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修啥仙啊,梦里啥都有》
修啥仙啊,梦里啥都有

第22章 子不语

盘膝而坐的身躯,自动飘浮起来,悬在半空!

看到这副极为震撼的画面,众人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一夕得道,气运加身!他的解读,必然是真解无疑!”

李儒这话,是在赤裸裸地嘲讽陈渊,根本没资格跟他们相提并论。

陈渊懒得反击他的嘲讽,看向虚心发问的孟寒,说道:“在我看来,这句话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最后这四个字,分别指代不同的事物!”

古代的书籍文章里,不像华夏世界那样,并不使用标点符号。这就要求读者根据句意,自行揣摩断句,如果断错了,对这段话的含义自然就会造成误解。

韩宣凝视着沐浴在浩气中央的陈渊,有感而发,脸上充满敬佩和艳羡。

这青年是何方天才,他明明只是路过,偶然参与到这场讨论,竟能引来天大的气运机缘!

相比之下,他们这些圣人门徒,在儒学方面的造诣,差得实在太远。

刚才企图诘难陈渊的李儒,此时不得不闭上嘴,悄然移到众人后方,脸色难堪。

陈渊说出的真解,竟直接牵动天道法则,降下气运加身,给予最权威的认可。

就算他李儒再不认可,又有个屁用?

大家都不是瞎子!

而身为当事人的陈渊,此时顾不上理会旁人的惊讶议论,心无旁骛地冥想着那句“子不语”,前世读过的所有解读和阐述,都如潮水一般,在脑海里涌现出来。

譬如现在这句,子不语怪力乱神,陈渊和李儒的断句就完全不同。

听到他的读法,树下的儒生们都露出匪夷所思的神色,不明白为何会有这么离谱的断句。

无数真气如有灵性,自动涌入他体内。

他闭目凝神,长发疾舞。

话没说完,陈渊忽然抬头,望向头顶的树荫,感知到了什么。

读书人骨子里有自己的骄傲,更何况这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能有机缘拜入文圣门下,更是个个天资聪颖,不把外界的同龄人看在眼里。

陈渊走到他们中间,盘膝坐下来,继续自己的讲解。

“怪,是指怪异之事;力,是指勇力之事;乱,是指悖乱之事;神,是指鬼神之事。这四种事,怪诞而不符合常理,绝非大道正途,不值得儒家的修士们精研深究,耗费过多心神,因此,至圣不讨论它们。”

“持正而修身,有所言,有所不言,这便是子不语的真意所在!”

下一刻,天光陡然大亮。

一道道精湛磅礴的玄青色真气,从无尽的苍穹之上降落,充斥着浑厚而沧桑的意味,透过下方树荫后,将他的身躯笼罩其中。

青光弥漫,浩气凛然。

前世在华夏世界时,他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沉迷于古代诗书典籍,曾读过后世儒家对四书五经的注解和译文。故而,此时他侃侃而谈,把现成的记忆轻松翻出来,如数家珍。

“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

“以往咱们读书时,何曾读出过天地异象、浩气灌顶?此人真是天纵奇才啊!”

“先生说过,对同一哲言语句,领悟精髓越深、越早参悟它的人,获得的浩然气就越精沛,收益越大。观此气象,恐怕之前,还没人跟他一样,真正读懂这句‘子不语’!”

李儒表面上装作漫不经心,实在暗暗认真听着,试图从陈渊的解读里,找出一些谬误或者破绽,从而辩驳发难。

等陈渊说完后,他一拂衣袖,勃然道:“简直荒谬!这句话明明……”

这番解读,不是他一时兴起,主观臆测之感。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