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第161章 全国瞩目

以至于当大家真正开始收获后都惊呆了。

大家原本想着第二茬能有第一茬一半的产量就不错了,没想到这再生稻的第二茬产量竟然翻倍了。

此事一经发现,引起巨大地震。

幽王府越来越宏伟,当然,并未超过规定标准。

十月二十九。

秋意席卷,田间的再生稻也都变成了金黄色。

有的在知道这个结果后,连忙拉着三五好友饮酒作乐,觉得此事必须痛饮。

收割稻谷的老百姓更是笑的合不拢嘴,虽然这些粮食都不是他们的,但王爷若是得到了好处,那他们也有活路。

这一届的老百姓,门清!

此事在眨眼间就传开了。

京都。

满朝文武都在翘首以盼。

他们的情报到底还是没有武皇的密谍司快,特别是隐隐有风声传来时,他们一夜没睡。

五更天,他们就已经守在了宫门口。

当宫门正式开启,他们已鱼贯而入。

太极殿。

武皇打着哈欠,发现了黑眼圈都很严重的朝臣,也不禁吓了一跳。

“诸卿这是怎么了?”武皇心忧的问道。

这可都是他的最强班底,能不能一统整个大陆,还得看这群人呢。

左右仆射不用说,年岁大了,黑眼圈更重,老人家坚持每次都上岗,从不缺席早退,主打一个敬业。

武皇真担心这两人吃不消,六部尚书要比这两人年轻很多,武皇倒不担心。

至于武将这边,都是一群杀才,正值壮年的时候,能打死一头牛,武皇都不带看一眼的。

只是,让武皇没想到的是,皇室成员们也都一个个像是被狐狸精吸干了阳气一样,就有点奇怪了。

“蜀王!”

正张着嘴打着哈欠的蜀王闻声,立即将哈欠给强行打断,连忙出列道:“陛下,臣弟在。”

“你们这是……”

“熬夜了。”蜀王满是肥肉的脸上挤出一个憨态可掬的笑容来。

他其实还算好的,其余三位王爷眼皮子都在打架,完全是在强撑。

至于诸位皇子更过分,不知道的还以为陛下不准睡觉。

太子压力很大,四皇子李琰威望越来越高,已经有点压不住的趋势。

加上李四皇子的品性好,待人有理,不骄不躁,没有持娇侍宠的意思。

因此,很多朝中大臣都愿意和四皇子结交,这就使得本来就颇为不顺的太子,最近更是不安稳了。

一个四皇子崛起也不算什么,关键是李昭也在搞事。

现在,整个武国都在盯着交州,都在等着再生稻产量出现的那一刻。

这关系真的太重大了。

足以影响到后续国策制定了。

太子很难睡的踏实,他本来就和亲弟弟李昭关系一般,现在四皇子和李昭走得近了,他也拉不下来脸和李昭重新修复关系。

太子很清楚,即便是他愿意修复,李昭也未必愿意。

如果李昭的再生稻又成功了,以李昭和李琰的关系,李琰的地位怕是又要水涨船高了。

这真不是一个好消息。

太子强颜欢笑,心里却满是苦涩,现在,他反倒是希望再生稻不要太耀眼。

李昭的功劳大的吓人,李琰的威望便会势不可挡。

他这个储君……地位不保。

六皇子等人也满心忧虑,都在心里默默祈祷着不要发生他们最不想看到的那种事情。

太极殿内,再度开始奏对。

所有人都有些心不在焉。

大家都在等待交州那边的消息。

武将们早就开始打瞌睡了,反正处理朝政这种事情也轮不到他们武将出马,他们就是走个过场的工具人罢了。

百般煎熬中,大朝会终于结束了,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他们从未像今日这般紧张过,直到密谍司的官员气喘吁吁脸色泛白的出现在大殿门口。

“陛下,交州密谍司奏报!”

短短几个字,却是让心急如焚的满朝文武都定下心来。

他们感觉自己的心跳明显加快了几分,因为谁都不知道奏报之中到底写了什么?

“呈上来!”

武皇同样压抑着心头的激动和忐忑,依旧保持着帝王的威严道。

这位密谍司的官员跑得口吐白沫,常林第一时间就拿到奏报,心里其实也有点小忐忑。

虽说再生稻已经是十拿九稳了,但产量的多少也很关键。

常林这些日子忙前忙后,始终都在留意着朝堂的动向。

只要幽王发现的再生稻在产量上不是比第一茬差太多,满朝诸公还有陛下都会欢喜。

因为这是泼天大功德!

挡都挡不住的那种。

常林双手呈上,一直都在打瞌睡的武将们这时一点也不困,瞪着牛一般的大眼睛死死的盯着武皇手中的奏报。

武皇接过,心里忐忑,但他知道,这是必须要揭开的。

将蜜蜡撕毁,里面的信件展开。

在长达三个月的生长后,它们终于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作为第一批再生稻的种植户,李昭是最开心的。

围观者早就发现了,这再生稻的米粒虽然没有第一茬的大,但胜在数量翻了倍。

如果说,第一茬稻穗只有十五株,而现在就是二十七八株,翻了快一倍。

有了第一次的经历,龙家安在主持和人手安排上,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很多。

天凉入秋。

在十分缺粮食的时代,在粮食掌控在绝大多数大族的时代,能够收获多余的粮食很是难能可贵。

不只是龙门村这些村庄在关注,其余的乡、县、郡城乃至是州城都在关注。

龙家安有这个威望,也有这个能力。

老管家李忠也出动了,他算是大总管,总领全局,局部安排和人员调度依旧是龙家安。

咚——

一声锣响,村民们笑盈盈的拿着工具冲入了田间。

龙家安在李昭身边做事,格局逐渐打开,人也养出了一丝丝的贵气与威严。

第二次秋收的隆重主持仪式,就是他来操办的。

龙阳乡、锦云乡、青云县等地的权贵们早就已经汇聚过来,当他们看到李昭收获颇丰,都忍不住激动的拍掌叫好。

特别是那些跟着李昭有样学样的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们赌对了。

他们虽然不否认李昭的功劳,但更多的觉得再生稻是老天爷垂怜他们,赏一口饭吃。

敲锣打鼓声络绎不绝,独属于这个时代的仪式也正式开始。

甚至,朝堂的大佬们也在关注。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