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战:多子多福,咱老李成了列强》
抗战:多子多福,咱老李成了列强

第22章,赵刚:这个李云龙不一样,居然是学霸?(3更,求数据!)

而连射子弹消耗太快,单发火力持续性不行。

也就是说,它缺少一种三发点射的设计模式。

而现在,经过李云龙的修改,AK47的缺点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终于搞出来!”

“这下,特战队就不用扛着三八步枪去作战了!”

战斗力至少提升五个等级。

以及增加一个三点发射的射击模式。

“呼……搞定!”

接下来,李云龙又把无烟火药的配发以及制造方式记录下来。

让太行山兵工厂更好的制作出来。

改善子弹炮弹的性能。

想要制作无烟火药,就必须先有硫酸,利用硫酸制造硝酸以脱、硝化棉直至无烟药。

这是批量生产子弹和炮弹的关键。

由于正规的接触法、铅室法制造硫酸在太行山区均无法采用。

所以,可以就地取材,土洋结合。

用具有耐酸和抗腐蚀性能的大水缸,一个做成“公”,一个做成“母”。

一对对上下对扣,叠成缸塔,在缸上打孔,各个缸塔用铅管连接。

前塔前安有两个设备:一个是三角形的铜硫磺箱,放入硫磺,在其中点燃硫磺。

用风箱代替风机鼓风,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另一个是火硝罐,装入火硝和硫酸,加热后产生氧化氮气体。

所有产生的氧化硫、氧化氮气体和氧气等一起进入缸塔,经过多级循环蒸发形成硫酸。

化学厂边生产边改进,形成硫酸、硝酸批量生产,通过“盆式硝化法”生产硝化甘油。

这样一来,太行山根据地的火药、炸药生产由黑色炸药转向烈性炸药。

日后,逐步由枪弹发射药延伸至炮弹发射药,可以大大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

李云龙的眼光并不局限于新一团。

八路军富裕,龙国强大,走向列强才是李云龙的目标。

李云龙整理的整入迷。

警卫员走了进来汇报道:“团长,新到任的正委来了!”

“让他进来吧!”

很快,赵刚走了进来:“你好,我叫赵刚,你今后的搭档!”

李云龙放下手中的笔,站起来说道:“你好,赵正委!”

“我正愁没人给我的兵上上政治课呢!”

新一团的发展太快了,要是信仰跟不上,没有凝聚力,谈什么战斗力!

赵刚来了,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别看赵刚是个文职,枪法厉害,管理部队那是一套一套的。

而且,赵刚的悟性不错。

按照剧中的剧情,跟了李云龙混的赵刚,在后期只会战斗的时候。

那是一把好手。

特别是在李云龙受伤的时候。

这样一来,李云龙就可以专心的搞武器研发了。

赵刚:“李团长,好说,这都是我的职责……”

“什么李团长,叫我老李!”

赵刚看着热情开朗的李云龙有些吃惊。

不是说李云龙是个犟驴吗?

跟正委都搞不好关系吗?

这看着也不像啊!

挺好的!

这个李云龙不一样啊!

“老李,你这是在写什么?”赵刚拿起桌子上的字:“哟,这字写的挺不错的嘛!”

“工整有力,举手之间,散发着刚毅之色!”

“看得出来,你老李是一个做事果断,干净利落之人啊!”

?赵刚有些吃惊。

他完全没想到,这个李云龙不但跟陈旅长说的不一样。

还是个文化人。

写的一手好字。

谁再说李云龙是泥腿子的……我跟他急!

李云龙:“老赵,你小子看得真准……”

“哈哈!”赵刚:“老李,你这写的是什么?”

“硫酸……硝化棉……”

赵刚看不懂。

李云龙:“这是我刚研制的土制无烟火药制作方式……”

无烟火药?

赵刚满脸诧异的看着李云龙:敢情李云龙是个学霸?

……

ps:求鲜花、月票,评价票!哪个土豪来个打赏呗!我想十更爆发!

……

至于子弹问题。

李云龙也想过了,以军工六厂的生产速度供应20把AK47,这并没什么难度。

如果要想维持持续的火力,就必须要带很多弹匣。

而且AK47的设计模式很单调,只有单发和连射。

第二个就是空枪太重,空枪就要达到4.3公斤。

看着崭新的AK47步枪,李云龙满脸的成就感。

此时,李云龙正在团部修改着AK47的制作图纸(主要部件为8个)。

在这次制造过程中。

AK47性能在这些当中表现的非常出色。

如果装上弹匣要超过6.5公斤,拿着一支十来斤重的家伙。

在战场上奔跑、跳跃、翻滚,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第三个就是AK47的射速太快了,每分钟600发,30发弹匣也就只能用3秒钟。

AK47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突击步枪,而所谓的突击步枪就是把步枪和冲锋枪的优点结合在一起。

可以单发也可以连发,使用的是中间威力弹,或者小口径弹,射程在400米到600米的自动步枪。

利用人体工程学,让握枪更加舒适。

利用铝合金减轻AK47的重量。

不过,为了日后更好的量产,修改一下不必要的参数,完成AK47的短板。

比如,第一个就是人机工程差,握持很不舒服。

李云龙,明显的发现了AK47存在的问题。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