以前的淳安也是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淳安是整个钱塘江流域的甲级富裕县的原因。新安江水库建造之前,淳安每年向国家兜售的商品粮是浙西十三个县里最多的。”

“所以我们村子学校造的好,一点都不稀奇,有些老宅造的更好,很多都是明清两朝留下来的。当年我们移民出去之后,清库队来拆房子,拆出了不少明代时期的木梁。他们拆港口镇的时候,还用上了炸药,因为港口的好房用的是石基石柱。”

“等水打回来,孩子们总是兴奋地用拖把和抹布沾满水,一遍一遍擦着地面,一直把青石板擦的发亮。放学的电铃打了,这帮玩疯了的孩子都不肯回家,开了电灯接着玩,直到爸妈赶到学校撵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