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年代文里红楼人儿》
年代文里红楼人儿

八十二

刚吃完,没多久,远远的就能听到码头上的喧嚣声了。不愧是骑鹤下扬州,富甲天下的地方呀,还是记忆里那样的繁华。

黛玉听着那些嘈杂的声音,就觉得心情都舒畅了,以前老觉得闹得慌,总喜欢冷清安静的地方看看书弹弹琴什么的,现在可不是了。热热闹闹的,多好啊。有人气儿。听着就觉得有生命力,许是岁数大了之后,跟老秦头的身边一直都围着太多的淘小子了,脾气都练出来了。现在的她,就喜欢这么热热闹闹的。

船近岸,紫鹃已经把行李都收拾好,只等着家里来接的粗使婆子来搬就行了。早有下人剩着快船回家送信儿了,岸上肯定有自家的下人在等着的。

咕噜噜……

哎哟,好尴尬呀。

脑力活动太消耗能量了,之前吃的一碗粥和一碗糖水, 早都消化了, 黛玉才刚一有动作, 加速了胃肠蠕动,这不, 肚子咕咕叫了。

“妹妹别担心,姑父的身体好着呢,来接的人也都到了。只是这会子守边大将军要进城,他们的船马上就到了,码头上设了禁,往来船只一律不得通行。咱们得等上一会儿了。”贾琏声音很是平静,一点儿也没有给人让位,失了富贵公子派头的郁闷。

“好……”黛玉嘴上答应着,连身又回到窗边坐下了,码头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多了去了,这会儿都堵在一块儿,给那什么将军让路,他们的船刚来,还在最外圈,窗口正对着河上。

往外一望,就能看到没多远的地方,正驶过来一列船队,前面两艘开路的小艇,上面站着满满的兵丁,打着旗帜,后来接着就是一艘绝不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规模的巨大的战船改造的楼船,之所以说是战船改造的,是那船侧的炮口都还在呢。

大船的后面,还有十余艘中型战船,这些就是真真正正的战船了,甲板上有帆,船侧有炮,造型也都是以实战为准。

老秦头儿是个重度军迷,最爱好这些个东西,黛玉跟着,耳濡目染的,不说懂吧,看明白个大概齐还是可以的。

这阵式,也太嚣张了吧?

守边大将军?那是谁?

黛玉想破了脑子,也想不出,红楼世界里有这么个人物吗?没有吧?影儿都没出现过。

但是听贾琏那意思,分明又没有半点意外的样子,啥情况啊?

还有啊,不是都说红楼梦里面的皇帝是影射雍正的吗?那么龟毛的人,能忍得了有人跟他这么狂?

当然,世界这么大,红楼的世界也是按着明清时期的地图架空的,这么大的地方,这么老些个人,红楼才写了多少,不可以全都涵盖的,有她不知道的,没听过的,也正常。

只是,上上辈子回扬州的时候,可没有这些事啊!

这才是重点吧。

“紫鹃,雪雁,你们听说过守边大将军吗?知道他是谁吗?”不懂当然就得问了,黛玉选问身边的两个。

“没听过。”两脸懵逼,直摇头,都没听过。

“去请琏二哥进来,我问问他。”这个事儿不闹明白了,心里没底呀,便让紫鹃去叫人。

话刚说完,头才又转回河上,去看那船队。就见那最大的楼船船头上,站着几个人,中间的一个穿着一身银盔银甲,特别挺拔的那个身影,怎么就那么眼熟呢?

黛玉的眼睛就转不动了,盯着那个将领一直看一直看。

船离得越来越进了,人影也越来越清晰,那人的样子也就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绝对不会认错的,这身形,明明就是老秦头儿年轻时候的样子。黛玉的眼泪又跑出来,可马上就被她擦干净,还没看清楚脸呢,怎么可以流眼泪,都挡着她的视线了。

没有人会认错陪着自己过了百十年的伴侣的,她又不是傻的。哪怕还是看不清脸,那身型,她也不会认错。

可心里面又那么害怕,到底是不是他呢?自己可是魂穿回来的,那这个跟老秦头儿一模一样的身体,真的就是他吗?

别着急,别着急,再看看,再看看。

再近一点,再近一点。

黛玉甚至能看到那人与身边的军官说了些什么,还拿着指着码头上这些船的方向。

又近了,再近一点。

终于只有不到二十米的距离了,谢天谢地她的眼睛不近视,看得清清楚楚。

呃……

这个脸,是老秦头没错。

不过她可没见过这么年轻的老秦头儿。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都二十多了。

这个脸,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岁的。

所以,他肯定不是守边大将军,能闯下这么大的威望的将军,绝不会是一朝一夕,他就算出生就打仗,也不一定能做到吧?

