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穷门出贵人》
穷门出贵人

第158章准备回乡

莫明听了姜丰的介绍,点头道:“那下官就去安排招标的事宜……不瞒大人说,我家中族伯先前得到风声就很兴奋了。广府那里的西式织造坊办得风风火火,谁看了不眼热呢?”

“如此,这件事就交给你和文师爷一起办理了。”姜丰和煦地笑道。

文师爷抚须点了点头,和莫明一起告辞,自去商议了。

码头上,府衙的属官们早已翘首在望,看到姜丰等人下船,立刻迎了上去。

“大人,此行可还顺利?”众官员问候着。

要去府城“买”织机、选织工的事,是得到府衙上下一致认可的,大家琢磨着其中的利益,都期待得很!

但那样自己找上门去,姜丰觉得有些掉价……像现在这样,自己有付出的,收起钱来才心安理得啊!

办完了公务,姜丰终于可以回家好好歇歇了。说起来,半个多月没有见到娘子了,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回到后院,却不见熊楚楚迎出来。

姜丰疑惑地走进屋内,只见熊楚楚靠着迎枕,在塌上歪着,屋里烧着炭盆,窗微微留了一条缝透气。

“娘子怎么了?精神似乎不太好?”姜丰问道。

听到姜丰的声音,熊楚楚似乎吓了一跳,抬起来头来,还没说话就干呕了几声。

“这是怎么了?吃错东西了?可曾看过大夫?”姜丰连忙脱下大衣服,坐到塌边,拉着熊楚楚的手问道。

熊楚楚哭笑不得地说:“没有生病,是有孕了。”

姜丰一时没反应过来,好一会儿才高兴地跳了起来:“娘子你又有孕了?我又要当爹了?阿殊要做哥哥了!每次我一出远门回来,娘子你就有孕了,看来我要多出几趟远门才行!”

“什么胡说八道的!”熊楚楚柳眉倒竖,拿着迎枕就拍了他几下。

姜丰被这么一打,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说得不对,简直是欢喜傻了,连忙作揖讨饶。

“你还提阿殊呢!从阿殊出生以来,你陪过他多少天?只怕如今他连爹娘都不认得了!”熊楚楚说着,眼泪也不由得淌了出来。

孕妇就是这样,情绪波动大。

一想到小孩子忘性大,这分开大半年的,说不定儿子真的不认识自己的,姜丰和熊楚楚都有些难过。

“现在已经到了封衙的时间了,我这次回来就给属官们放假。织造坊招标的事不着急,过完年再办也可以。我本来是想带着你回乡,一起回去把娘和孩子们接来的,只是你又有孕了,这一路奔波的,我不放心。”姜丰皱眉道。

熊楚楚也郁闷地说:“我方才就是思量这事呢。”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还是熊楚楚说道:“我是再不想和孩子们分开的。你就按原计划回去,把她们接过来,我留在这里养胎吧。如今七秀坊那边也停了工,我把傅嫂子母子几个接了来,也有个伴。还有文师爷、庄师爷的娘子,也是时常来往的,你可以放心。”

这样安排似乎也可以,但姜丰是有心理阴影的,总怕自己一离开,妻子就出事……

得知了姜丰的顾虑,熊楚楚笑道:“你也是关心则乱的。从前你是竹山村的一个穷书生,如今是堂堂一州知府,这府衙几重门,有衙役有属官的,我不出去,坏人又如何进得来?”

姜丰想了想,说道:“那就这么安排吧,我与两位师爷说一声,让他们关照些。”

说定了这件事,两人又高兴了起来。

这夫人有孕,可不是大喜事嘛!

府城上下也陆续得到消息,属官的夫人们、乡绅夫人们立刻备了礼过来探望,倒让姜丰小小发了一笔财。

看到这些礼物,姜丰笑道:“这孩子可真是招财,来年洗三、满月酒、百日都可以大赚一笔呢。”

“你是真傻还是装傻?”熊楚楚哭笑不得地说,“你看送礼多的,都是那几家大家族,都是冲着织造坊来的呢!”

“这样啊?那就吊吊他们的胃口好了。”姜丰笑道。

“还有一个事……如果母亲还没有决定好小雪的亲事,我看不如把她带过来,在这里给她寻一门亲事。”熊楚楚说道,“说句实话,你别恼。在衡川府,谁不知道小雪的底细呢?这结亲方面,就难免被人挑剔说道,还不如来开建府,人人只知道她是你的外甥女,父母双亡的。”

“可是官员不是不可以在任上结亲?”姜丰纳闷地说道。

“你又糊涂了!她是你外甥女,又不是亲女儿,哪里算得上任上结亲?”熊楚楚无奈地说,她这个丈夫,就是大事上明白,小事上糊涂。

姜丰看熊楚楚有条有理的样子,摸了摸下巴,问道:“你不会是有人选了吧?”

“顺利!一切顺利!”姜丰朗声说道。

众人顿时双眼发亮,一起往船上看去,只见船上确实多了十来个陌生的面孔,有男有女。

和众属官商议之后,最后决定以“招标”的形式,让地方乡绅来建织造坊,官府提供织机和技工,算作技术入股。

平常不参与织造坊的管理,只按干股分成。

“我与众位大人商议过,如今官办的织造局,像江南织造局、岭南织造局,都是在衙门的统属内,负责织造内用、官用的布匹和成衣。但是要建官方的织造局,是要内务府批准的,我们这里偏远落后,想要获批很难。再者,依我看,官用还不如民用的利润大。”

凛冽寒风之下,一艘满载着洋绸、洋布乃至西洋鼻烟壶、波斯刀、洋皂等洋货的官船在开建府的码头停泊了。

莫明笑着介绍:“这些都是广府寻来的熟手织工,船上还有最新式的西洋纺织机,稍后卸下来,运回府衙。”

“好!太好了!”大家都很高兴,开建府的经济好了,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好处。

等到莫明安顿好织工、把货物都归置好,回到知府衙门时,只见各房属官脸上都带着高兴的笑容准备离开了。

像江南织造局,每年宫内用的布匹、赏赐给官员的布匹,都由他们进上。还要负责制作各等级的官服、诰命服饰等成衣。

姜丰要建的织造坊,显然是达不到这个层次的。

而广府那边,就有大量的民办织造坊。

“风大,回去再说吧。昭卿,照顾好这些人,先安置在七秀坊那边。”姜丰吩咐完,就率先上了官轿,在众人的簇拥下回了知府衙门。

码头上,莫明带着衙役们,把货物都给搬下船,织工们站在码头上,脸色都是木然的。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这里的人说的话,他们也都听不懂,心里难免有些凄惶不安。

这件事当然要文师爷的参与。因为……这里头要给姜丰算一份干股、参与分成的,不然姜丰辛辛苦苦办那么多事,自己一点好处没有,那不是为他人做嫁衣了吗?

本来,前任知府大人就是找了几家口碑好的商号,充作后台,然后领干股分成的。

姜丰和两位师爷还坐在大堂里,看到莫明进来,姜丰笑道:“昭卿来得正好。方才我们商议了开织造坊的事,这里头恐怕还要你来操办。”

“大人请讲!”他现在不怕多活干,就怕没事干啊!

人群里的文师爷更加高兴,他现在总揽着知府大人的经济事务,要是开了织造坊,必然也要用到他,正好大展拳脚!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