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第十九章 试飞成功!

“陛下曾经令臣建造巨大孔明灯,昨日已经造毕,还请陛下移步工部检阅。”

此话一出,朱元璋的双眸中顿时有了神采。

孔明灯造出来了?

奉天殿。

又一日的朝会开始进行。

文武百官们入内之后分成两侧,在宽广且富丽堂皇的大殿内站定,齐声跪拜山呼:

“孔明灯?”

“孔明灯造来何用?”

“难道陛下是思念太子了?”

……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若是无事,跟咱一起去看看严爱卿造出来的孔明灯吧。”

百官自是不敢不从,齐声回应:“谨遵陛下之命!”

随即,百官在朱元璋的带领下前往工部。

工部的位置在皇城洪武门内千步廊的东侧,除了工部之外,兵部、礼部、户部、吏部、宗人府,都设立在千步廊的东侧。

而千步廊西侧,则是设立太常寺、后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

整个布局基本是按照文左武右的格局设置的。

一刻钟未到,朱元璋带领着文武百官便入了工部门口。

工部内一众人员早已经得了消息,恭敬的候着。

见到朱元璋到来,顿时跪倒成一片。

“见过陛下!”

“免礼,平身,”朱元璋现在关心的是那造出来的巨大孔明灯。

“严爱卿,快些将孔明灯展示出来吧。”

“诺!”严震直沉声应答之后,忙命人将昨日造好的孔明灯给取了出来。

文武百官第一次见到这样奇怪的东西,不禁啧啧出声。

只见几个工部人员,抬着像是一床被子一样的物事到了眼前,下方几根绳索牵着一个巨大的篮子。

待工部人员将那物事彻底展开之后,才发现它的面积大的出奇,几乎将工部大院内三分之一的地方都给占据了。

细看之下,上面横七竖八有许多缝补的痕迹,针脚密密麻麻。

看样子,像是用什么动物的皮缝到了一起。

这就是严震直口中的“孔明灯”?

怎会如此巨大?

众人一个个看的目瞪口呆,更是一头雾水。

陛下要做这么大的孔明灯干什么?

然而,孔明灯得用途只有一個。

难不成陛下要飞到天上去?

朱元璋丝毫没有理会身后百官的瞠目结舌。

“快,严爱卿,让咱看一看它到底能不能飞。”

百官们再次被雷的外焦里嫩。

还真是要飞?!

陛下莫非是老年昏聩了?

正在众人思索着要不要开口劝诫之时,严震直已经吩咐着工部许多人员行动起来。

工部所制造的巨大孔明灯,依然是孔明灯的形状,并非现代热气球那样的球形,在上方缝了几处绳索,有人拿着长长的杆子,将孔明灯的上方挑了起来。

“参见陛下!”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却显得神情有些萎靡,他昨夜一直未能阖眼,直到快要天亮之时才困意袭来,稍微眯了那么一会。

“陛下,臣有事禀报。”

“说。”朱元璋扬了扬下巴。

户部尚书赵勉站在人群之中,眉头已经拧成了川字形。

翌日。

“平身吧。”

“谢陛下!”

多数官员汇报的事情都大同小异,一张口就是要钱。

朱元璋把问题一甩,头疼的就是他了。

此时,

前几日被朱元璋单独召见的工部尚书严震直出列。

但今年大明各地都风调雨顺,除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之外,并无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只有还在带领军队在外作战的蓝玉不时传回什么消息,会牵动人们的情绪。

他还没来得及将昨日从曹玮那里,问来可以让孔明灯自由升落之法告诉严震直,却没想到工部竟这么快就造出来了。

人群中出现一些议论之声。

朱元璋在听完他们的汇报之后,也懒得费心,让他们直接去找户部。

至于能不能拿到钱,就看他们的本事。

接下来就是文官武将们汇报各自的政事。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