不知道是不是心灵感应,年轻的小将军原本看着码头,突然转了下头,正对着黛玉的方面看过来,两人来了个对眼儿。

那这就不会错了。

眼神对得上,就是他。

黛玉的心噗通一下,就落了地,任由眼泪往下流,嘴上却是扬起了大大的笑容。身后传来开仓门的声音,迅速的把眼泪擦干净,放下了窗帘,转身回去了。

确认过眼神,是对的人了,那她就不用担心了。连原来还想着怎么说服老爹不回贾府的事儿都不用想了,就不是老秦头儿不能给她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妹妹可是有事问我?”贾琏进来就问,雪雁找他只说姑娘找,也没说啥事儿。

“以前从来没有听过守边大将军的名字,那船队的阵势又那么大,想问问琏二哥,他们是什么人呀?”十岁少女的好奇该是什么样子的?黛玉努力回想外甥女们小时候的样子。身边儿两个丫鬟也是一脸的好奇,都还是小孩儿嘛。

“你们不知道也不奇怪。这守边大将军秦观鱼,原本世代居住在东海上的一处叫做蚌鹤岛的小岛上,近两朝,海上贸易发展得快,不光是跑海贸的商家多了,那海盗也越来越多,那蚌鹤岛的渔民,也组成了船队,做海贸,后来更是发展成了东海上最大的海贸商人,家大业大,连海盗都不敢惹他们。秦观鱼就是这一辈的秦家家主,那守边大将军只是朝廷给的名号,没有品级,没有晌银,就是个称呼而已。严格说起来,那位秦将军,只能算是听调不听宣。也就是咱们圣人陛下英明,登位后为保海上安全,派了一队又一队的说客去蚌鹤岛招安,起初都没有成功。后来还是忠顺王爷亲自出马,才说服了秦观鱼归顺朝庭。但也只是同意蚌鹤岛挂咱们国的旗号。不纳贡不朝拜,听调不听宣。算是独悬海外的小小独立王国了。”贾琏当官不行,身上的官位还是捐来的,也没有实职,做买卖水平一般,但是办事能力可以的,又最喜欢听这些市井八卦,常在外面跑,跟前面儿的那些个洋货铺子也都熟,但凡是跑海贸的,那都恨不得把秦观鱼当活祖宗供起来,时常当传说一样说秦家的故事。听得不要太多。

“那这怎么上岸来扬州了呢?”黛玉就追问,老秦头儿果然是老秦头儿啊,这辈子也这么会投胎,找的地方可真够好的了,军队够不着,海盗惹不起,他们自己倒是黑白两头吃,利益大大滴。

“说是岛上的教书先生太少,秦家的小公子要进京去国子监读书。秦将军亲自来送小公子上岸,听说那船上整整带了一船的珍宝要献给两位圣人呢。看那吃水量,想来是不假的。”琏二哥只对钱的事儿,特别的明感,一说起金银财宝来,眼睛都放光,赤果果的就是对有钱的土豪的羡慕。

“那不就是人质?”黛玉下意识的就说了一句。

“嘘,可不能这么说!”贾琏吓了一跳,这事儿咋能说出来呢,就算你心里清楚,也不能说呀。

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要不然,都说蚌鹤岛富可敌国了,江南文风鼎盛,啥样儿的教书先生请不到?非得上国子监去读书去?估计老百姓们都是这么想的吧。

“那面可是巡盐使林老爷家的船吗?”两人正说话呢,一声特别宏这的喊声从外面传过来,听着也就是船挨着船的距离。

妈呀,贾琏当时脸色就变了,不会是林妹妹刚刚那一嗓子,让人家听到了吧?连皇帝都不怕的人家,他这样儿的,可惹不起来。

“正是。军爷有何贵干?”马上起身往外走,下人们倒是先接了话儿。

“我们少爷说,林老爷是读书的前辈,他很是仰慕,正想改日去拜访请教,哪能让林家的船在这里等,请你们一起上岸呢。”那军官操着有些奇怪的方言与现去的贾琏说道,称呼礼仪什么的,马马虎虎,并不精致。

“多谢秦公子。”贾琏一听,这事儿得接着呀。多好的装逼机会呀,以后回到京里,这可是够他吹一辈子的牛了,怎么滴?哥们儿就是这么牛逼,守边大将军送独子进京,咱一样儿不用回避,还得被请着同行。

黛玉在船仓里听着,就笑。

这是要借着贾琏的口跟老爹表达善意呢,还没上岸呢,就知道抓住一切机会讨好老丈人了。

“小姐,您终于回来啦,路上辛苦了。”林家的老管家福伯一看到自家船靠岸,一脚就踏上了船,先到仓里给黛玉见礼,后面跟着小厢,把小轿抬到仓口,等着黛玉上轿,世家大小姐,是不可能自己下船的。

“福伯,好久不见了,您还好吗?爹爹还好吗?”真的是好久好久不见了呢,一百多年了。黛玉看着福伯都觉得老亲切了。都说十个管家里,有八个叫福伯的,她家这个福伯,也是从小跟着老爹长大的,家生子,本本份份,忠心耿耿,跟贾府那些个吃里扒外喝主子血的蛆虫可不一样的。

“好好好,好着呢。老爷一听说小姐的船到了,都能起身下床了,我看用不上几天,就能好了。”福伯脸上的褶子都笑出来,眼睛里还带着泪花儿。

船上不是叙旧的地方,还好些个船都排着队等靠岸呢。只是稍微寒暄两句,两人便也不再说。

黛玉上了小轿,到了岸上,又换马车,直奔林府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码六千的,来不及了。就这吧。

明天争取来个大章的。

争取哈

“我去厨房看看有什么现成的给姑娘拿些来垫垫。”雪雁还是个小丫头, 办事不牢, 一听黛玉肚子响, 也不管先把自家小姐伺候着起了, 整理好了再出去,或者喊紫鹃来帮忙, 直接松开扶着黛玉起身的手, 风风火火的就跑了。

……

也越发显得王夫人那佛口蛇心,真不是白来的。也不光是她了,上位的几个管家的主子们,谁心里没有数儿?老太太心里都没数儿?一边花着她家的钱,还是一边儿嫌弃她白吃白住,也真是让人没法儿说啥了。

心里事儿装得一件又一件,船行得却是不慢。雪雁去了半天,从厨里找了盘金丝卷回来,快到家了,厨房都准备啥吃的了。这还是上一顿贾琏没吃剩下的。饿急了的人,也就不挑那个了,吃吧。

还是后来岁数大了,退休以后,又把书本拿起来研究。几十年打经济官司的经验,加上各种评论资料,特别是网上的一些歪评,很刺激脑洞的。她才意识到,就凭贾家,怎么可能修得起大观园。

“姑娘, 船快到岸了,琏二爷来叫了。”黛玉脑子里刚理出个思路来,觉得时间好像也没过去几分钟, 雪雁就到床边喊自己起床了。

黛玉直摇头, 这孩子!

到是没有啥生气的意思, 这么大点儿的丫头, 能懂什么?比自家的小重孙子还小呢。要是老秦头能有个这么乖巧的女儿或者孙女, 不乐疯了才怪呢。

这就是清高,不谙世事的坏处了。自己的家底儿都让人家骗了去了。

她还特意好好的算了算账,就算是私下里找薛家拉过赞助,找贾氏一族拉过赞助,宁府也出钱出力。大头肯定还是荣国府来摊的,还要被各种管事一层一层的贪下去,要修成那么精致的大观园,荣国府不拿出来两百万两银子,休想完成。可他们哪里还有那些个银子?族长又不是他们这一边儿,也没权力卖族产吧?就算他们卖了自家的田地铺子,那也不值那么些的。何况还得留着点儿以后的嚼用呢!

算来算去,再加上贾琏后面没钱的时候,念叨着再发一个三两百万的财就好了。合理推测一下,也能想到,那三两百万的财是发在哪里的了。

这就很恶心人了。

哎哟说起来这个事儿,更气呀!上上辈子的时候,自个儿傻不拉叽的,以为吃喝拉撒全仰仗贾府管着,自个儿就是个寄人篱下的小可怜儿,那叫一个自卑,敏感,自尊心强的人,在这么个环境下面,能不郁闷?身体能没影响?还跟宝姐姐感慨呢,自家穷得除了书,啥也没有了。

简直太傻了。

“与你家姑娘说一声,咱们可能要等一会儿才能靠岸了。”贾琏的声音又从外面传进来。

“琏二哥,岸上出什么事了吗?家里没有收到信来人接吗?还是爹爹……”黛玉就出声,自己个儿的亲表哥,她现在年纪又这么小,在贾府的时候也是常见的,哪来的那么些计较,船都到了不让靠岸是怎么回事儿?她能不问问嘛。

上辈子看书,年轻的时候看,还没想到这一关节,只顾着跟那块石头生气失望,对两府的人绝望,跟自己个儿生气,还有可怜那些个如花似玉结局可悲的姑娘们了。

后来自己演自己的时候吧,光顾着适应拍戏的工作去了,演戏都是下意识的凭天赋演的,谈不上啥演技,更没有机会往深了想了。

当初老爹是怎么想的呢?只给她带了一个老奶妈子,一个这样当不得用的小丫头跟着?虽然贾母肯定会给安排人伺候,可那新人, 能赶上自家用惯了的贴心?自家能有两三百万银子的家底被贾府给贪了,也不是连几个仆从都请不起的人家呀!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